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疇
定義
對於消費者社會責任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因為它的定義與政府,企業的社會責任的定義類似。如果說要把消費者社會責任與其他兩種社會責任區分開來的話,那么可以直接切入本質——權力。為什麼這么說呢?那我們來客觀分析下這樣的一種事實。我們這么依次看政府,企業,消費者的話,我們是不是發現他們權力的範圍是依次縮小的。政府的權力很大,涉及到各個領域,比如政治,外交,軍事,科技,經濟等領域;企業權力僅局限於經濟領域,然而,雖然僅局限於一片領域,但是由於經濟與政治,外交,軍事,科技方面有著很緊密的聯繫,一般地說一個國家的經濟越發達,那么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就比較有權威,軍事,科技方面都也會比較發達,於是企業在這一方面的社會責任也很關鍵。最後消費者,它權力最小,僅僅擁有的是對產品的使用處理權。總之,權力越大,社會責任則越大,所以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涉及的範圍就比較小。但不能因為它的“小”,而忽略掉它的“大”。怎么解釋?雖然一個消費者對一件產品的使用權很小,但是由於消費者是市場所有個體的集合,這種集合會使單個產品的使用處理權進行累加。假設消費者關於同類產品的處理方式一致的話,那么它將會影響一個產業,而不僅僅是一件商品。比如說我們前面舉的例子“廢電池回收”,如果大部分消費者對廢電池的處理方式都採取一致的方式,比如說是亂扔,那樣的話,它對整個社會環境的污染將是無比巨大的。因此我們絕不能忽略掉這部分的社會責任。接下來,我將對“消費者社會責任”給出詳細定義。
研究意義
對於研究消費者社會責任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從完善社會責任體系分析;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社會責任存在的意義分析。這一分析邏輯相對來說比較嚴密,這是因為第一方面的分析是針對這個社會責任體系這一整體而言,另一方面是就消費者社會責任存在的意義而言,這是屬於局部分析。從整體到局部的分析符合“兩分法”的原則。接下來,我將從這兩方面來具體研究消費者社會責任的意義。
首先,從完善社會責任體系分析。在第二部分第三節里,我已經詳細研究出二元社會責任體系的不足,而三元社會責任體系能夠有效地彌補其不足之處。況且,我們知道,所有的理論都是相對,這個相對性存在主要原因是受到時代環境以及人們對宇觀世界的認知深度與認知廣度的影響。怎么說呢?因為社會是發展,這種發展表現在經濟,科技,政治,文化方面,而人們所研究的理論都是從這些領域中去挖掘出來的,也就是說理論來自於這些領域。然而,這些領域是發展變化的,這也就說明人們研究產生的理論也是發展變化的。另外,還要考慮到,人們對這個社會的認知程度,對萬物真理的總結情況。如果人的認知相對淺薄,那么人就僅能用相對淺薄的認知能力從他們所研究的領域中總結歸納出相對淺薄的理論。而由二元社會責任體系中,我們可以從其相關的領域(社會,經濟,自然環境)中發現其確實存在一些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就是我們發展社會的根本途徑。於是,針對這些問題,我找到一種理論方法進行對待,這個理論就是三元社會責任體系。該體系的提出能夠應能引起各方利益集體產生覺悟,從而集眾人之力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
另外,就是從消費者社會責任存在意義的角度來分析。之前,我定義過什麼消費者社會責任,並且也舉例過幾個典型的例子,從定義來看,這些例子都是屬於消費者社會責任範疇。接下來,我們來看下消費者社會責提出的意義。我們知道由於社會本身的客觀性導致某些事物存在也具有客觀性,這是人類社會發展所不能避免的,比如資源問題,人口問題,溫飽問題,就業問題,經濟危機等等,這一切都是社會不可避免的。那么消費者社會責任的產生也是社會發展所不可避免,它是客觀存在的,而我的提出只是向社會證實它的存在。只有證明它存在了,我們從能以此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採用科學的方法試圖對它構建一個新的體系,從而以嚴謹的科學觀來解決這個新體系所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研究成功了,那么以後我們一旦遇到類似的問題,都可以採用同樣的模式對它進行處理,當然科學有時不能完全歸納出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所以有時我們也要靈活變通,通過創新找出我們所要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對發展的意義
由於本節研究的對象是“消費者社會責任”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而我們所要研究的邏輯是二者之間關係,具體地講,就是消費者社會責任提出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因此,在分析這層關係時,為使分析邏輯方面更加合理,我認為有必要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源與內涵進行剖析,從中了解到它對消費者是否存在一定的要求,要求他們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從而加快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淵源與內涵
1、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淵源
