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淚水飛揚》是一本由80後作家苗恆寫的長篇小說,2012年10月在中國華僑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簡介
苗恆:80後青年作家,河南省作協會員、鄭州作家協會會員,有詩文45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北方作家》《花火》等報刊發表,先後被《讀者》《意林》《青年文摘》等轉載,入選參編50多種圖書,總字數逾100萬字,文章獲獎100餘次。2005年出版個人文集《青春的胴體》,10萬字。
2012年在國家級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淚水飛揚》。16萬字的校園青春小說《淚水飛揚》以21世紀為寫作背景,創作出了90後學子積極向上的風貌,笑中含淚,讓人回味無窮。該書由魯迅文學獎冰心圖書獎得主譚旭東教授作序,《中華讀書報》編輯張雋、《中國圖書商報》記者潘啟雯80後作家張一一和郭敖推薦。
另著有長篇小說《房奴時代》《矮冬瓜火星奇遇記》等。
內容提要
苗恆的青春文學小說《淚水飛揚》是一個大學屌絲短暫而熱烈的一生,也是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更是一曲青春被現實打敗的輓歌。西北高校JC學院,一群群師生在此粉墨登場,全面展現新世紀知識分子神形百態;中原鄉野劉家寨,一場場好戲於此地輪番上演,深刻揭露近百年農村之滄桑巨變。城鄉之間猶如世界的兩極,像個碩大無朋的反光鏡,折射出當今社會浮沉同在智愚共生的獨特風貌。本書塑造了一大批典型人物,描摹了青春一代的求索和崛起沉淪與幻滅,實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青春另類小說。《淚水飛揚》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劉華從鄉村考上了大學,本以為可以過上揮斥方遒的生活,不料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境遇,讓他最後以死亡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張芝是主人公的戀人,但是因為家境困頓最終輟學,最終命喪黃泉。在大學的日子裡,在尋找戀人的過程中,劉華看到許許多多的規則。現實的殘酷、愛人的死亡與理想的幻滅使劉華的最後一點寄託消失殆盡,當初大學改變命運的口號,在他與人世告別的瞬間被擊得粉碎。作品涉及面之廣、信息量之大,足以讓讀者管窺當下師生矛盾和城鄉衝突的真實面貌。
封底推薦
“英僚攜出新豐酒,半道遙看驄馬歸”,年少的陽光總是那么地明媚,無奈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因此才有了青春之憾,青春至殤。——《中華讀書報》要聞版主編 張雋
《衝動的青春——淚水飛揚》描繪了主人公短暫而曲折的一生,是一部關於詩歌與死亡的個性傳記,也是一曲年輕的理想被殘酷的現實挫敗的時代輓歌。
——“80後”作家、品牌行銷專家 張一一
苗恆的《衝動的青春——淚水飛揚》視角獨特,耐人尋味,主要描述了一群師生在自我失控的求索和崛起中所特有的沉淪與幻滅,並在城鄉之間的駁難中,進一步確證了人性中留存的某種亮色。
——《中國圖書商報》資深記者、知名書評人 潘啟雯
《衝動的青春——淚水飛揚》實乃不可多得的一部卓越的青春小說,它真實地反映了當下青少年的成長路徑和心路歷程,幾乎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讓人非一口氣讀完不能罷休。
——“80後”作家、新銳導演 郭敖
本書目錄
第一章 開發新大陸 1奧秘2新生3江南4作品5名人第二章 誰諳相思苦 1芙蓉2家庭3人物4萌芽5女友
第三章 風雨人生路 1收穫280後3火花4啟蒙5敦煌
第四章 生活在別處 1考試2求學3飛天4少女5書城
第五章 命運不堪負 1芳草2晨風3知音4雨花5聊齋
第六章 零距離接觸 1劇本2青春3歌曲4洪水5感動
第七章 青春莫服輸 1作者2讀者3奔流4星星5陽關
第八章 情深人孤獨 1詩刊2目標3西湖4打工5愛人
第九章 花落無窮數 1朔方2莽原3手機4寫作5當代
第十章 斯魂歸野渡 1北斗2名牌3玄幻4嘿嘿5明天
書評
青春的抒寫,真情的流露譚旭東
認識苗恆純屬偶然,雖則曾在一些報刊讀過他的些許文章,但還不是特別熟知;直到讀過他的書稿之後,才愈發對他的文字功底表示誠摯的讚賞。《淚水飛揚》乃是一本描繪青蔥歲月的成長小說,細細品讀全書,其主題是對於青春的緬憶和祭奠,字字珠璣深情款款,記錄著苗恆廿餘年的成長印痕,勾勒出從鄉村來到都市的年青人的奮鬥與掙扎史。
