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珊[美國總統]

海珊[美國總統]

歐巴馬(1961~)巴拉克·海珊·歐巴馬二世,現任美國總統。1961年8月4日生於美國夏威夷,父親巴拉克·海珊·歐巴馬一世是來自肯亞的黑人,穆斯林。母親是堪薩斯州的白人。是左撇子,這是美國總統史自40屆以來的第四位左撇子總統。雖然,他只有50% 的黑人血統,有些人卻認為他是所謂的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歐巴馬1991年以優等生榮譽從哈佛法學院畢業,而後在著名的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長達12年(1992年-2004年);2007年2月10日,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2008年11月4日當選為美國總統;2009年10月9日獲得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成功連任;2014年11月10日至12日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16年5月7日獲得理學博士榮譽學位;2017年1月20日正式卸任美國總統。

2015年10月,《彭博市場》公布了第五屆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美國總統歐巴馬排名第六;2018年4月12日,入選2018世界最受尊敬男士前2名。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貝拉克·海珊·歐巴馬的身世複雜,1961年8月4日出生在美國夏威夷州火奴魯魯市,父親是來自肯亞的留學生,母親是堪薩斯州白人。他們二人在就讀夏威夷大學期間相識。由於父親此後前往哈佛大學求學,歐巴馬從小由母親撫養。歐巴馬兩歲多時,他的父母婚姻破裂。

6歲時,歐巴馬隨母親和繼父前往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生活,並在當地的一所國小就讀了兩年。四年後他的一家又回到夏威夷,與外祖父母住在一起。從五年級起,他就讀於位於火奴魯魯的大型私立學校——普納荷學校(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曾於此校就讀)至12年級,於1979年畢業。若干年後母親與繼父離婚,他便隨母遷居美國本土。

與妹妹,媽媽和外公在夏威夷合影與妹妹,媽媽和外公在夏威夷合影

青年時期,歐巴馬因為自己的多種族背景,很難 取得社會認同,十分自卑。他過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比如逃學、吸毒、泡妞等,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迷途叛逆少年”。十幾歲的他成了一個癮君子,曾以吸食大麻和古柯鹼來“將‘我是誰’的問題擠出腦袋”。

給青年的他帶來深刻影響的不是他的父母親,而是他的外祖父斯坦利·埃默·鄧漢姆和外祖母斯坦利·安·鄧漢姆;著名黑人詩人、記者和美國左翼活動家法蘭克·米歇爾·戴維斯也是深刻影響青年歐巴馬的人物,20世紀60年代戴維斯就成為歐巴馬家裡的常客。

定居美國

1998年任州參議員的歐巴馬1998年任州參議員的歐巴馬

到達美國本土後,歐巴馬首先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西方學院求學兩年,期間在該校《宴會》雜誌發表了詩歌《老爹》,後被《紐約客》雜誌轉載並廣為流傳,《老爹》最體現他年青時的精神發展脈絡。在西方學院讀書兩年之後,他轉至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的哥倫比亞學院,在那裡主修政治學及國際關係。他於1983年取得國際關係專業學士學位之後,在國際商務公司工作了一年。

1985年,他遷往芝加哥,主持了一個非營利計畫,以協助當地教堂為窮困的居民組織好職業訓練。

2008年勝選後與布希在白宮交談2008年勝選後與布希在白宮交談

1988年,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主修法律。

1990年2月,由於被選為《哈佛法律評論》的首位非洲裔美國人主席,他首次獲得了全國性的認可。

1991年,他在哈佛獲得了“極優等”(拉丁文的學位榮譽)法律博士(法律博士是美國法學院的畢業學位,法學博士是S.J.D.)學位,之後又回到芝加哥,並主持了一次選民登記運動,且為民權邁勒·B·G律師事務所工作。

自1993年至2005年競選聯邦參議員的12年中,他一直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任職憲法講師。

