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淄川打鐵花是西關一村的傳統娛樂活動,始於清·道光元年。當時,西關六龍橋一帶冶煉、鑄造、制車(木輪車)諸業興旺,能工巧匠雲集於此。歲末年初,工匠們湊在一起,扮玩取樂。鑄鍋匠們別出心裁,把剩餘的鐵汁,對空擊打,鐵花四濺,有很強的娛樂性和觀賞性。爾後,這種娛樂形式在西關一村世代相傳,成為傳統節目,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演技日臻完善。每年元宵節期間,夜幕降臨,西關一村便選擇河灘臨水平坦地段,扎一松門,砌好熔爐,將碎鐵熔成鐵汁,表演者手托特製木板,板上用鋸末圍一圓圈,站在爐旁,用坩鍋勺舀入鐵汁,面向河心水面方向,將鐵汁拋起,待下落時,以木板用力擊向空中。隨著“啪啪啪”的敲擊聲響,朵朵鐵花飛向天空。近看如潑金撒銀,天女散花;遠看似金蛇狂舞,閃電裂空。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現代媒體報導
1986年元宵節,中央電視台《九州方圓》節目主持人沈力及著名播音員趙忠祥帶領攝製組來淄川拍攝打鐵花節目,並作為《九州方圓》節目片頭播映。
1991年,第二屆淄博陶瓷琉璃藝術節開始,每屆都邀請西關一村赴淄博人民公園表演打鐵花,令數萬觀眾大飽眼福。
1992年元宵節,台灣影視界著名導演凌峰率領的《八千里路雲和月》攝製組一行5人,專程至西關一村錄製打鐵花,對這一藝術奇葩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