淮安鈔關

淮安鈔關

淮安鈔關,民間俗稱淮安榷關、淮關,位於“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淮安鈔關設立於明清兩朝,是當時的中央政府設在地方的稅務機構,向中國大運河上來往的船隻收稅。民國時期裁撤。 淮安鈔關是明清兩朝全國最大的鈔關,上繳的關稅占全國關稅的一半之多。為此,淮安鈔關所在的板閘有關稅“居天下強半”、“天下鹽利淮為大”之美譽。 淮安因此也是明清兩朝的鹽榷稅務中心。 現在的淮安鈔關,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裏運河文化長廊的組成部分,在遺址周圍擬建榷關風情體驗園。

簡介

淮安鈔關,民間俗稱淮安榷關,或淮安關、淮關,是“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的歷史文化遺蹟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安鈔關位於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區)城北板閘,設定於明清兩朝,於民國時期被裁撤,是中央設在地方的稅務機構。淮安鈔關是中國“八大鈔關”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鈔關。

水陸要衝

“中國運河之都”淮安與中國大運河相伴相生,歷史上因運河而多次繁榮,兩漢、隋唐宋元、明清時期均為運河沿線的名城。淮安地處中國大運河中段,距北京一千公里,距杭州七百公里,居水陸要衝,為運河樞紐,這個地理位置決定淮安一定會成為運河重鎮、富饒之地。

淮安作為黃淮運交匯處的咽喉重鎮,一直是軍隊駐防的重點城市。由東晉至明朝,歷代統治者修築了“淮安三城”(舊城、新城、夾城)。淮安三城西接運河,北阻黃淮,三城一體,首尾呼應,有固若金湯之譽。這在全國都極少見,故淮安三城名揚四海。明代倭寇、清代太平軍和捻軍,都知難而止,未能將其攻克。

淮安作為水陸要衝,是明清中央政府的漕運指揮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糧轉運中心、漕船製造中心、鹽榷稅務中心。 明清時,每年要將南方所產的糧食運往京城和北方,此糧稱為“漕糧”。據史書載,明清朝每年經淮安進京的漕糧為400萬擔上下。清代在全國建有十大糧倉,淮安清江浦的豐濟倉是其中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儲糧庫,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當年儲糧達100萬石,因而清江浦有“天下糧倉”之稱。明代,從淮安年分銷出去的鋼鹽為15萬多引,一引為200斤鹽。到了清代康熙年間,鹽引總數沒變,但每引重量增加到了688斤,翻了三番有餘。兩淮鹽商年繳納引價銀共35.25萬兩,余課銀計60萬兩,合計95萬餘兩。明清時清江浦的清江督造船廠有四大廠82分廠,共有工人6000名,明弘治三年(1490)至嘉靖十三年(1534)共造船2.95萬艘,平均年產670艘。於是,在淮安朝廷設立了工部分司,設立了漕運總督府和河運總督府,總督為從一品大員,有漕船萬餘,漕軍12萬人。

美國學者黃宇仁在《明代的漕運》中列表當年的全國18個大城市,淮安位列第九。清代康熙三年(1644年),彼德·馮霍姆率領荷蘭使團經過淮安時,其旅行日誌稱該城是中華帝國的第八大城市。這些史實,都印證了元代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所著《馬可·波羅行紀》中的記載:“淮安是一個十分美麗而富裕的城市,位於東南與東方之間,是蠻子省的門戶。因為該城鄰近黃河,所以大批的船舶途徑此地,每日穿梭不息。大批的商品在此集散,通過黃河運到各地銷售。這裡還產食鹽,不僅可供本城之用,而且還可輸往其它各地。大汗從這種販鹽的交易中取得了龐大的稅款。”

淮安鈔關,應時而生,生在要衝的咽喉之地——板閘鎮。

(註:史載:明萬曆年間,全國只保留了最重要的8所鈔關,其中7所在運河沿線,從北向南依次是:崇文門、河西務、臨清、淮安、揚州、滸墅關、北新關(杭州),只有江西九江例外。)

當年原貌

板閘,即明代平江伯陳瑄開清江浦河時所建四閘之一。板閘鎮,位於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面湖背海,左江右河,明清時為南北舟車要道。《山陽縣誌》記載:“凡湖廣、江西、浙江、江南之糧艘,銜尾而至山陽,沿運河北運,雖山東、河南糧艘不經淮安板閘,亦皆遙稟戒約,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陽板閘實為咽喉要地也。”

