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齊白石海棠雙蟹圖【類別】中國畫
【年代】近代
【文物原屬及現狀】私人收藏
作品
設色,紙本,鏡心,尺幅:45×47厘米。
此幀《海棠雙蟹》圖為斗方作品。畫面布局寬閒隨意,物體穿插自如,疏密交織獨具匠心。姿態生動,變化多端,奇趣橫生。白石老人多用斗筆抹寫枝葉花草,筆中墨色水份掌握得當,其筆力經數十年錘鍊已臻化境,溫厚淳樸,氣息綿勁,刪繁就簡,匠心獨運。畫中突出地位畫海棠葉四片,姿態各異。棠葉之間,穿插雁來紅一枝,紅綠雙色交相輝映。本應置於棠葉間的海棠獨闢蹊徑,從旁而出,頓生幾分搖曳之姿。兩隻螃蟹一正一反,置於畫的下方,與左上方的墨筆蜻蜓遙相呼映。尺寸之間的空間布置,物體騰挪,可謂深具匠心,令人嘆賞。
款識:借山老人齊白石制。
鈐印:齊白石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號渭青,後改名璜,號瀕生,別號白石、杏子塢老民、借山吟館主者、齊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八歲在外祖父周雨若主持的村學中就讀,半年後因家貧輟學,隨後從父務農,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十一歲學做木工,業餘臨習《芥子園畫傳》,十六歲改學雕花木工,以所雕花樣新穎,成為當地雕花名手,人稱“芝木匠”。習畫始拜民間畫師蕭傳鑫,後又從文少可學衣冠寫真像,1889年從胡沁園學畫工筆草蟲,1899年從王湘綺習詩文,三十歲左右始學印。四十歲應同鄉夏午貽之請北游陝、京、津、鄂、滬諸地,足跡遍布名山大川,並廣結畫友,得見古今名家書畫真跡。1910年集歷年遠遊畫稿編成《借山圖》52幅,“借山翁”之號由此而來。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與陳師曾、陳半丁、林風眠、胡佩衡等相往還,並接受陳師曾建議,開始“衰年變法”,以十年功夫,由青藤、八大的冷逸,脫胎為紅花墨葉配以工筆草蟲的新穎大寫意花鳥,畫名鵲起。1927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專科學校。1937年抗戰爆發,北京淪陷,辭去教職,深居簡出,杜門作畫,以“畫不賣於官家,竊恐不祥”,“與外人翻譯者,恕不酬謝”句告白,不與敵偽往來,展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抗戰勝利後於南京、上海舉辦畫展。建國後受聘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文史館館員、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等職。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的最高榮譽。1955年德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通訊院士”,1956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的國際和平獎金。1957年9月16日逝於北京。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齊白石作品選集》等。
白石老人是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當代藝術大師。一生所作花鳥蟲魚最多,影響亦最大,其工寫兼備,“為萬蟲寫照,為百卉傳神”的畫筆,把傳統文人畫在二十世紀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此幀《海棠雙蟹》圖為斗方作品。畫面布局寬閒隨意,物體穿插自如,疏密交織獨具匠心。姿態生動,變化多端,奇趣橫生。白石老人多用斗筆抹寫枝葉花草,筆中墨色水份掌握得當,其筆力經數十年錘鍊已臻化境,溫厚淳樸,氣息綿勁,刪繁就簡,匠心獨運。畫中突出地位畫海棠葉四片,姿態各異。棠葉之間,穿插雁來紅一枝,紅綠雙色交相輝映。本應置於棠葉間的海棠獨闢蹊徑,從旁而出,頓生幾分搖曳之姿。兩隻螃蟹一正一反,置於畫的下方,與左上方的墨筆蜻蜓遙相呼映。尺寸之間的空間布置,物體騰挪,可謂深具匠心,令人嘆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