“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管理理念,不過它不是一般的管理理念,它的特殊性在於它所管理的對象是整個地區,整個國家,乃至整個地球。然而,它的這種關於對象的分類僅僅是從地理來看。從內容來看,它所管理的範圍之廣,管理難度之大是很難想像的,包括科技,經濟,資源,環境,法律等。那為什麼要管理這些東西呢?可以用兩個詞概括,即“生存”與“發展”。話句話說,正是“生存危機”與“發展危機”才使得人類不得不採取一切措施去保證。
通過歷史分析,我們知道,人們之所以對自己的發展產生疑慮,主要是因為傳統的發展模式給我們人類造成了各種困境和危機,它們已開始危及人類的生存。這些危機包括:(1)資源危機。工業文明依賴的主要是非再生資源(如金屬礦、煤、石油、天然氣等。據估計,地球上(已探明的)礦物資源儲量,長則還可使用一二百年,少則幾十年。水資源匱乏也已十分嚴重。地球上97.5%的水是鹹水,只有2.5%的水是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而且這些水的分布極不均勻。其中,開發中國家大多是缺水國家。我國70%以上城市日缺水1000多萬噸,約有三億畝耕地遭受乾旱威脅。由於常年使用地下水,造成水位每年下降2米。(2)土地沙化日益嚴重。“沙”字結構即“少水”之意。水是生命存在的條件。人體70%由水構成。沙漠即意味著死亡。現在,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場遭到嚴重破壞,世界沙漠和沙漠化面積已達4700多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30%,而且還在以每年600萬公頃的速度擴大著。(3)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體污染、農藥污染、核污染等等。由於工業化大量燃燒煤、石油,再加上森林大量減少,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溫室效應。其後果就是氣候反常,影響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據統計,到2000年,可使地球溫度上升2.7——8.1゜C。由於氟利昂作為製冷劑的大量使用,使南極臭氧空洞不斷擴大。據估計,南極春天臭氧層比15年前已變薄 50%。(4)物種滅絕和森林面積大量減少。由於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和焚燒,每年減少4200英畝,按這個速度,到2030年將消失殆盡。據估計,地球表面最初有67億公頃森林,陸地60%的面積由森林覆蓋。到80年代已下降到26.4億公頃。由於叢林減少,使得地球上每天有50——100種生物滅絕,其中大多數我們連名字都不知道。
當代發生的各種危機,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傳統的西方工業文明的發展道路,是一種以摧毀人類的基本生存條件為代價獲得經濟成長的道路。人類已走到十字路口,面臨著生存還是死亡的選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人類選擇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所以,“可持續發展”是具有客觀性。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人類對待自己生存環境的認知,是由低級往高級進行著轉變。
以上,我們探討了,“可持續發展”的淵源,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首先,我們來看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定義,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接下來,我將一步一步地對這個定義進行解剖,從中找出“社會可持續發展”對人類行為的要求。而這個要求,就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從定義來看,從定義給我們的要求來看,在這裡,我將其分為兩方面來考慮:第一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第二是不會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產生危害。按照馬斯洛無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需求可以分為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從哲學對世界的看法而言,人類需求的內容可以簡單地歸為兩類:一類是物質需求;另外一類是精神需求。很顯然,以後者為標準對馬斯洛五需求進行分類的話,生理與安全歸於物質需求,其餘歸為精神需求。接著,我們來看下,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於這兩方面需求的要求。顯然,相對於精神需求來說,物質需求是最重要的,從哲學的角度來分析也是如此,因為任何精神的追求都必須以物質為基礎。因此,物質的滿足對社會可持續發展來說是最重要的。那么這些物質又包括哪些呢?上面,我們分析過,人類關於物質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而關於這兩方面的需求是否被滿足可以從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來找到答案。而對於精神需求,由於一旦人們在生理與安全等物質方面得到滿足時,人類就會自然而然尋求更高的需求,精神需求就是更高階的追求。