1992年,歐巴馬和同學校的米歇爾結婚,後育有兩個女兒。兩人供職於芝加哥的同一家律師事務所,之後撰寫完成了自傳體的回憶錄《父親的夢想》並在美國出版發行。

初涉政治

1996年,歐巴馬從芝加哥第十三區南部的海德公園區被選入伊利諾州議會。

2000年,他挑 戰已擔任了4年的聯邦眾議員的波比·拉什(前黑豹黨成員和社區活動家)競選聯邦眾議員一席。他的參選遭到拉什的指責,認為他在第一選區的時間不長,無法看到真實的情況。選舉結果為拉什獲得61%的選票,他以30%的選票最終失敗。競選聯邦議員失敗後,歐巴馬專注於自己的州參議員工作,編撰了要求對可能判死刑罪犯的審問必須錄像的法律。

2002年,他競選連任伊利諾州參議員,未遇對手。

2003年1月,當民主黨重新取得議會的控制權,他被提名為州衛生與公眾服務委員會主席。在他的立法提案中,他幫助編撰了《工作所得抵稅法》,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援助,還致力於為一些無法承擔健康保險的居民起草相關立法項目,更協助通過了增加對愛滋病預防和病人照料的項目預算。

在2004年的國會選舉中,歐巴馬當選聯邦參議員。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他參與起草了有關控制常規武器的議案,推動加強公眾監督聯邦基金使用,並支持有關院外遊說、選舉欺詐、氣候變化和核恐怖主義等問題的一系列議案。他還出訪了東歐、中東和非洲的一些國家。

競選總統

•第一任期

2007年2月,歐巴馬正式宣布競選總統。他在競選 中以“變革”為主題,強調結束伊拉克戰爭、實現能源自給停止減稅政策和普及醫療保險等,並承諾實現黨派團結、在國際上重建同盟關係、恢復美國領導地位。

2008年8月27日,他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

2008年11月4日,美國各大電視網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伊利諾州國會參議員歐巴馬在舉行的總統選舉中擊敗共和黨對手、亞利桑那州國會參議員麥凱恩,當選第44任(第56屆)美國總統已成定局,並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

2009年1月20日,貝拉克·海珊·歐巴馬正式宣誓就職總統, 諾貝爾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貝拉克·海珊·歐巴馬,以表彰他為加強“國際外交和人民之間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11月15日至18日,歐巴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是首位就任一年內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第二任期

2012年11月與羅姆尼握手2012年11月與羅姆尼握手

台北時間2012年11月7日,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的支持者在歐巴馬競選總部所在地芝加哥參加競選之夜集會。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當地時間11月6日舉行的美國大選中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連任總統已成定局。

歐巴馬贏得了這場競爭激烈的大選,這是美國現代選舉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自1940年羅斯福總統以來,還沒有哪位現任總統在失業率高達7.9%的情況下贏得連任。

2015年5月19日凌晨訊息,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開通了Twitter賬號。歐巴馬通過新開通的@POTUS賬號發布Twitter訊息稱:“Twitter你好!貝拉克來了,是真的!6年了,他們終於給了我一個屬於我自己的賬號”。

2016年5月15日,美國新澤西州皮斯卡塔韋,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羅格斯大學畢業典禮,並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

離任演講

歐巴馬出席羅格斯大學畢業典禮 獲榮譽博士歐巴馬出席羅格斯大學畢業典禮 獲榮譽博士

當地時間2017年1月10日晚間,美國總統歐巴馬回到第二故鄉芝加哥,在麥克考米克廣場的湖濱會議中心發表離任告別演說。

歐巴馬在演講中呼籲美國彌合分裂,團結在一起。歐巴馬認為,種族問題仍然是美國分裂的因素,他呼籲白人理解少數族裔爭取平等的努力。歐巴馬同時也提到不能忽視白人群體,尤其是被經濟、文化和技術變遷邊緣化的中低收入者。歐巴馬說,21世紀初的國際形勢嚴峻,經濟不景氣,不平等加劇,人口結構變遷,恐怖主義揮之不去,面對這些長期性問題,“誰也沒有快速解決之道”。他警告說,下一波經濟紊亂不是來自海外,而是來自機器自動化造成的失業潮,因此尤其需要形成新的社會契約,保證教育等民生。