苗恆應該不屬於網路作家,我認識的很多80後或90後作者的寫作方式都是比較傳統的,他們中的大多數會像文學前輩們那樣在稿紙上奮筆疾書,然後對成品進行多次增刪,最後才列印成電子稿投給出版社的。《淚水飛揚》即是如此。和苗恆一樣,許多文友更期望在紙質媒體上發表自己的作品,哪怕只是豆腐塊。這也是今天,單純以“網路文學”來概括年青一代的書寫顯得狹隘的原因。許多寫手在網上瘋狂灌水長篇累牘,終無人問津;許多作者在案頭皓首窮經碼字無數,卻無法出版。所以當《淚水飛揚》付梓成書,面向億萬讀者之際,就可以肯定這本書不可小覷的的文學價值與不可估量的市場潛力。
很多高齡的作家和評論家,對80後、90後的著述評價都不是太高,總慣性地認為他們的文風過於膚淺,缺少文化底蘊,匱乏批判精神,這完全是一種錯覺。在我看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書寫方式,文壇也有它的自給性,作家的創作也有其自在性:即使無法得到主流廟堂的認可,也能憑藉自身的能量在這個文學貧瘠的年代潛滋暗長自成葳蕤,就像在山石的罅隙中,常常可以看到參天的大樹一樣。苗恆也屬於自學成才。他中學時開始寫作,從中學到大學,從畢業到工作,他始終痴迷於繆斯世界,雖屢經退稿,但從未喪失創作信心。他虔誠而又謙恭地在文學殿堂自由徜徉,不斷探索更加妥帖的寫作方式,儘可能地挖掘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寫作潛能,結果鼓搗出了這部長篇,細讀之後給人的感覺和瀏覽一些所謂的暢銷小說截然不同。真正優秀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苗恆的《淚水飛揚》幽默處略帶諷喻,寫實外加諸浪漫,在彰顯足夠的創作智慧之餘似乎還有一種自敘傳的意味在裡面。全書文筆恣意流淌,人物性格特徵鮮明,通過繪聲繪色的描寫展現了劉華張芝等一代人的感情波折和命運遭際。除此之外,文中涉及的類型繁多的作品和變幻多姿的文體,體現出青年作家中所罕有的文體意識。
當下,我們的周遭瀰漫著一種鄙薄書香熱衷銅臭的風氣,很多人不但不會寫東西,還對文字的魅力深表質疑,更不知“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因此,我更加敬重苗恆這樣的年輕文友,正是有許許多多苗恆式的人,無論生活多么清貧,無論前路多么坎坷,依然堅守自己的寫作夢想,如此,才有文學世界的瑰麗多姿,才有文化火炬的延展賡續。我自己比較駑鈍,沒寫過長篇小說,本來沒資格去置喙。但苗恆殷切囑我說上兩句,而且我讀過書稿之後覺得很是欽佩,推舉一下也很有必要,於是欣然寫下上面的文字,是為序。
(作者系北方工業大學教授,著名文藝評論家,冰心圖書獎、魯迅文學獎得主)
本文已刊登在2013-2-21華龍網讀書頻道新書推介欄目
衝動的青春,只因太迷惘
――讀苗恆《淚水飛揚》
李勇軍
大學,一度被人尊稱為“象牙之塔”;大學生,也曾被人尊稱為“天之驕子”。可是,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從21世紀開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經濟越來越繁榮,社會價值呈現多元化的發展,人們有了更多的空間,更多的選擇,大學及大學生身上的光環,越來越弱,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隨著教育的產業化發展,特別是大學的連年擴招,大學生如雨後春筍一度狂增,而且,大學畢業生的待遇,一年不如一年。這很自然,大學生和農民工一樣,僅僅只是一個普通名詞而已,考上大學,也不全是鮮花和掌聲,這其中的甘苦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了。
了解了這些,我們對苗恆《淚水飛揚》中所描述的大學生活,也就會有更深一步的認識與體會。很顯然,這部長篇小說要講述的是劉華的故事,更為準確點說是跳出農門的大學生的故事。整本書,作者主要採用了和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穆斯林的葬禮》相類似的雙線結構,一方面以大學為經,敘述劉華從作為考上大學後的所見所聞;另一方面是以農村為緯,敘述劉華的家庭以及成長經歷。作者之所以這樣選擇,我的理解是作者想對人物的成長有著更為全面的交待,更為準確的把握。對於人物的性格塑造而言,這一點也是必要的。
就全書的內容而言,我更為關注的是劉華的大學生活。但準確點說,作者筆下的大學生活,看似熟悉,又更多地讓我感到“陌生”。熟悉是說,有些生活是我當年大學校園生活所經歷過的;“陌生”是因為我從劉華的身上讀到最多的還是:迷惘。