當年設在板閘的淮安榷關,由三大部分組成,一是淮關監督署衙門,二是淮安大關,這兩大部分組成了淮安榷關的主體。第三是因淮安榷關而形成的板閘古鎮。 《淮關小記》有詩云:“板閘人家水一灣,人家生計仗淮關;婢賒斗米奴騎馬,笑指商船去又還。”這家家依淮關而過活、婢女都能借出一斗米、僕人都以馬代步的景致,生動地描寫了淮安榷關所在地板閘古鎮當時的繁榮。

淮安鈔關復原圖 淮安鈔關復原圖

淮安鈔關最早見於史籍記載是在明宣德四年(1430年)。

淮關監督署衙門有大儀門,門旁是一對有屋檐高的波斯大石獅。門裡是左、右鼓亭,是每天早晚奏樂的地方;緊挨著鼓亭的是左、右轅門;背對著儀門,在左轅門外東南角有一座3窗12門的更樓,這是供更夫休息的地方;儀門前有一塊寫有“楚水司儲”四個大字的照壁,照壁左右各有一根近20米高的旗桿。大門內東邊還有土神祠三間,對面戲台一座。另有頭役班房4間。大門內西邊則有關帝殿3間,對面戲台一座。健快班房兩間。

再走就進了淮關衙門的二門。二門東側有文武二帝祠3間、官兵的宿舍,西邊是錢糧、商稅等辦公用房。中間有大堂三間,上有“釐革宿弊”、“公平正大”等匾,二堂3間,寫有“為臣不易”之匾,配有正房、內宅、耳房、廂房、遊廊、書房等。

再後面就是怡園了,也就是後花園。花園中有愛蓮亭、與善堂,更有一處文津書院,是當年給生員、童生講課之處。建此書院的淮關監督李如枚在園內立有一石刻,上書:“敦實謂之富,尚德謂之貴,崇禮謂之豐,從厚謂之餘。”

淮安大關(關卡)則設在運河大堤之畔。它由一座兩層的關樓和其它附屬建築組成,樓頂上寫有“淮安大關”四個大字,老遠就能看見。大關具體辦理貨船的查驗、報關、收稅等事宜。現在,由板閘街轉上大運河大堤,仍能看見當年淮安大關的石碼頭。

淮關監督署衙門,規格為道台級,建築規模當在三萬平方米以上,比淮安府署要雄偉。監督為淮安榷關的最高長官,一般為旗人,也有由皇帝親戚擔任的。清代著名學者、詩人王漁洋(後官至刑部尚書)、近代古文三大家之一的冒廣生(《缽池山志》(六卷)等書作者)均任過淮安關監督。史載,淮關監督的月薪僅為20兩銀子,不過一年辦公經費卻有一萬兩。淮關衙門和大關上,有官吏至夫役千餘人。筆帖式為監督之副手,月薪為19兩銀子。下屬的官職還有稅課大使、巡檢、護庫武弁、職役、夫役等,最少的月俸只有六錢四分銀子了。

稅收第一關

淮安鈔關設有三關十八卡。三關為板閘關、宿遷關(在今宿遷市)和海州關(在今連雲港市)。十八卡為:上一鋪(在今淮安市淮安區河下)、下一鋪(在今淮安區南角樓)、清河閘(在今淮安市清河區)、碼頭(在今淮安市淮陰區)、高良澗(在今洪澤縣)、順河集(在今淮安市淮安區)、東溝(在今阜寧縣)、益林(在今阜寧縣)、流均溝(在今淮安市淮安區)、車橋(在今淮安市淮安區)、老壩頭(在今盱眙縣)、蔣壩(在今洪澤縣)等。

淮安榷關記 淮安榷關記

清朝開始設的關有三,一是戶部鈔關,就是設在板閘的淮安鈔關,專收商品貨物稅。二是戶部儲糧關,設在清江浦(現淮安市清河、清浦區),專收糧食稅。三是工部抽水關,設在清江浦,專收船料稅,因為當年清江浦造船業發達,竹、木、鐵釘、麻、油等均可抽到稅的。之後,到了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戶部儲糧關和工部抽水關均併入了板閘的淮安榷(鈔)關。至此,淮安榷關管轄範疇達4萬平方公里地區,成為全國最大榷關。