演講中,歐巴馬列舉了8年任期內取得的成就:經濟恢復、就業增長、出台醫療改革法案、應對氣候變化、發展可再生能源,同歷史相比,謀殺犯罪率處於低位。當地媒體9日發布的一項民調稱,即將卸任之際,歐巴馬在美國民眾中的支持率為57%,反對者占37%,但民眾意見的黨派分野明顯。

離任生活

2017年2月28日,企鵝蘭登書屋宣布以6000萬美元(約合4.13億人民幣)標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及其夫人米歇爾的兩本自傳的出著作權 。

2018年5月21日,美國線上影片租賃提供商Netflix電影公司宣布美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和他的妻子米歇爾·歐巴馬與該公司簽署長期協定,為Netflix公司製作電影和系列電視劇 。

主要事件

•金融危機

2010年1月21日,歐巴馬宣布,政府將制定有效措施,加強對大金融機構的監管,限制其規模和高風險交易,以此防範新的金融風險。

•出口戰略

2009年宣誓就職2009年宣誓就職

2010年1月27日,歐巴馬發表國情咨文提出五年內使出口翻番的目標,3月11日,歐巴馬在美國進出口銀行年會上的講話,美國政府的出口促進戰略輪廓逐漸清晰。

歐巴馬說,出口每提高10億美元,在美國國內就會創造約6000個就業機會。在促進增長方面,轉變過去的過度消費習慣,以出口帶動製造業復甦。在國際競爭力方面,要推動美國產品在全球市場領先地位。其核心目標歸結為一句話,即歐巴馬所說的“確保21世紀仍然是美國的世紀”。

•綠色新政

2009年第一次國情咨文演講2009年第一次國情咨文演講

自歐巴馬簽署以發展新能源為重要內容的經濟刺激計畫以來,美國政府在短短半年內動作頻仍:加大對新能源領域的投入,制定嚴格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出台《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外界將此視作歐巴馬的“綠色新政”。

2015年8月3日,歐巴馬在白宮東廳推出終極版《清潔電力計畫》,提出到2030年發電廠碳排放目標將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32%。相比2014年美國環保局發布的計畫草案小幅提高了減排標準,擴大了各州實施計畫的靈活性,同時還增加了對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白宮認為,新的《清潔電力計畫》將為年末巴黎氣候變化峰會的成功提供新動力。

2009年11月召開內閣會議2009年11月召開內閣會議

2015年11月,歐巴馬出席了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歐巴馬試圖在峰會上就應對氣候變化取得實質性成果,以兌現他在7年前參選承諾,並令相關政策成為他的政治遺產。 12月13日,來自196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通過了歷時6年的《巴黎協定》,該協定被視為1997年《京都協定書》之後國際社會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達成的最重要協定,將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美國萊斯大學總統歷史學家布爾克斯稱,歐巴馬是首位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建立“道德權威”的總統。若歐巴馬成功在國內外推行氣候議程,氣候政策將成為他政治遺產的核心及靈魂。

•醫改新政

從競選總統開始,歐巴馬一直強調必須徹底改革醫療體系。在執政後,更將醫改作為國內“新政”的主要工程之一。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歐巴馬吸取了20世紀90年代柯林頓執政時期醫改失敗的教訓,採取了一些新策略。

歐巴馬的醫療改革計畫要達到3個目標,給已有保險的人提供更多安全保障;給沒有保險的人提供在他們經濟 支付能力範圍內的選擇;緩解醫療保健體系給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帶來的開支增長。

2010年2月22日,歐巴馬公布了新的醫療改革方案。新醫改方案將使超過3100萬目前尚未獲保的美國人擁有醫療保險。該計畫在實施後第一個10年內將使美國政府預算赤字減少1000億美元,在第二個10年內減少約1萬億美元。3月3日,歐巴馬公布了經過修改的最終版本醫改提案。3月23日,歐巴馬簽署了《平價醫療法案》。

2015年6月25日美國最高法院以6票對3票做出支持歐巴馬醫療保健法案的裁決。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宣布裁決時表示,國會通過醫改法案意在改善醫療保險市場,而非毀掉這一市場。根據2010年通過的歐巴馬醫改法案,各州可以建立本州醫保交易平台,也可使用聯邦政府提供的醫保網路交易系統。

