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要求
消毒室的新建、擴建和改建,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證工作質量為前提。供應室應接近臨床科室,可設在住院部和門診部的中間位置。周圍環境應清潔、無污染源,應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便於組織內部工作流水線,避免外人干擾。為免除消毒滅菌器材的污染,應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路線採取強制通過的方式,不準逆行。高壓蒸汽供應要充足、方便。通風采光要良好。牆壁及天花板應無裂隙、不落塵、便於清洗和消毒。地面光滑,有排水道。完備的供應室應有接收、洗滌、專用晾曬物品場所、敷料製作、消毒、無菌貯存、發放和工作人員更衣室。有條件的醫院應設熱原監測室、辦公室及衛生間。
人員編制
消毒室的人員編制,應根據醫院規模、性質、任務等需要配備,原則上應配備護士長(或組長)、護士、衛生員和消毒員,其中1/2以上應具有護理專業技術職稱,以中、青年為主。其他人員均需培訓後方可上崗。傳染病患者不得從事供應室工作。領導體制
消毒室與臨床各科和總務後勤部門有著密切聯繫,在醫院占有重要地位,應由院長領導和護理部或總護士長進行業務指導,或由護理部直接領導,與臨床各科協調合作。總務後勤等部門在設備、安裝、維修、物資供應等方面予以保證。必備條件
1.要有常水(自來水)、熱水供應和淨化(過濾)系統。
2.蒸餾水供應、過濾系統和貯存設備,必須備有蒸餾器。
3.各種沖洗工具:包括去污、除熱原、除洗滌劑、洗滌池和貯存洗滌物品設備等。
4.壓力蒸汽滅菌器、氣體滅菌器、耐酸缸等消毒滅菌設備及相應的通風降溫設備和淨物存放密閉無菌櫃等。
5.棉球機、切紗布機、乾燥櫃(箱)、家用洗衣機、磨針設備等敷料製作加工器具和各種琺瑯盤、鋁製盒、玻璃器械櫃等貯放設備和下收下送設備。並儘可能地採用自動化洗滌、加工製作等裝備,改善工作條件。
6.勞保用品:個人防護眼鏡、防酸衣、膠鞋、膠手套等。
管理要求
1.嚴格執行部頒《醫院工作制度》、《消毒管理辦法》有關供應室管理的規定。健全崗位責任制、物品洗滌、包裝、滅菌、存放、質量監測、物資管理等制度。加強關於“輸液、輸血器、注射器洗滌操作規程”“輸液、輸血器、注射器洗滌質量檢驗標準”的貫徹執行。做好一次性注射器具的回收、消毒工作。
2.根據醫院的性質、任務和人員情況,一般應分設洗滌組、包裝組、敷料組、消毒組、發放組、器械組和質檢組(或由藥劑科代檢)。有條件的應將針頭、注射器、輸液管與其它各種器材、導管分室處理。已消毒區和未消毒區必須嚴格分開。
3.消毒室人員必須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嚴格無菌觀念,認真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和質量檢驗標準,熟悉各種器械、備品的性能、消毒方法和洗滌操作技術,做到供應物品的適用和絕對無菌,確保醫療安全。
4.質量控制:由護士長或質量監督員負責對原材料的質量檢查,並對供應的無菌醫療用品進行定期定量質量監測。建立熱原反應原因追查制度,和熱原反應發生情況月報制度。凡發生熱原反應,必須立即向所屬藥檢部門報告,並送檢有關輸液、注射器具及藥品。
洗滌操作規程
輸液、輸血器(以下簡稱輸液器)用後,立即用清水沖洗。頭皮針和用於穿刺的注射器及針頭立即用可殺滅B肝病毒的消毒液分別浸泡(針筒、針頭孔和頭皮針管內不應有氣體),然後送供應室洗滌。供應室回收後應全部拆開,根據不同部分的特點,分別處理。整個洗滌過程應包括去污、去熱原、去洗滌劑、精洗四個環節。
1.玻璃部分洗滌方法:(1)用常水清洗,將殘留物洗掉,用適當洗滌劑洗刷至光亮再將洗滌劑沖淨。(2)將重鉻酸鉀硫酸洗液掛滿吊桶內壁,注射器放在洗液中浸過,莫斐氏滴管、針頭接管泡入洗液中,均放置4小時以上,或採用乾熱法去熱原。(3)用常水沖淨洗液。(4)用蒸餾水沖洗兩次,再用新鮮(無熱原)經過濾的蒸餾水沖洗兩次。