現在,我們回過頭看一下之前我所做的分析,即“可持續發展”解決的是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而物質需求偏向“生存”,也就是說,人類生存的條件就是物質需求得到滿足;而精神需求偏向“發展”,也就是說,人類發展的條件就是精神需求的到滿足。其實這一點很容易被證實,這裡,我只分析精神需求對發展的重要性。我們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這肯定是真理,因為科技代表著理論與生產工具,科技越發達,其所集成的理論就越健全,而通過理論所研發的生產工具,科研工具就越發達。很顯然,這一切都是科學家精神的產物,或者說是科學家自我實現的產物。僅這一點就可以證實了精神需求得到滿足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了。接下來,我們來先考慮一代人物質得到滿足,精神得到滿足的條件。
首先,我們來看下,保證一代人生存的物質條件有哪些。關於物質條件,對人類來說,無非就是滿足人們的吃,穿,住,行。對於“吃”,若每個人經濟收入得到保證,或者能夠自給自足,那么一般地,吃是可以得到滿足的,但這只是對一代人的考慮。況且,要知道,整個社會雖然在吃的內容變化很大,但本質上卻沒有多大差別,因為,吃所需要的材料,無非還是來自務農,畜牧與打漁,而這一切無一不是來自於自然環境。雖然經濟發展能夠保證人們收入得到提高,但問題是,一旦資源不足,錢多又有什麼用呢,其只不過是人類用來提升自己地位,名聲一種工具罷了。如果一旦吃都成問題,那么這些高層次的需求又有什麼用呢?換句說,如果把社會虛擬財富與社會物質庫存進行分開比較的話,一邊的社會虛擬財富雖然在不斷膨脹,但是財富的基礎——社會物質庫存卻在不斷的降低。總的來說就是,人們生活在虛擬的財富膨脹中,殊不知人們卻正在這個時代里急劇地“變窮”,這可以用經濟危機里常使用的一個概念進行類似概括,即“泡沫經濟”。當然,對於穿,住,行也是如此,它們表面上是由人類所創造,但是其本源卻來自於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我們是再拿我們的生存環境做交易。當然,“吃,穿,住,行”的滿足只不過是針對人們對生理方面的需求,而對於安全需要,那考慮到主要是自然災害,這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人們無法改變的事實,除非有新的物質降臨在地球上。除了自然災害,還包括戰爭,疾病,經濟危機,退休保障,養老保障等等,這些都屬於安全需求的範疇。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決,主要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國內政治法律制度,國際地位以及物質資源儲備。但是,總的來說,除自然災害,戰爭之外,對於其他安全需求內容得到滿足的絕對條件可以概括為一個,亦即是物資儲備與生存的自然環境。
在上一段,我們考慮了一代人物質滿足的條件,即自然環境資源的充足,這些資源包括資源,能源以及生態環境。但是問題是,雖然自然環境相對一代人來說是充足的,可是,人類本質上是一種生物,而生物的本質是生殖繁衍後代。因此,我們在考慮問題時,不能僅考慮我們本身,我們也要關注我們下一代人所生存的環境。而由於某些資源、能源是絕對的,所以我們要考慮如何營造與維護我們生存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並試圖從科學領域中探求新的資源。從而我們所要做的是儘量保護這個地球,儘可能地把我們對自然的破壞降至最低,甚至用自己的雙手來營造我們的生存環境。接著,我們分析一下精神滿足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假設,唯有當低級需求得到滿足時,人類才會向更高一級的需求邁進。前面我們也說過,物質需求是低級需求,精神需求是高級需求。因此,按照這個邏輯,唯有物質條件得到滿足,人們才能去尋求更高需求的滿足。由於,社會本身由於某些客觀原因的存在,使得社會本身必然存在物質不均衡分配,財富相差懸殊等不公平的問題。而且,由於社會分工的客觀性,使得有些人必然從事體力,而有些人必然從事腦力,因此不同的人由於分工的不同,生存環境的不同,使得他們自我實現的內容就不同。因此,人們要滿足最高的需求除生理與安全需求之外,他們在精神需求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自我實現這一領域。而對於愛與歸屬,尊重這一方面,我認為,若是要滿足所有人“愛與歸屬”問題是一件複雜的問題,因為不同背景的人,由於背景的特殊性使得解決問題的方式必須採用一切社會經濟手段,比如對遭受自然災害的人民,愛滋病人歧視問題,殘疾人工作就業關心問題,精神病人照顧問題等等這一切並非僅依靠一套固有的模式就能解決,換句話說,這不是依靠一個集體,組織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由於客群的廣泛,使得我們可以聯想到的方法無非就只能依靠法規,媒體宣傳,教育,特別處在2010年這一時代的人,迫於生存的壓力,有時會不得不在損害他人的利益的基礎上去實現自我。至於“尊重的需要”,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生活上,事業上,比如夫妻之間的互相尊重,親朋好友之間的互相尊重,同事之間的互相尊重,上司與員工之間的互相尊重等等。而實現這一種狀態的方法主要設法營造這樣的一種氛圍,這種氛圍里,人必須都擁有一致的觀念,即是要懂得博愛,只有懂得愛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但是,這個社會存在這樣的一種不好的邏輯,即所謂的社會經驗,有人說,在中國生存靠的主要是關係,而不是個人實力,還有人說,這個社會很多人善於欺騙,因此,不要太輕易相信別人,另外也有人說,這個社會總是存在官商相護的事,官場很黑暗。其實這一切所謂別人的經驗有時會完全摧毀一個人對社會所抱有的希望,使得一個本來心存善念的人,一個懂得博愛的人最終在別人醜陋的觀念催化下變成一個冷血的人,一個嗜錢如命的人,然後這個人又變成傳播這些觀念的人。這真是一種可怕的邏輯。因此,我們若要讓整個社會學會互相尊重,則一定要拒絕這種邏輯,相信這個社會還有得救,而實現的最好前提是“從我開始”。