2010年簽署醫保法案2010年簽署醫保法案

醫療改革是歐巴馬執政以來重點發力的政策,遭遇了共和黨的重重阻撓,最高法院在三年內兩次駁回了對醫改法案的法律挑戰,成功保住了這項政治遺產。

最高法院裁決宣布後,歐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說,裁決讓醫改法案得以繼續,將幫助每名普通美國民眾獲得醫保,而不會讓醫保成為少數人的特權。

2015年數據顯示,共已經有1170萬人簽署參加歐巴馬醫改。登記參加醫療補助計畫的人數更是飛升至7000萬,自2013年年中以來增幅高達20%。未投保的美國人比例降至歷史最低的10%,醫保價格增長放緩,顯示出醫改的可持續性。

•教育新政

2010年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多倫多會面2010年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多倫多會面

2009年3月,歐巴馬在其教育改革演講中,闡述美國的繁榮不在於擁有多少物質財富,而在於後代擁有良好的教育,他認為教育是“美國繁榮的根源”,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歐巴馬在教育方面基本遵循布希政府的現有教育框架,但提出了“0歲至5歲教育計畫”和“美國機會稅收優待計畫”兩項新主張。前者指每年由聯邦政府撥款100億美元資助各州學前教育的普及,為所有學齡兒童提供平等教育機會;後者以降低大學生的學費為主旨,為他們提供學費資助,但受資助的大學生必須以從事無償的社區服務作為條件。對布希政府的教育法案《有教無類法案》作了多項改進,強調學生的教育質量與教師業績掛鈎,改革為考試而教學的弊端,倡導教育科目要全面,對失敗學生更多關懷,增加教育經費等;大幅度減少聯邦政府對學校教育方針的影響,將評估標準的制定權交給州政府或地方政府;他對公立學校的現有狀況並不滿意,要求各州增加對特許學校的撥款,支持特許學校的發展,但其成效還有待時間檢驗。聯邦政府教育資金的發放將從依照評估標準分配轉變為以競爭的方式爭奪。另外,他認為為提高美國在國際上的長遠競爭力,必須強化國民教育,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將降低高中學生輟學率作為國家的重要任務。關於教師待遇問題,他主張實行績效工資制,提出加強教師聘用、培訓、留任及獎勵的優惠計畫。

歐巴馬簽署“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歐巴馬簽署“每個學生都成功法”

2015年12月10日,歐巴馬在白宮簽署了“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ESSA),取代之前的“有教無類法”(另譯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NCLB),為全美公立學校確立新責任路線。歐巴馬表示,新的“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減少對標準化考試和統一任務的依賴,確保美國的教育系統讓每一個孩子在高中畢業之時已經為升學或就業做好準備。新法保留了基本考試要求,但刪除了取決於學生成績的獎懲措施。新法案有利於促進落後者進步,縮小“分化”的程度;對於不同地方、社區、學校的適應將更加靈活;英語學習者也將擁有更多可以利用的項目和資源。

•住房新政

歐巴馬政府2009年一季度推出住房救助計畫,針對新購房者享受8000美元稅收優惠的政策,該政策於11月到期。10月19日,美財政部又宣布了一項刺激住房市場的新政策,支持低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並幫助中低收入者購買住房或負擔租房費用。新政策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支持住房金融機構新貸款的債券收購計畫,另一部分是一項臨時貸款和流動性計畫。

•就業新政

2009年12月,歐巴馬宣布,將採取減稅、獎勵以及增加投資等一攬子舉措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以應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失業問題。2010年3月,歐巴馬簽署了一項通過減稅和增加開支來促進就業的法案。

•核子戰略

2015年9月與普京討論伊斯蘭國與敘利亞問題2015年9月與普京討論伊斯蘭國與敘利亞問題

2009年4月,歐巴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說,美國政府將致力於推動建立一個無核武器的世界。2010年4月,歐巴馬表示美國首要威脅不再是國家之間的核戰爭,而是核恐怖主義與核擴散,美國核戰略的首要目標是阻止這些威脅。

