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本錄為傳記體,共分十科:《淨土教主第一》,錄阿彌陀佛;《闡教聖眾第二》,錄觀世音菩薩等九位聖眾(以上第一卷);《往生比丘第三》,錄慧遠等二百五十二人,附見慧持等二十四人,共二百七十六人(以上第二至第六卷上半卷);《往生比丘尼第四》,錄慧木等十一人(以上第六卷下半卷);《往生人王第五》,錄烏萇國王一人;《往生王臣第六》,錄七萬釋種與劉程之等三十三人,附見王仲回等八人,除釋種外共四十一人(以上第七卷);《往生居士第七》,錄差摩竭等七十一人,附見沈宏等五人,共七十六人(以上第八卷);《往生雜流第八》,錄張鍾馗等十七人;《往生女人》第九,錄韋提希夫人等七十九人,附見韋提希的五百侍女;《往生物類第十》,錄鸚鵡等三物(以上第九卷)。每傳之末多註明所根據的原書出處,以為佐證。其所引用資料有經論、此土撰述、佛教史傳、正史、文集、方誌……等一百三十餘部,此外還有僧素風、鶴峰、旅亭、宏通、正琦、淨雲、澄谷、杲堂、雲麗、姜昆成、許培秀等十一人的口述材料。
特色
本錄是集以前各種往生傳錄之大成,但還具有它自己的幾個特點:
第一,如唐道詵撰《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明祩宏撰《往生集》,都以慧遠為首。宋戒珠撰《淨土往生傳》,以僧顯為首。這些只載中國人物,不溯淨土源流,但本錄卻注重探本窮源,人物不限東西,所以首標教主以阿彌陀佛為第一,次列觀音、勢至、普賢、文殊等諸大菩薩;再次列西方諸祖諸論師祈婆迦尊者、馬鳴等。
第二,歷代高僧傳,《佛祖統紀》、《佛祖通載》等書,只載古來諸師事跡,而議論闕略;另一方面,如《往生集》等書,又只標事驗,少紀行實。本錄則理論與事跡並錄,不問疏密,不論巨細,凡警策扼要足以堅定修行信仰的均在選錄之列。
第三,《往生集》獨尊“庸行”,所以唯取善逝善終者,捐軀捨命的一概不錄。本書則庸行與捨身並錄。捨身中凡分為三類:一類是速舍報身求生淨土的人,如善導、志通、文輦、慧誠、超誠等;一類是為法捐軀的人,如靜藹等;一類是忘身濟物的,如常愍等。
第四,《往生集》載有白樂天、蘇子瞻、張天覺等三人,謂“據因考果,當生西方”。本錄則一準教義,對這些人物刪削不錄。因樂天有偈云:“吾學空門不學仙,恐君此語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樂天雖有繪圖回向之誠,而平生信仰多在彌勒兜率淨土,但本書所宗為西方彌陀淨土,宗仰不同,所以不錄。子瞻雖信仰彌陀淨土,但他論西方則云:“西方不無,然箇里著力不得。”此語表現他對淨土信念的不切。凡修淨業,必具三心,即深心、至誠心、回向發願心,乃至臨終十念均須處處著力,不著力焉能生得西方?子瞻既雲“著力不得”,與教義相違,難以往生,所以不錄。
第五,過去如《居士傳》、《善女人傳》等書所錄諸賢,必甄別平素言行,一有瑕疵則舍而不錄。本錄對各人行事以末後辦憑,不論既往之失。往生比丘中如雄俊、惟恭等人,往生雜流中如張鍾馗、張善和等人。過去或曾罷道從戎,或嘗事酒博,或殺雞為業,或屠牛為主,但一念歸誠,同生淨土,所以一概選錄。
第六,人、物平等兼收,這種精神本錄表現得最為具體,如在開始《教主第一》阿彌陀佛傳中,即從理論上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義。又在末尾《往生物類》第十中用鸚鵡、鴝鴿、白鸚鵡等往生安樂的事實來作證明。這些地方都表現本錄的思想內容是合乎佛法平等的教義的。
另外,從本書所選錄的全部材料看,還反映了中國佛教史上禪淨離合發展的關係。中國五代永明延壽禪師著《宗鏡錄》,會天台、賢首、慈恩異同之旨,並提出有名的四料簡,而主張“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本錄卷三),奠定了禪淨兼修之旨,兩宗在教義上的矛盾就大致解決了。此後如元代中峰(明本)既單提向上,也時復舉揚淨土,嘗言:“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卷四)。他的弟子天如(維則)即密契單傳,又推闡天台、永明宗旨,兼宏淨土教義。著《淨土或問》一書,主張既見十方佛,即見自性天真之佛,這叫“淨土禪”,亦叫“禪淨土”(卷四)。楚石(梵琦)先參徑山元叟,後來也是兼習淨土,還著有《懷淨土詩》流傳於世(卷五)。明、清兩代,如法雨(仲光)受記於紫柏禪師,於禪堂外別開念佛堂(卷五)。蕅益(智旭)教人但念彌陀佛即名無上深妙禪(卷六)。此外本書還載有不少僧俗人物都是先禪後淨或禪淨雙修。
