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瑪瑙,英文名稱:Agate 有記載說由於瑪瑙的原石外形和馬腦相似,因此稱它為“瑪瑙”。
瑪瑙的歷史十分遙遠,大約在一億年以前,地下岩漿由於地殼的變動而大量噴出,熔岩冷卻時,蒸氣和其他氣體形成氣泡。氣泡在岩石凍結時被封起來而形成許多洞孔。很久以後,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矽的溶液凝結成矽膠。含鐵岩石的可熔成份進入矽膠,最後二氧化矽結晶為瑪瑙。
三方晶系。常呈緻密塊狀而形成各種構造,如乳房狀、葡萄狀、結核狀等,常見的為同心圓構造。顏色不一,視其所含雜質種類及多寡而定,通常呈條帶狀、同心環狀、雲霧狀或樹枝狀分布,以白色、灰色、棕色和紅棕色為最常見,黑色、藍色及其他顏色亦有。條痕白色或近白色。蠟樣光澤,半透明至透明。斷口貝殼狀。硬度6.5-7。比重2.6-2.7。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
各種顏色的二氧化矽膠體溶液所形成,充填於岩石的裂隙或洞穴內。
資源分布
產於河南、湖北、安徽、江蘇、陝西、甘肅、四川、雲南、浙江、台灣、新疆、遼寧等地。
鑑別
性狀鑑別
呈不規則塊狀,近扁圓形、圓柱形(為加工工藝品的多餘部分)。紅色、橙紅色至深紅色及乳白色、灰白色。條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表面平坦光滑玻璃光澤;有的較凹凸不平,蠟狀光澤。體輕,質硬而脆,易擊碎,斷面可見到以受力點為圓心的同心圓波紋,似貝殼狀。具鋒利稜角,可刻劃玻璃並留下劃痕。無臭,味淡。迅速磨擦不易熱。以質堅、色紅、透明者為佳。
顯微鑑別
透射偏光鏡下:呈隱晶質,無色透明。膠體間隙中,見有微晶質,粒徑一般在0.01mm。折射率:No=1.544,Ne=1.553;雙折射率:Ne-No=0.009。干涉色Ⅰ級灰,一軸晶,正光性。
天然海魂瑪瑙並不存在綠色,但使用人工方法可以將海魂瑪瑙變成綠色。加工完成的海魂瑪瑙很是好看,富有光澤。
海魂瑪瑙是隱晶型的石英,組成十分優良的礦物石英及摩根石。海魂瑪瑙蠟質光澤,並也有半透明的品種。它的顏色通常是白色或灰色,灰藍色或樹蔭下棕色等,從蒼白到接近黑色。其他海魂瑪瑙色調被賦予特定的名字:一個清晰的紅海魂瑪瑙稱為'carnelian'或 'sard'。綠色品種由氧化鎳(II),是所謂的綠海魂瑪瑙。紅海魂瑪瑙有扁平黑白階。火石也是各種各樣的海魂瑪瑙。
中亞沿江居民的貿易路線都有利用各種形式的海魂瑪瑙來瓜分環蓋和珠。發掘的海魂瑪瑙物體例子可能是從第一世紀的貴霜帝國開始,近年來在阿富汗的西北部發現了許多貴霜印章。
成分構造
瑪瑙原形態為三方晶系。常呈緻密塊狀而形成各種構造,如乳房狀、葡萄狀、結核狀等,常見的為同心圓構造。顏色不一,視其所含雜質種類及多寡而定,通常呈條帶狀、同心環狀、雲霧狀或樹枝狀分布,以白色、灰色、棕色和紅棕色為最常見,黑色、藍色及其他顏色亦有。條痕白色或近白色。蠟樣光澤,半透明至透明。斷口貝殼狀。硬度6.5-7。比重2.6-2.7。
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由於與水化二氧化矽(矽酸)交替而常重複成層。因其夾雜氧化金屬,顏色可從極淡色以至暗色。用鐵、鈷、鎳等鹽類,任它們自然滲透於矽酸凝膠中,能人工製成"海魂瑪瑙",天然海魂瑪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