•能源戰略

2010年3月31日,歐巴馬在臨近華盛頓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宣布,將擴大對美國近海油氣田的開發,以此確保美國能源安全。從1990年到2010年持續了20多年的美國近海油氣開採禁令將畫上句號,美國能源戰略正出現重大轉折,將可能從高度依賴進口轉向進口和自產並重。

•伊戰撤軍

2011年觀看擊斃本·拉登的實時畫面2011年觀看擊斃本·拉登的實時畫面

2009年2月27日,歐巴馬宣布了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的計畫。歐巴馬的撤軍計畫包括:在2010年8月31日前,從伊拉克撤離大部分軍隊,結束作戰任務,留下3.5萬至5萬兵力,負責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隊的軍事行動。然後,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餘部隊。2010年8月31日,歐巴馬發表講話,正式宣告駐伊拉克美軍作戰部隊完成撤離,宣布美國把重心轉移到促進經濟持續復甦上,這是他的“中心任務”。

•擊斃拉登

歐巴馬宣布擊斃賓拉登歐巴馬宣布擊斃賓拉登

歐巴馬就任總統後,要求美國中央情報局將追捕基地組織首腦奧薩瑪·本·拉登作為首要任務。

2011年5月2日凌晨1時30分(當地時間),歐巴馬下令海豹突擊隊對賓拉登住所進行突然襲擊,並將其擊斃,並擄獲大量重要檔案。拉登被擊斃後,歐巴馬在美國的民眾支持率曾一度急升了6個百分點,但這一現象未能持續,而是慢慢回落。

•同性戀婚姻

在最高法院通過裁決後白宮亮起彩虹旗圖案在最高法院通過裁決後白宮亮起彩虹旗圖案

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結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憲法。支持同性婚姻的大法官甘迺迪在主要意見書中寫道,婚姻是兩個人結合的最高形式,它代表著愛、忠誠、奉獻、犧牲和家庭。同性伴侶的結合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偉大。他表示,有人認為同性婚姻是對婚姻的不尊重,這種觀念是一種誤讀,同性伴侶尊重婚姻。

在最高法做出裁決後,歐巴馬與奧博格費爾通電話,他說,“我想對你表示祝賀。你的努力改變了這個國家。”當晚,白宮上演彩虹燈光秀以示慶祝,紐約帝國大廈也點亮了彩虹燈。歐巴馬當天中午在白宮玫瑰園發表講話,對裁決表示歡迎。歐巴馬說,這一裁決不僅是奧博格費爾和其他原告的勝利,也是全體同性伴侶及其子女的勝利,更是美國的勝利。這也同樣成為歐巴馬政府的又一次勝利,並可能對2016年美國大選產生有利於民主黨候選人的影響,前國務卿希拉蕊在其2015年6月13日正式參選演講中就支持同性戀婚姻權利。

《華盛頓郵報》2015年4月的數據稱,61%的美國人支持同性婚姻,《華爾街日報》認為,科技、媒體和社交網路的發展,以及對親朋好友的了解,讓美國人重新審視自己對同性戀的態度。

•釣島言論

2013年與內塔尼亞胡交談2013年與內塔尼亞胡交談

2014年4月,在歐巴馬訪問日本期間,《讀賣新聞》詢問歐巴馬是否可以明確表態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歐巴馬表示:“美國的政策是明確的,釣魚島處於日本的施政範圍內,因此,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的適用範圍,而且,無論何種試圖阻礙日本對這些島嶼進行施政的嘗試,我們都將表示反對。”美國總統親自確認釣魚島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範圍之內,在歷史上尚屬首次。此言論遭到中國外交部反對。

•遭到起訴

2012年在G8峰會間隙觀看歐冠決賽2012年在G8峰會間隙觀看歐冠決賽

2014年7月3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25票贊成、20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議案,正式授權眾議院議長博納對總統歐巴馬濫用行政權力提起訴訟。

