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現狀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適應兩岸大開放、大交流的新形勢要求,突出兩岸交流地方特色,是深化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截止到2012年6月全國共批准設立了17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獲批城市
第一批:1938年4月,中國軍隊在台兒莊與侵華日軍浴血奮戰,取得中國人民八年抗戰正面戰場上第一場勝利,也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抵抗外侮取得的第一場勝利。台兒莊大捷是國共兩黨合作的重要成果,台兒莊在海內外,特別是廣大台灣同胞、海外僑胞中有著廣泛影響。
2009年12月17日,經國台辦批准,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成立。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台灣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董事長廖正豪等共同為交流基地揭牌。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新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等發來賀信、賀電,台灣工黨主席鄭昭明出席揭牌儀式。
第二批:湖北省十堰的武當山是全國第二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第三批:山東威海、福建馬尾、青礁和白礁慈濟宮,廣東梅州,湖南芷江,海南保亭市正式獲批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第四批:江蘇南京中山陵、福建泉州閩台緣博物館、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福建永定客家文化園、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河南固始根親博物館、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安徽合肥劉銘傳故居以及浙江象山縣。
第五批,新增11家(2013年6月):山東曲阜孔廟、山東泰安泰山、湖北武漢辛亥革命遺蹟遺址、湖北隨州炎帝故里、浙江富陽市黃公望隱居地、湖南炎陵縣炎帝陵、江西鷹潭龍虎山、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福建三明寧化石壁、廣東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第六批,新增9家(2014年6月):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新區、江蘇省宜興市陶瓷博物館、湖南省永州市陽明山、貴州省孔學堂、雲南省騰衝國殤墓園、山東省濰坊齊魯台灣城、浙江省天台縣濟公故里、廣東省南澳總兵府。
第七批,新增6家(2015年6月):湖北省秭歸屈原故里文化園、甘肅省涇川西王母宮、河南省新鄭黃帝故里、江蘇省無錫靈山、浙江省寧波奉化雪竇山、雲南省“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博物館。
第八批,新增6家(2016年6月):安徽黃山、福建省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三明尤溪朱熹誕生地、南平武夷山朱子故里、遼寧張氏帥府博物館、天津天后宮。
第九批:2017年5月,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准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地震遺址保護區、雲南省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安徽省合肥市包公園、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江西省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和福建省武平縣定光佛文化園區等地新設6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第十批:2017年6月19日,經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批准,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與廈門市石室書院18日,在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石室書院成立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7年10月:廣東省韶關市南華禪寺。
第十一批:2018年,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戰役舊址被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特別介紹
同祖情誼
2015(乙未)年清明公祭黃帝陵期間,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將為黃帝陵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牌,黃帝陵成為中國西北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陝西省祭陵辦表示,隨著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化,前來黃帝陵參觀祭祖的海內外人士日益增多,黃帝陵藉此成為兩岸同胞認祖歸宗、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把黃帝陵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同根同祖情誼,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合作!
相關交流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素有“天下第一陵”之稱。祭祀黃帝歷史悠久,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十八萬大軍祭拜黃帝陵;唐、宋、元歷代均有祭祀、修葺、保護黃帝陵的歷史記載;明、清兩代在橋山祭祀黃帝陵成為國家政治制度。1912年1月,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即派員前往橋山祭祀黃帝陵。1935年,民國政府將清明節定為“民族掃墓節”,每年清明節均派代表致祭黃帝陵。1937年清明節,國共兩黨共祭黃帝陵。
1951年起,台灣每年清明節舉行遙祭黃帝陵典禮,並為紀念黃帝將清明節定為“民族掃墓節”。
2009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赴陝西出席清明公祭黃帝大典,成為六十年來中國國民黨赴黃帝陵祭祖的最高級別人士。
據統計,全球華人有規模的“重返黃帝陵”尋根祭祖始於上世紀90年代,多年來,前來拜祭黃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已逾百萬人次。連戰、吳伯雄、宋楚瑜、郁慕明、蔣孝嚴等台灣政要都曾率團到黃帝陵謁陵祭祖、參與清明公祭黃帝典禮。
2012年和2014年,陝西省曾兩度恭送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聖像赴台供奉。
2019年1月9日,經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准,韶關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暨禪宗文化交流活動1月8日上午舉行。據介紹,這是廣東省獲批的第五個“國字號”海峽兩岸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