持續發展意義
1、消費者社會責任提出有助於維護我們的物質生存環境
在上一節,我們分析了滿足人類物質需求的內容。這方面包括物資儲備與生存環境,物質儲備主要是指資源與能源,而生存環境主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關於這類問題的有很多,比如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氣候變化,地平線升高,土地沙漠化,沙塵暴,森林面積銳減,等等。因此,我們若要分析消費者社會責任與物質生存環境的關係,則可以分析消費者社會責任的提出對這些資源,能源以及生態環境這一系列物質條件所產生的效應是不是有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對此,之前,我們舉例過兩個例子——“白色污染”與“廢電池回收”,其中,如果消費者對這兩方面的現象都作出積極的迴響,履行他們的身為消費者所應盡的社會責任,那么一方面白色污染則會很好的治理,相應地,它解決了白色泛濫的問題,另一方面能夠避免土壤受廢電池的污染,相應地,它解決了土地資源的維護問題。可見就這兩方面來說,消費者社會責任的履行能夠為我們物質生存環境的維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從長遠來看,他們保護了下一代的生存與農耕環境。當然,消費者社會責任提出的意義不噹噹只在這兩方面產生積極作用。要知道,我們如果能夠對消費者社會責任進行獨立研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那么我們所能解決的問題將不是特殊的問題,而是一般性問題,是普遍的問題。比如說,就上面我們舉出生態環境問題,比如臭氧層空洞,對於這方面的問題,如果能對消費者提出相關社會責任觀念,那么就有利於消費者對這方面引起重視,禁止或者減少對那些會釋放氟里昂的冰櫃的使用,從而為生態環保盡到應有的責任。再如土地沙漠化與沙塵暴問題,對於這類問題,屬於植被砍伐問題,這種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就業問題;二是教育問題。但是這不是屬於消費者社會責任範疇,因此,對於這方面,消費者只能做的是減少對木材的使用,比如一次性筷子之類。總之,對於類似有關於商品使用權的轉移,而且商品本身的使用或者交易如果跟生態環境有一定的連帶關係,那么就可以採用相類似的方式進行解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見消費者社會責任的提出確實能夠對維護人類生存的物質環境這一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從而,這就說明了消費者社會責任的提出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就物質生存環境的維護來講具有很大的意義。
2、消費者社會責任提出有助於加快社會集體氛圍的形成
前面我們具體分析過,精神需求得到滿足能夠保證社會有效率的發展,而且我們也分析過,這類需求包括三個方面:愛與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根據消費者本身的定義,我們知道消費者之所以為消費者是因為針對某件商品來說,如果他與當事人發生交易行為,那么該商品的使用權就發生了轉移,並且當事人就成為關於消費這件商品的人。然而我們所分析三個需求對象它們本身並不是商品,因此沒有涉及關於所謂的使用權的轉移。但是並不能就這樣說消費者社會責任的提出與精神需求滿足所需要的環境——良好的社會氛圍無關。即使它們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卻存在一定的間接關係。接下我們來看下,這些間接關係具體體現在哪一層面。
我們知道,人類是一種具有複雜情感的動物,這種情感的複雜性表現在個人與社交。另外,根據行為心理學,我們知道,人一般是通過行為衝擊來影響另外一個人的心理。因此,我們可以形成這樣的假設,即集體行為的一致性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該集體中的個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這個行為從時間來看,它有一定的歷史跨度,那么它就能夠形成一種獨有的文明或者文化,而各種各樣的文明文化的集合就形成該集體的一般性格,從而形成這個集體的精神。如果這個集體是企業的話,那么它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企業的精神;如果這個集體是國家的話,那么它就是這個國家的文化,國家的靈魂。換句話說,一個國家的文化,乃至民族精神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重塑,而能夠重塑的前提條件就是開始改變集體行為的表現是否能夠持久。接著,我就可以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了,即消費者在盡到其應有的社會責任時所表出的行為是否就是這樣的一種行為。很顯然,它就是這樣的一種行為。這可以從該行為的兩個條件確定:一是它屬於集體性行為;二是它受到法律與道德限制,故它可以是一種持久的行為。因此可以保證,如果消費者能夠長期保持其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覺悟,那么它將有利於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從而影響未來國家精神領域的形態,從而為下一代精神需求得到滿足提供一個很好的環境,進而提高社會發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