乾隆初年唐英執掌淮安關之時,運河四大關(臨清、淮安、揚州、蘇州滸墅關)的平均年稅收為50.5萬兩,淮安關實際稅銀收入多達62.3萬兩,居各關之首。淮安是以漕糧運輸為主的口岸,糧食流通稅占了稅收總額六成以上。而在全國常關(內地稅關,與徵收進出口稅的海關相對)之中,淮安關歲入長期位列第三。

當年淮安大關收稅的情景是這樣的:

每天下午6時許,淮安大關便由石碼頭放出一排船隻,攔住大運河的河面,所有過往船隻都得在此拋錨,等待第二天驗貨交稅。往往待過關的船只能排有兩三里路長。

第二天,淮安監督署衙邊的更樓最先迎來了東方的曙光。這時,更樓的更鼓聲漸漸淡去,雄偉的石獅左右的吹鼓亭卻開始歡快地奏樂,表示一天的辦公開始了。

聽到署衙的奏樂聲,運河大堤上的淮安大關也開始工作。攔河的船橋撤去了,督檢帶領“扦子手”、“鈔戶”以及夫役等上船檢驗。扦子手用帶有刻度的扦子一量船隻的吃水深度,載貨量就脫口而出報給了督檢。鈔戶則按專業分工工作,茶葉鈔戶驗茶,綢布鈔戶驗布,竹木、油麻、豆子、雜物等也有專人來驗,如此這般,填出稅單,收繳稅金。稅率從一分例到九分例再到一錢例到九錢例直到三兩例不等。

淮安大關修復 淮安大關修復

清王朝的財政收支不分中央與地方,實行“統收統支”,即由各省按照中央政令總征各項賦稅,然後在戶部統一籌劃和監督下開支國家各項經費。由此,三關十八卡的淮安大關成了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極重要的來源,其地位重要由下例可見一斑:康熙朝開始時全國關稅為100萬兩,而淮安關上繳的關稅占一半之多。為此,板閘有關稅“居天下強半”、“天下鹽利淮為大”之美譽。當時有民謠唱:“運到山陽扭個彎,鳳凰寶地建三關;朝廷財政搖錢樹,國富民強運金山。”

當然,朝廷對這個熱點崗位也是嚴加監管的。一是淮關監督的任期有限制。淮關監督一般任期一年,有的幾個月就換。二是懲戒極嚴。清嘉慶年間初任淮關監督的劉朴,因為沒有完成徵稅指標,被罰銀兩萬兩。第二年再罰五萬兩(相對於月薪20兩,這個經濟處罰是很重的)。嘉慶十八年淮關監督元慶因關稅短少,從四品降為了六品,次年再降為七品筆貼式。嚴厲的監管使淮安榷關一度成為執行稅法最為嚴明的關卡。

板閘故事

板閘古鎮是淮安鈔關的第三部分。在古時,他是由東、西、南、北四條石板街組成的。這幾萬條的古石板,每一條都記載著一個故事,每一條都是一段哲理明言。

故事一:石板街的故事。

板閘古鎮上當年住有一戶大鹽商叫程超戶。史載他在鎮上擁有多處鹽池,每池年產鹽2萬擔。他從楚州運出去的鹽究竟有多少已無法考證。他熟讀孔孟之書,仁義愛人。一天在大雨中,他看見屋外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摔倒在泥濘中久久爬不起來。再看河堤上上船下船的民眾更苦,經常有人滑倒堤上、掉入河中。他想,如果將板閘各街各巷、淮關衙門前後、碼頭上下都鋪上石板,那不是一件大善事嗎。想到此,他立即擺下酒席,請來當地所有的船老大,請他們在把淮鹽運往外地返回時,每船帶幾塊長條石壓潮。船老大們一致贊同。於是,回板閘來的船隻,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帶回了長條石。石料備足後,程超戶又自費請來很多石匠以及雜工,經一番努力,將板閘鎮各街各巷、淮關碼頭大堤上都鋪成了石板路。

石板街給居民們帶來了方便,良好的生活環境更吸引了八方來客。板閘鎮上矗立起三元宮、回寺庵等29座寺廟庵觀。現在還可看到的是三元宮,它由4座白色的大房子組成一個院落,一間屋裡還有位坐在紅塵中的觀音。這個三元宮,曾做過新四軍的印刷廠,當年新華日報華北版就是在這裡印刷的。