以上所述的史實,很明顯地表示禪淨的關係,始則由合而分,繼而由分而合,恰是一個相反相成的發展過程。本錄選載了有關這方面的大部分材料,可稱為佛教史上的重要記錄。
嗣後清代胡珽撰《淨土聖賢錄續編》四卷。分比丘、比丘尼、王臣、居士、雜流、女人、物類等七科,體例一準本錄。
序跋
淨土聖賢錄原序 清 彭際清
至深廣大的淨土教法,是諸聖賢們用來親身實踐的大道。孟子說:‘外貌形體與神情容色,是發之於人本然的心性。’知道形體與色法就是本性的展現,那么就不容許離開依報的世間國土來談心性;知道本然的心性就展現為外貌形體等種種色相之中,就不容許離開心性而向外去追求依報的世間國土。捨棄依報世間而談心性,是以為自心本性之外另有所謂的依報世間,那么其所謂的心只是虛無渺茫而空無一物的東西而已;離開心地向外去追求依報世間,就是說在依報世間之外還有另一個圓覺本性,那么其所謂的依報世間,只是一塊死寂無知之物而已,這些都是不明白實踐身形(踐形)這種說法的人。
依照《華嚴經》圓融的教理,理體與事相本來無礙,種種事相與事相之間亦無礙,普賢菩薩作偈曰:‘所有一切浩瀚廣大世界海的空間及一切長遠綿延無盡的時間,都是無有邊際的,而今以一方便善巧悉皆令其清淨無垢。’這就是“實踐身形”的最高極致了。又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這就是“實踐身形”的正直大道。有人以為毗盧遮那法身佛,在一切處所,怎么可以遍指西方淨土而背離全體法界呢?那是因為他不曾知道華藏世界海中,一微塵一毫端,尚且具足十方無量無邊的國土世界,而極樂莊嚴的西方淨土,當然也具足無量無邊的世界。那么,只要見到阿彌陀佛一尊佛,就已經周遍見到了十方一切諸佛,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個國土,就已周遍遊歷了十方的佛國世界。何以故?因為當下的一念心性就具足了無量無邊的多,一切法無二無差別故。一切法門之中,唯有此一淨土法門,不只是釋迦世尊金口宣揚,同時也是十方如恆河沙數諸佛如來所共同讚嘆護念的,又有一切諸大菩薩護持流通、輾轉相傳無有窮盡。
自從佛陀無上的教法東傳來華夏,除了單傳直指、見性成佛的禪宗外,以念佛法門而往生淨土度脫生死者,無論出家、在家,真是多得難以計數。際清向來服膺儒家風範,併兼修淨土法門之行,常想要薈萃聚集古今往生淨土的見聞,用來警示策勵人們念佛修行。然而由於日日忙亂心力疲憊,因此因循延遲至今天。正好兄長之子希涑,於佛法剛剛發起信心,發願願意完成此篇文獻記錄,用來堅定嚮往淨土、往生西方之心念。因此為他標舉指示體裁綱要,首先記載考核淨土法門於經論之緣起。其次是中國的著述文章,最後再以眼耳所及之經歷,斟酌增減文句內容,統收成一編,命名為:《淨土聖賢錄》,希望凡是見聞此書者都能隨喜相從,得以進入佛法之流,一念誠心歸向,同登淨土彼岸,如此豈不善哉!
詩經中有一句話說:‘緡蠻黃鳥,止於邱隅。’這是說有美妙音聲的黃鳥,棲止安息於高峻山陵的一角,而淨土也正是聖賢們所依止棲息的“邱隅”!隨其心念的清淨則所在之佛土亦清淨,那么淨土真是眾人所應依止之處啊!當我們學習一切事物的時候,入門初學最先要做的功課,莫過於明白所應依止的目標。所以說在安身立命這件事上,應當先知道所應依止安心之處,怎么可以做個人還不如一隻鳥知道要有所選擇呢?
經云:‘彼國常有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這一些極樂世界清淨莊嚴的事相,是本心嗎?還是國土呢?是形貌色相嗎?還是本然自性呢?不如直下知道歸向止宿之處,斷絕無益虛妄的戲論,淨土蓮華的種子,只在人們當下的一念之間。閱覽此書的人,應該有一些樂於“實踐身形”之喜悅的吧?而“實踐身形”者,就是念佛求往生的意思啊!
乾隆四十八年(西元一七八三年)春正月,淨業學人彭際清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