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洪武年間,知州葉世華設安海司巡檢署於大村鋪(今海頭鎮駐地那歷村)與灘田(今南港村)之間的北高墩上(舊稱官衙山),1729年(清雍正七年)改為薄沙司,1730年(清雍正11年)改置薄沙汛,駐兵布防。其時,港外有一珊瑚礁高出海面,形狀如人頭,有人稱之為“海頭”。後因之。
1819年(清雍慶二十四年),屬儋州德慶里。
1932年(民國21年),海頭為儋縣第六區區公所駐地,為防海盜,儋縣公安分局設在港口鎮(又稱海頭鎮)。
解放初期,海頭鎮屬第三區區公所駐地(那歷村),轄那歷鄉、德洋鄉、珠江鄉、加樂鄉和洋東鄉。
1957年撤區並鄉稱海頭鄉。
1958年成立海頭人民公社。
1983年取消公社體制,改為海頭區。
1987年春恢復為海頭鎮,鎮政府仍住那歷新街。
行政區劃
海頭鎮轄4個社區:德立社區、新市社區、港口社區、南港社區;10個行政村: 那歷村、紅坎村、洋加東村、新洋村、紅洋村、嶺地村、珠江村、加樂村、七柏榔村、島村 ,52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海頭鎮位於海南省儋州市西南部的珠碧江畔,西臨北部灣,地理坐標為 北緯19°30′,東經108°57′。地處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平均海拔35米,土壤是濱海沙土。發源於白沙南高嶺的珠碧江在此分叉注入北部灣,有積水量2503萬立方米的紅洋水庫,農業發展條件比較優越。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427.9毫米。年平均氣溫23.4℃,一月平均氣溫17℃,七月平均氣溫28.1℃。
自然資源
海洋資源
全鎮海岸線長18公里,海洋資源豐富,盛產馬膠魚、鯧魚、石斑魚、門膠魚、魷魚、墨魚、紅魚、帶魚等近百種優質魚類和螃蟹、貝類等。
水資源
境內有2503萬立方米的紅洋水庫以及珠碧江、山雞江等河流和湖泊為海頭的農業生產提供淡水資源保障。
人口民族
2012年全鎮人口4.48萬,民族以漢族為主。
經濟發展
201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7.2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367元;工業總產值2.01億元,占生產總值的21%。社會產品零售額1.20億元,比2011年增長10%;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01億元。
交通情況
海南西環高鐵海頭站的設立,有效地改善海南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交通狀況,形成公路、鐵路交通互補的流通路網,有效地改善海頭的投資環境。海頭鎮和中國海南海花島國際旅遊區接壤,依託西環高鐵的交通支撐,海頭的熱帶濱海旅遊資源將得到開發。海頭站是儋州市通往海南西南部各市縣的門戶,能夠有效地推進儋州市西部中心城市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
風土人情
海頭歷史上是一個比較富庶的海邊村鎮、重要港口,當地的漁民、農民對龍、對神仙的敬畏由來已久,並且是非常虔誠的,每年農曆二月二日都舉行二月二慶典活動,來祈求風調雨順、魚米豐收。這一天,海頭居民不論男女老少,均熱情參與,家家戶戶設貢品、上高香、放鞭炮,迎接舞龍舞獅的隊伍、腰鼓隊、調聲隊和真人扮演各路神仙的花車遊行隊伍,其樂融融,熱鬧非凡。
風景名勝
海頭冶煉遺址
海頭冶煉遺址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海頭鎮老市村珠碧江坎邊,為清代乾隆年間建,冶煉鐵銅礦,當時石碌鐵礦開採用人工挑到此地冶煉,尚存鼓風通道、爐址、爐磚及75米長的礦渣和木炭帶。
白牛石
白牛石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海頭鎮洋家北村沿海,瀕臨北部灣,距鎮政府駐地14公里。該海灘被稱為觀音角海面,沿海沙灘細膩,海水湛藍清澈。銀白色沙灘上散臥著奇形怪狀的巨石,光滑渾圓,千姿百態,濱海風光秀美。傳說黎母仙姑趕牛路過觀音角,被觀音用牛鞭抽兩鞭在牛身上,牛即可化作石頭凝固於此。
特色小吃
豬腸饃
海頭鎮位於海南儋州西部的最頂端,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這裡有著歷史悠久的各式各樣風味小吃。豬腸饃就是鎮裡家喻戶曉的小吃。因有詩流傳:“形似豬腸白饃條,木瓜椰子餡絲心。又香又嫩粉酸醋,醒胃開心引客人”,而流傳整個儋州。豬腸饃是較長的條饃,因其形象豬腸而得名。豬腸饃香嫩,醒胃,消帶。以米粉磨成漿,後捲成腸形,筒里填入椰子絲、木瓜絲、花生、酸醋、香油相配作餡,蒸熟後噴香可口。
做法:
1、把大米放進水中浸泡120分年後磨成漿,蒸熟後把椰子絲、花生、木瓜絲卷放入鍋蒸成皮狀。
2、把餡炒好備用。
3、用熟麵皮卷包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