故事二,旗桿與劉羅鍋的故事。

在板閘古鎮邊運河大堤上(原淮安大關門前),還有一根20餘米高的旗桿。旗桿曾是兩根,當年人們在二三十里外都能看到旗桿上高高飄揚的旗幟。有人迷了路,遠遠望見旗桿上的大旗,便找到了方向。現在,只能看到一根旗桿了。

那還是在乾隆年間,劉墉、和珅陪同乾隆皇帝下江南,龍船在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河、清浦區)停下,乾隆命令劉墉先乘小船到淮安大關去通報。劉墉素聞淮安榷關執法嚴明,有“聖旨難逃淮安關”的美譽,便想親身試一下。於是,他著便裝乘著一隻小船來到淮安大關前。他先是“偷渡”,但很快被關役發現截獲。關役告訴他,過關船隻一律要排隊按次序驗船後才可以通過。這時,劉墉便拿出官威來要強行過關,關役仍攔住他的船並予以訓斥。劉墉生了氣,就讓關役去報告淮關監督,說是劉墉劉大人來了。監督接報後立即來到關上,見劉墉穿的是百姓服裝便道:“你這位老者,竟敢冒充劉墉九千歲,該當何罪?”劉墉道:“監督,你好好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宰相劉墉。我陪皇上下江南,萬*歲的龍船就要到了,快開關迎駕吧。”監督不認識劉墉,任他如何辯解,就是不信,還下令扣留他的小船。一聽這話,劉墉忙調轉船頭要逃,監督放出快船急追,最終小船被截住,劉墉被帶上岸捆綁在關門前左邊旗桿上。

不久,乾隆龍船向淮安大關馳來。監督慌忙接駕。在得到乾隆確認後,監督親自去替劉墉鬆綁。這時劉墉腰眼硬了起來,為難監督道:“放下我可以,但一不準解繩,二不準刨倒旗桿,否則我就不下來了!”不過監督也聰明,他叫人運來三根長木做成“大吊車”吊住旗桿,再從根部把旗桿鋸斷,從劉墉的身後抽出了旗桿。從此,淮關門前只剩下了一根旗桿。

故事三,國舅爺與波斯石獅的故事。

清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有位國舅叫慶元,他在京城裡到處拈花惹草、惹事生非,弄得朝野上下不得安寧。嘉慶皇帝便讓他到肥得流油的天一第一關淮安關做監督。國舅當即高興地答應了,嘉慶皇帝便賜予他兩眼花翎二品官銜、見官大三級。國舅爺不日就走馬淮關上任。料理了幾天關務後,他備感繁勞鬱悶。正巧,駐清江浦(現淮安市區)的河道總督為了巴結國舅,請他到河督府赴宴。酒宴之後,國舅爺便住在河督府不走了。河督心裡是“木頭人落井——打不到底”,陪著小心問國舅道:“國舅爺,板閘的淮關上可少不了您啊……”國舅回說,自己的衙門沒有河督這個衙門大,又不熱鬧,他不想回去了。聽國舅爺這么說,河督立即表示由他出資,在板閘建一座和清江浦河督衙門規模一樣大的淮關衙門。就這樣,淮關衙門建起來了,和官階從一品的河督的衙門一樣宏偉。這時,訛了人家一座衙門的國舅才回了淮關衙門。回淮關後,他又調用兵卒在衙門最里端開挖了那個後花園。

時隔不久,波斯國向清朝進貢物品,其中有兩對屋檐般高的白帆石朝天吼雌雄石獅。當兩對寶貝經過淮安大關時,被國舅獲知。他當即扣下一對,寫了一張收條,交給贈送國寶的波斯使節說:“你到京城後,憑這個條子告訴嘉慶皇帝,就說有一對獅子被我收下了!”

波斯人走後,是淮安人發揮聰明才智,用大蔥、大蒜鋪在圓木上,慢慢將這對石獅拖滑上岸,再拖到淮關衙門前。這時,人們才發現他們拖來的是三隻石獅,因為其中的母獅懷裡還抱著一隻小獅子。由此,民間就有了“淮關衙門三隻獅”一說。可惜這對無價之寶的朝天吼石獅,1967年下半年在“文革”中被“除四舊”打碎燒成了石灰。