概括而言,劉華三年大學生活主要幹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戀愛。張芝從夢中情人成為身邊的戀人,戀愛過程可謂是十分詳盡。這也是本書的主要內容之一。第二件事是舉辦《大河》詩刊。起因是受到范宣出書的刺激,但劉華作為“才子”的能力在辦刊過程中還得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對於這兩件事,我們可以理解為:談戀愛,更多的只是一種生理衝動;而辦詩刊,更多的也只是一種心理需求。事實上,在作者的描述里,劉華的三年大學,也沒有多少內容:大一生活的敘述,幾近大學生活的一半。所以讀罷全書,我脫口而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學生活僅僅止於此嗎?為什麼上大學?到底應該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很顯然,劉華是迷惘的,郭成、孟薇、蘇杭等也是迷惘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淚水飛揚》講述的是一個個迷失的故事,反映了一些大學生在人生路上的迷惘與困惑。
故事中的人物可以迷惘,但是,我們不能迷惘!要知道,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無論是知識的儲備還是職業的儲備,在人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樣的青春,無論是在大學還是在中國小,我們都應該珍惜,都應該把握好每分每秒。
毋庸置疑,劉華是一個悲劇,一個個人的悲劇,也是一個教育的悲劇。這也再次從一個側面證明,我們大學的教育存在著改進的巨大空間,當代學子在著釐清人生方面存在著改良的巨大空間。有首歌唱得好:“再也不能那么過,再也不能那么活。生活就得一步一個腳印,深深地往下落。”斯言甚是,青少年也好,每個人也罷,不能再活在迷惘之中,而是要儘量活得明白一些,活得更明白一些。這樣才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作者系河北沙河一中高級教師、作文班講師)
本文已刊登在2013-2-27《牛城晚報》A18版
流著淚的誰的青春
——讀苗恆《淚水飛揚》有感
文/方木魚
一去不復返的,你的青春,我的年華。正如書名所說,淚水飛揚。是的,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淚,《淚水飛揚》有這樣的力量。
每一個經歷過大學時代和“後大學時代” 的人初讀此書時恐怕都會深有同感。剛開始讀,一直嘻嘻哈哈,沒個正經,越往後翻,似乎紙張越重而心情愈沉,慢慢地,一切都開始揪心,開始感同身受而為書中的人物擔心,開始與書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開始讀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淚……
閱讀的快感讓人一邊懷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藉口,一邊希望情節越發精彩,悲天憫人的同情心又讓你嘟囔著“好人一生平安”的碎碎念,卻忍不住為主人公的命運捏把汗。
主人公劉華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他的身上有著無數“農村裡的城裡人,城市裡的農村人”的尷尬與困惑。一方面劉,華不願從道德上背棄那個曾生他養他給他生命的農村,一方面他又極力想融入繁華忙碌、燈紅酒綠的城市。而以此為背景的種種遭遇讓這個身處夾縫的年輕人無比矛盾,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借綠蒂與維特之口說道:青年男子誰個不善鍾情?妙齡女人誰個不善懷春?家庭的貧困和身份的卑微讓這個聰明無比的農村孩子逐漸喪失了自信,當那個曾經兩小無猜,懵懂初動的小戀人過早遭遇了生活的危機,當理想、愛情、命運遭遇現實、利益,潛規則,當自己數十年苦苦堅守的做人準則被社會怪狀所顛覆,噹噹所有青春的求索得不到正面的回應,只能無力地注視著這個無比喧鬧而浮靡的世界時,劉華選擇了最無力同時也是最有力的抗爭方式,和這個格格不入的社會劃清了界限。
大學生早已不是什麼天之驕子,大學在人們眼裡似乎也不再是什麼象牙塔,一些極左人士甚至把它看成容納三教九流,藏污納垢之地,這似乎有些偏頗了。究竟是大學生本身的問題,或者是大學的問題,還是全社會的問題?