2014年11月2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宣布,歐巴馬政府在落實醫改法案過程中行使了“超出憲法賦予的權力”,眾議院已就此正式向法院提起訴訟。博納說,眾議院當天上午在首都華盛頓聯邦法院正式起訴歐巴馬政府,把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伯維爾和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列為被告。起訴書列舉了“兩宗罪”,包括歐巴馬政府“兩次推遲實施”醫改法案中關於僱主必須為雇員購買醫療保險的條款,歐巴馬政府違規使用聯邦賬戶資金向保險公司支付1750億美元,上述兩項均屬“非法”。博納表示,此舉是要捍衛美國憲法權威,並非出於一黨私利。議案發起人之一、眾議院法規委員會主席薩森斯則表示,歐巴馬“已經走得太遠”,無視憲法要求,選擇性地執行法律。

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對起訴一事反應強烈。她說,美國人民希望國會幫助增加就業、扶持中產階級,共和黨卻選擇花每小時500美元的律師費起訴總統,訴訟將遭遇“尷尬的失敗”。

•控槍舉措

2015年12月18日,在白宮舉行一年一度的年終記者會,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新年獻詞中誓言,於2016年解決槍械暴力問題,並定下4日新年第一天開工時,就召見法務部長洛麗塔·林奇,討論如何繞過國會來應對槍械暴力這個棘手問題。

海珊[美國總統]海珊[美國總統]

2016年1月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就控槍舉措舉行新聞發布會。歐巴馬宣布一系列控槍舉措,以期望通過行政手段遏制美國頻發的槍枝暴力犯罪。他同時敦促美國國會在控槍問題上有所作為。歐巴馬宣布,所有槍枝售賣者都將被要求獲得經營許可,並對購槍者進行背景審查,否則將受到刑事處罰。美國政府將雇用更多檢查人員參與購槍者背景審查工作,增加200名探員以加強槍枝安全相關法規的執法力度,並投入5億美元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歐巴馬表示,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槍枝暴力案件頻發的已開發國家,每年有超過3萬人死於槍下,因此控槍問題刻不容緩。

•誓言剷除IS

海珊[美國總統]海珊[美國總統]

2016年1月12日晚,美國總統歐巴馬進行其總統任期內的最後一次國情咨文,也是其第七次進行國情咨文。歐巴馬表示,美國的外交政策必須著重於打擊“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的威脅,但同時強調,美國應避免做“世界警察”,而是動員全世界的力量進行合作。

歐巴馬在演講中稱,美國政府最高優先權的任務,是保護美國人民,並打擊恐怖主義網路。“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都直接威脅到美國人民的安全。他表示,伊斯蘭國(IS)極端分子是“必須剷除、緝捕並摧毀的殺手和極端分子”。

•伊核協定

2009年5月會見以色列總統佩雷斯2009年5月會見以色列總統佩雷斯
伊核問題六國、歐盟代表和伊朗外長合影伊核問題六國、歐盟代表和伊朗外長合影

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終於達成了歷史性的伊朗核問題協定。各方歷經一年半多時間的談判,為解決延續了12年的伊朗核問題達成了政治共識。歐巴馬表示,伊朗核協定的達成表明,外交能夠帶來真正的改變。歐巴馬感謝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與歐盟為達成協定所做的努力,稱協定阻止了核武器在地區的擴散,使世界變得更加安全。這份具有“歷史意義”的協定也成為歐巴馬一個重要外交遺產。

協定由正文及五個技術附屬檔案組成,涉及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聯委會及實施等內容。協定將確保伊朗核項目用於和平目的,伊朗確認絕不尋求發展或獲取任何核武器。伊朗將確保鈾濃縮提取在300公斤以內,提取濃度在3.67%以內,離心機的數量將從約1.9萬台減少至6104台。該協定還包括取消聯合國安理會、多邊及單邊各國因伊朗核問題而提出的制裁措施。協定實施後,對伊武器禁運最長將可維持5年,對伊彈道飛彈技術轉讓禁令最遲在8年後取消。國際核查人員不能隨意獲得授權核查伊朗敏感設施,包括軍事基地。伊朗有權對國際核查人員的核查要求提出異議,一個由伊朗和六國人員組成的仲裁機構將對有關爭議作出裁決。