2.膠管及膠塞的清潔方法:(1)及時用常水沖洗殘留的血塊及藥液,然後用少量鹼水揉搓,再用常水衝掉鹼液和脫落物。(2)浸入4%(g/ml)HCI溶液中放置12小時,注意膠管中間不要有氣體。(3)取出後用常水沖洗到中性。(4)用蒸餾水沖洗2—4次,再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兩次。
3.針頭的清潔方法:(1)拆下的針頭用常水浸洗。(2)可放入超聲機內,加清洗消毒劑,超聲30分鐘,或浸入2—3%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溶液中煮沸15分鐘。然後用針頭機沖洗或用銅絲貫擦針孔,用棉簽卷擦針栓,將殘留血塊及藥液除去。(3)用常水洗淨。(4)用蒸餾水沖洗,再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
4.頭皮針管的清潔方法:(1)用常水沖洗將殘留物洗淨。(2)注入可殺滅B肝病毒的消毒液浸泡。(3)取出後注入3—5%過氧化氫溶液放置12小時。(4)用常水洗淨。(5)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2—4次。
5.包布應放在專用洗衣機中(或送洗衣房專鍋)洗淨、乾燥。其它包裝用容器也應洗淨。
6.組裝滅菌:(1)裝配室應與其它操作間隔開,在做好清潔衛生後用紫外線消毒。(2)將上述清洗乾淨的輸液器組裝後,再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內外一次。(3)將輸液器、注射器包裹或裝盒,並放上記有洗滌者、質量負責人、滅菌日期的卡片。(4)高壓蒸汽滅菌。(5)注意:從最後一次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至滅菌開始,不應超過1—2小時。
7.滅菌後的輸液器、注射器應放在專用櫃中保存,在乾燥條件下儲存日期以1周為宜。
洗滌質量檢驗標準
本標準的輸液、輸血器(以下簡稱輸液器)是指經醫療單位供應室洗滌滅菌後,供臨床用於輸液、輸血的開放式或密閉式輸液器。注射器是指經醫療單位供應室洗滌滅菌後,供臨床用於注射或加藥的各種不同規格的玻璃注射器。為確保患者臨床輸液用藥安全,洗滌滅菌後的輸液器、注射器經檢查應符合本標準之規定。
開放式輸液器包括吊桶及與它相連線的管道(膠管、莫斐氏滴管、玻璃接管、三通接頭、針頭、頭皮針管).密閉式輸液器包括膠管、莫斐氏滴管、玻璃接管、三通接頭、針頭、頭皮針管。注射器包括和它配套使用的針頭。輸液器和注射器均套用合適的包布包裹或其它合適的容器盛裝。〔外觀〕包布或容器應完整、清潔、乾燥、無臭。包裝外應有洗滌者、滅菌者或質量負責人及儲存(有效)期限等標記。輸液器各部分應完整配套,連線嚴密、牢固、無粘附物。瓶蓋不脫落異物。玻璃部分應光潔,水沖後不掛水珠。膠管部分不發粘、不老化。針頭不應被剔出異物。〔檢查〕澄明度.開放式輸液器注入滅菌注射用水5ml,密閉式輸液器注入滅菌注射用水2.5ml,經充分沖洗輸液器後(注意不要揉搓膠管),將水集中在莫斐氏滴管中,參照注射劑澄明度的檢查方法檢查。
注射器各部連線好,經針頭吸入滅菌注射用水(20ml以上注射器吸2ml,10ml以下注射器吸1ml),充分沖洗注射器內壁後,參照注射劑澄明度檢查方法檢查。以上檢查均不應混濁。
細菌內毒素將上述灌入或吸入滅菌注射用水的輸液器或注射器放入保溫箱或乾燥箱中於50℃±5℃保溫半小時,其間輸液器要進行兩次膠管的揉捏和吊桶的轉動,以使滅菌注射用水充分接觸輸液器內壁。抽取其中的水0.1ml進行細菌內毒素檢查。注射器要進行兩次盪洗,抽取其中的水0.1ml進行細菌內毒素檢查。頭皮針管要首先注滿滅菌注射用水,與輸液器在相同的條件下保溫後,抽取其中的水0.1ml進行細菌內毒素檢查。
細菌內毒素檢查採用鱟試驗法,結果不得出陽性。滅菌質量 用S-BI高壓滅菌生物指示劑檢查應合格。即事先將該指示劑與欲檢物品同時滅菌後按規定判斷結果。氯化物,取輸液器中檢查細菌內毒素後剩餘水1ML,置小試管中,加銷酸銀試液1滴,不得發生混濁(僅限矽膠管做管道的輸液器)。取注射器中檢查細菌內毒素後剩餘水0.5ML,置小試管中,加硝酸銀試液1滴,不得發生混濁。酸鹼性,取輸液器或注射器中檢查細菌內毒素後剩餘的水,滴在廣泛ph試紙上,ph應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