國舅的故事當然是傳說,不過國舅慶元的劣跡卻是實實在在地記錄在了淮安地方史冊上。說慶元任淮關監督時,有官員潘觀察犯了事,出事前將一萬兩銀子暫存於慶元處。最後事情過去了,潘公子前來要還所存放的銀子。慶元表面如數奉還,背地裡卻讓僕人裝扮成強盜將銀子搶了回來。本以為潘公子為此本來就不乾淨的銀不敢鬧什麼事的,但潘公子竟到淮安府衙告起狀來。把總方文登又抓獲了所有劫道的“賊”。此案由此驚動了皇上,派刑部侍郎黃炳赴淮來審。最後的結果是,慶元獲罪受到懲辦,潘氏也因此銀是貪贓而獲重罪。

鈔關衰落

淮安榷關衰敗的原因有很多,如海運分流了貨運,鐵路興起比水運更快捷了,運河淤堵難行了,自古以來“重租稅以困辱”商賈的做法嚴重損害了商人利益,等等,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清代後期榷關自身腐敗的嚴重。據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範金民先生研究,當時淮安榷關的腐敗表現在:一是裙帶關係帶來的吃閒飯的多,從而需增加稅收外的盤剝,這大大加重了商人和船民的負擔,導致船不走淮安。當時淮安榷關吏書、員役、夫役多達1100員,連監督年希堯也說“淮關各項衙役,誠屬過多”,而且“此等人役,均系土著人民,父子兄弟相繼入署當差,”世代相襲,關係複雜。如淮安大關的扦子手12人,世代相襲,商人早就打聽清楚姓名,預先做了打點,得了好處,扦手便為之作弊,國家的稅收大打折扣。另一個淮關監督國棟發現:“淮關口尚有一種跟役,皆系遊手好閒之徒,百計鑽營,輾轉汲引,該家人(淮關關員)等一時礙於顏面,遂為收用。甚至一人而收用十餘人者。若輩到關,無所事事,不惟徒耗口食,抑且從中作弊,朋比分肥。”用了這么多閒人的結果,便是“商賈到關,未問正稅,先索飯錢,嘗見貨物無多之客商,其所費飯錢,竟有數倍於正稅者。”淮安大關,原來依朝廷規定,商人每納一兩稅,可以加收二分“火耗”,後淮關自己又加收驗票錢、驗筆錢、飯錢等,每筆錢為一錢三四分,幾筆一加,納一兩稅,實交一兩六七錢。於是,“商賈以關鈔為第一大害”,“商賈望見關津如赴湯蹈火之苦”,便有許多的船家,寧肯多走路,也要繞過淮關。

另一腐敗表現在給軍隊“特別政策”上——漕運官軍在漕船北上時可搭載一定數量的“土宜”沿途販賣,這些軍隊經商的“土宜”(土特產)是免稅的。於是,康熙年間每船可帶60石,嘉慶年間就增加到150擔;乾隆年間準許回空的船帶60石,嘉慶年間達到了84石。這些軍隊公開的“走私”也流失了大量的國家稅銀。在乾隆年間,臨清、淮安、揚州和滸墅四個榷關平均每年各關稅收為50. 5萬兩時,淮安關最高達到62.3萬兩。但到清代後期,淮安榷關每年只能收到稅銀兩三萬兩了。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五月,朝廷來文,將淮安榷關交與兩江總督代管,後來就下放給了淮安府管,知府汪樹堂於九月任事後,另訂章程,整改積弊,第一批就裁書吏60人及一批差役,遣散家丁,革除鈔戶,另選僚友。

民國二十年(1931年)國民政府財政部實行貨物就廠徵收統稅,取消內地關卡,板閘榷關最終被裁。大關上人員,四處散去。淮安榷關,繁盛一時,卻在之後的二百年中消耗殆盡,只在運河大堤上留下一截光禿禿的旗桿的旗墩。唯有運河大堤石碼頭邊的渡船,還承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從這岸渡到了那岸,用一隻櫓在吱吱呀呀地唱著那首古老的詩歌:“嫩黃柳色水邊含,清浦人家聚一灣。十里長堤平似掌,暖風斜日到淮關……”

今日淮關

三元宮遺址 三元宮遺址

今天的淮安鈔關遺址,已經成為了“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的一個歷史文化景點,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安鈔關遺址主要由榷關遺址、石碼頭駁岸遺址、石護坡、石板街、三元宮五部分構成。2006年淮安市政府決定修復鈔關遺址,作為板閘生態旅遊區的標誌性建築。工程於2008年9月竣工。

現在的淮安鈔關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裏運河文化長廊的組成部分,擬建榷關風情體驗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