2016年10月與義大利總理倫齊在白宮交談2016年10月與義大利總理倫齊在白宮交談

根據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2013年11月達成的階段性協定,伊朗同意在2014年7月20日前就其核計畫作出妥協,西方國家則相應減輕對伊制裁,各方同時尋求通過談判達成全面協定。由於分歧嚴重,各方將談判期限延長至2014年11月,後又推遲至今年6月底。今年4月2日,六國與伊朗達成一項伊核問題框架性解決方案,為最終達成一項全面協定確立了基礎。

•美古“破冰”

2015年與卡斯楚在巴拿馬握手2015年與卡斯楚在巴拿馬握手

2009年3月10日,美參議院通過一項關於部分解除美國對古巴制裁的議案,修正了極具爭議的對古巴禁運法。同年4月,歐巴馬宣布一系列放寬對古巴限制措施;

2013年12月10日,歐巴馬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曼德拉官方追悼會,並與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楚握手致意。這是美國與古巴關係敵對半個多世紀來,兩國領導人第二次握手。

2014年12月17日,美古最高領導人分別發表講話,宣布將就恢復兩國外交關係展開磋商;

2015年5月29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從即日起將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黑名單中去除;

2015年7月20日,美古在雙方首都重開大使館;

2015年8月14日,國務卿克里訪問古巴,這是自1945年以來美國國務卿首次訪古;

2015年12月11日,美古宣布將恢復兩國之間中斷半個多世紀的直接郵遞服務;

2016年2月16日 美古正式簽署兩國商業航班通航協定,允許美國航空公司開通直飛古巴的商業航班;

歐巴馬訪問古巴歐巴馬訪問古巴

2016年3月20日下午,歐巴馬夫婦及兩個女兒, 在美國國務卿克里、4位部長、23位議員和多位企業家等陪同下乘專機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開始為期3天的訪問,成為1928年以來首位訪問古巴的美國在任總統。 期間,歐巴馬遊覽了哈瓦那老城;會見古巴大主教海梅·奧特加;向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馬蒂塑像敬獻花圈;於革命宮與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楚舉行正式會談並出席古巴國宴;於哈瓦那國家大劇院向古巴人民發表演講;在美國駐古巴大使館會見古巴人權活動家、公民社會代表;觀看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灣光芒棒球隊與古巴國家棒球隊的友誼比賽。歐巴馬呼籲美古和解,“放下過去,展望未來” 。歐巴馬的訪問意味著“埋葬冷戰最後的殘留”。

•人物事件

海珊[美國總統]海珊[美國總統]

2014年12月29日,熱衷於高爾夫球的歐巴馬總統迫使兩名美國軍官在最後一刻重新安排婚禮舉辦的場所。同為陸軍上尉的娜塔莉·海梅爾和小愛德華·馬盧已經準備好了要在夏威夷卡內奧赫的克利佩爾高爾夫球場舉行婚禮。

但是後來,他們得知在自己婚禮進行的同時,歐巴馬已經定好要在同一塊場地開球。在24小時之內,他們將婚禮的場所換至基地指揮官住所的草坪上,從那裡可以俯瞰太平洋。

新婚夫婦後來接到了三軍統帥打來的電話。歐巴馬向他們表示祝賀,並為因打球帶來的麻煩致歉。

海梅爾的姐姐在推特上說:“歐巴馬剛剛親自打電話給我妹妹和妹夫,稱因為自己攪了婚禮而致歉。這真是太神奇了!”

新娘的朋友貝卡·德賴爾對《紐約每日新聞》報說,這通電話“真的讓人高興壞了”。

•退出競選

酷愛打籃球的歐巴馬酷愛打籃球的歐巴馬

美國時間2015年1月20日晚間,一段視頻在網路上“瘋傳”。視頻中,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所說不言自明、毫無新意:“我不再會投入競選”。2008年11月當選,次年1月20日就任總統,意味著2017年1月20日,歐巴馬依法律規定將卸任。

•告別儀式

2017年1月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的邁爾·亨德森軍事基地,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軍方為他舉行歡送儀式。當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為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歡送儀式。

•法國人請願

法國一個競選網站上徵集簽名的請願書稱,法國人已經受夠了這五年的“鬼日子”,為避免再選出一個失敗的總統,法國人已下定決心做出徹底的改變:選一個外國人來當法國總統。他們還希望能夠有100萬人在請願書上籤字讓歐巴馬就任。

“歐巴馬剛從美國總統的崗位上卸任,他擁有全球最完美的履歷,我們為什麼不聘請他來當法國總統?”

