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信寺[九華山淨信寺]

淨信寺[九華山淨信寺]
淨信寺[九華山淨信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名安禪院,又名碧雲庵,俗稱“老庵”。位於碧雲峰西南黃匏城下,筆架山東麓(今安徽省青陽縣蓉城鎮金沖西約1100米山坳中)。

唐開元時賜額“雲門寺”。寺原建於山之西,宋紹興年間因其圮毀,里人汪湛請移額至山之東,並易名淨信寺。宋代詩僧希坦(號率庵)曾棲居此寺。

陳岩《九華詩集》中記載:碧雲庵上山半石屋,仙人塘(內有石床、丹灶,傳為葛洪居於下);庵前有靈龜石、赤石繡石壁(為宋建炎時居民避亂之所)等古蹟及庵西螺髻峰之勝景。

結構

寺面闊3間,進深3間,高5.5米。兩坡頂,抬梁式。梁架全部用粗壯碩大的石料鑿就架設,結構系七檁五架梁。寺內現存一長4.4米,刻“嘉慶十六年”(1811年)銘文的石香案。在寺的左側有一高約3.5米的七級方形石塔,塔為塊石結構,底座面積1.05平方米,高4米。

文物價值

《碧雲庵》詩云:“當日雙扉多不開,何須投分始相陪。庭前驀北失松影,試問碧云何處來。”清道光陳蔚《九華紀勝》卷十二載:“明成化間僧覺淨重建石屋三間,山門一座。寺前數步有溪有橋。橋畔有三笑亭。高松偃覆,碧蔭蒼幽,一清涼境地也。其麓小庵日‘洞雲’。宋侍郎湯允恭墓在焉。”現存主殿石屋面闊5開間,進深3間,面積93平方米,系明代建築。石牆、石樑、石柱,全為條石結構,樑柱斗拱均為雲紋雕飾。石柁上左右各有、斗拱承托桁條,屋面為古瓦鋪蓋。柁樑上刻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8個楷書大字,落款為“成化十六年住持僧覺淨,徒明順、明通立。”因大石樑斷裂,配豎兩根石柱。柱上刻有“大清雍正丙午(四年,公元1726年)黃鐘月下院之吉,住持僧俗良重修”等字樣。大殿內有石龕、石座、石案。石案正中腳刻有“嘉慶十六年信士男口余”等字樣。存有清嘉慶重修碑記1方,整個建築保存完好。據此可證,淨信寺石屋系明成化年間啟建,清雍正、嘉慶時重修。

1935年住持僧本立。今無僧人居住。寺門前右側有7級金剛石塔,傳為宋詩僧希坦壘建。寺前30米處有建於南宋寶慶二年(1226)龍溪橋(3垛2孔平石橋)1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