轉型期的中國,不僅生活方式,生活觀念也無時無刻不發生巨大的變化。是抵抗,還是容忍,甚至接受,又或改變?,大背景下的小個體又該如何處理這些關係呢?小說似乎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問題,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我曾認真思考過我所處的這個時代”。文學不僅需要和風細雨的頌歌,更需要暴風驟雨似的發聵之問。作為一個80後作家,苗恆觀察生活,認識社會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選一個紅袖添香或者圍爐夜話的日子,奢侈地拿起這本小說,輕翻細讀,你會思考很多,收穫很多。啞然一笑或者慨然一嘆,你的青春,我的年華,逝者如斯。
(作者系山東臨清一中語文教師、書評專欄作者)
本文已刊登在《閱讀經典》2013年5月號
猶記青春年少時
——苗恆長篇《淚水飛揚》讀後感
文/范澤木
讀完《淚水飛揚》,恰好是午夜。苗恆在小說結尾處說到:“此時此刻,停筆遠眺,天風浩蕩,殘陽如血。或許明天又將是一個艷陽天,但或許不是,誰知道呢?”我不禁抬頭看向窗外,只見一片清輝普照,星光點點。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卻又與之前截然不同。我突然憶起多年以前的那些青蔥歲月。許多年前,我也曾和《淚水飛揚》里的主角一樣,風華正茂,書生意氣,常常和室友在宿舍樓的天台上吟風弄月,暢談古今。城市上空灰色的雲層,水泥叢林裡閃爍的虹霓,我們單薄的青春和理想,都在那些靜謐的夜晚飛揚又復歸沉寂。
我也歷經如《淚水飛揚》中一樣的求學時光,和同學一起在大太陽下軍訓,一起去食堂吃飯,一起在網路遊戲里廝殺,一起在詩社鮮衣怒馬,一起在小吃街里吃夜宵,一起在畢業的午夜裡買醉。我們所有人,來自三山五嶽,跋涉過不同的旅途,然後奇妙地相遇在同一個地方。之前不曾見過,之後各奔天涯,我們像許多條相交的直線一般,相遇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里。這段時光注定讓人銘記終生,因為我們都曾那么飛揚跋扈,年少輕狂。
如今看著苗恆的文字,感慨萬千。那些熟悉的場景,都恍若昨日,可是轉眼間卻離我好遠。苗恆筆下的青春,張揚而殘酷,迷離而幻滅。我不得不承認,自從我一頭扎進《淚水飛揚》的故事裡,便不可自拔。讀《淚水飛揚》,其實是一次像李安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類的心靈旅行,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遇見什麼,卻又對過往的路途意猶未盡,念念不忘。既想繼續往前走,卻又時時想回頭。我想,一部好的小說,大抵如此,弄得你像上癮了一樣不忍卒讀而又欲罷不能。
不得不說,苗恆的語言敘述頗見功底。他的語言幽默、活潑,看似隨心所欲,實則精雕細琢。如“郭成對JC學院從希望發展到失望再發展到絕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小臉大或曰屁股大的一個校園,從東到西幾十步,從西到東仍然幾十步,和他所就讀的高中一樣小家碧玉。”他的語言充滿機智,思維跨度大,切入點別出心裁。如“學校醫院位於臨街的鋪面,有兩個大門,企圖賺了內錢賺外快,但更多的是學生的照顧。”諸如此類幽默、機智的句子,在書中數不勝數,不勝枚舉。
苗恆用睿智、幽默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清晰地展示了青春的掙扎與浮沉。城市與鄉村的差異,理想與現實的抗爭,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表達了新時期青少年的困境與突圍。讀罷此書,掩卷沉思,許多人物仿佛就在身邊,許多情節還歷歷在目。總之,這實在不失為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作者系橫店影視集團資深編輯、作文講師 蔡福興)
本文已刊登在《北海日報》201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