主要作品

出版時間 作品名
1995年 《我父親的夢想:歐巴馬回憶錄》
2006年10月 《無畏的希望:重申美國夢》
2008年9月8日 《我們相信變革——貝拉克·歐巴馬重塑美國未來希望之路》

家庭生活

貝拉克·歐巴馬貝拉克·歐巴馬

歐巴馬的妻子是米歇爾·歐巴馬,兩人育有 兩個女兒。歐巴馬在競選期間紀律嚴明,人們也偶爾能看到他帶著她們出席競選活動。歐巴馬一家給女兒設立了不少規矩,比如不能出現以下行為:抱怨、哭鬧、爭辯、糾纏和惡意嘲笑。此外還需要自己整理床鋪,自己起床穿衣服。如果幹家務,每星期能從爸爸那裡領得1美元零用錢。歐巴馬說,自己經常會給女兒講故事,哄她們睡覺,而到了早上,女兒們也會爬到他的床上喊他起來。

在2004年歐巴馬當選參議員前後,兩個女兒曾就讀於芝加哥的一所私立學校——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歐巴馬當選總統後,兩個女兒需要到華盛頓選擇新的學校,最終兩個女兒均進入了美國西德維爾友誼學校,這所學校是美國頂尖私立學校之一,培養了眾多華盛頓精英。

人物評價

正面評價

歐巴馬領取諾貝爾獎歐巴馬領取諾貝爾獎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歐巴馬,以表彰他在促進國際外交和各國人民合作所作出的非凡努力。

對於歐巴馬獲諾貝爾和平獎,多數觀點持肯定態度,認為他作為世界上最強大軍事力量的領導者以及他所倡導的無核化理念,是全球和平的希望,還指出他是唯一一位向穆斯林國家表示友善的美國總統。

負面評價

2013年11月18日-20日,CNN和全球市場調查機構ORC聯合對全美843個成年人進行了電話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0%的人認為貝拉克·海珊·歐巴馬能有效管理聯邦政府,該數字比2013年6月的調查下降了12個百分點。53%的人認為歐巴馬不誠實、不值得信賴,這是CNN民調中首次發現超半數美國人持有這樣的看法。此外,56%的受訪者說,歐巴馬不是自己崇拜的人。

時代周刊時代周刊

美國《紳士季刊》總共列出了25位最無影響力名人,歐巴馬位列第17位,因為他“什麼也沒做”。

《紐約郵報》調侃稱,歐巴馬是“陷入僵局的總司令”。

俄羅斯《今日報》稱,歐巴馬以“失敗的政治家”和“無法堅持自己立場”而入選。專家們認為,歐巴馬承諾的太多,講得很華麗,實際上卻什麼也沒有做。因為不成功的醫保改革、移民政策及不善於維護自己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處理敘利亞問題時的失誤,使得歐巴馬的執政路變得相對坎坷。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則稱歐巴馬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總統。

《時代》:民調顯示歐巴馬成戰後最差總統。

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民調研究所2日發布一項民調結果,貝拉克·歐巴馬以33%的得票率被評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最糟糕的總統” 。

2014年8月28日,歐巴馬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及俄烏以及打擊“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ISIS)等問題。輿論不僅對他的觀點有所不滿,甚至認為他的西裝十分滑稽。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總統的淺黃色西裝上(如圖),而不是他對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的看法。美國媒體甚至調侃稱,稱其穿傻帽西裝。

美國反戰組織“粉色代碼”(CODEPINK)和“立即行動起來結束戰爭和種族主義联盟”(ANSWER Coalition)2014年9月25日在白宮門口舉行遊行示威,抗議總統歐巴馬對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空襲行動,批評美國中東政策是“伊斯蘭國”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也是問題所在之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