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濱河兩岸主要是居民區,還有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既有現代建築,又有老式住宅和廢舊工廠,環境質量好壞參差不齊。
美舍河帶狀公園(白龍橋———長堤路)的規劃設計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 ,結合現代人的設計理念 ,精心構思 ,合理布局 ,通過植物造景營造優美的濱河景觀 ,滿足濱河兩岸居民多層次的活動需求 ,成為海口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目的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侷促的空間和爆炸的信息,皆時時充斥著人們的身心,安靜、自然、低信息量成為吸引人的主基調。所以濱河地帶的規劃設計應和街區道路形成反差,同時作為區級性質的濱河帶狀公園,首先應具備生態護河功能,應體現對“人”的細緻關懷,即滿足濱河兩岸居民多層次的活動需求,再者還應注意其整體景觀效果,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前提下,“佳則斂之,俗則屏之”,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做好帶狀公園的景觀規劃設計,力求利用鄉土植物營造一種賞心悅目的自然氣氛,對外界有“屏障”作用,對城市生態起“綠肺”作用,可讓人們無論人生理上,還是從心理上都獲得真正的放鬆,成為集文化、娛樂、休閒、健身於一體的變幻靈動的高格調的且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空間是該公園規劃的目的。
建設布局
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設定了四大兩小、六個活動廣場,形成六大功能分區,從北向南依次是入口廣場娛樂區、兒童娛樂區、學子園區、健身休閒廣場區、文化廣場娛樂區和安靜休閒區。
1入口廣場娛樂區
美舍河終端與長堤路交接處西側有一空地,原為阿波羅城地下室,樓板已有部分破損,補修後因地制宜作一點題(美舍河)小廣場,成為帶狀公園的一個入口廣場。外側與長堤路相連線處用花灌木和景石來組團造景,景石上刻“美舍河”字樣來點題,內側是一些老式住宅和廢舊工廠,所以除留下現有10米寬的出入道外還需設定停車場。停車場少部分在樓板上,大部分在實地上,實地上可種植高大的遮蔭樹,在樓板上的部分配植花灌木,作為背景,其前又設亭式茶店、小商店及廊式花架。廣場內一部分用卵石鋪裝,且向帶狀公園內自然延伸至東風橋處的健身休閒廣場區。起健身導向作用。
2兒童娛樂區
設於長堤路到東風橋河段東側中間較寬且交通便捷處,又與原規劃觀賞路相連,距原規劃橋200米,設計以兒童的心理活動、生理習慣為依據,以良性引導,寓教於樂為指導思想,各個年齡階段的需求都儘量考慮在內,學齡前的幼小兒童喜歡沙坑、滑梯、轉盤、小動物和亂塗亂畫;學齡兒童喜歡攀爬,追逐嬉戲,表演展示自己。結合孩子們活潑好動、充滿疑問的天性,我們在下沉式廣場內設沙坑、攀爬牆、表演台、塗畫台,小動物坐凳等。植物以花、果樹為主,留出寬闊的草坪以供兒童追逐嬉戲。花果飄香春常在,為孩子們展示一個美好世界的同時,又滿足孩子們活潑好奇的天性,引發其興趣,促使其成長。在此又設一個小型停車場,沿河方向林蔭式廣場下的樹池兼具坐凳功能,置高點處設一小亭名日“守望亭”,為照看孩子的人們提供憑欄、觀望、休息、聊天的方便,這裡將是閒暇時攜子娛樂的好去處。
3健身休閒廣場區
東風橋兩側綠地作緩坡狀,大量密植喬木、竹子形成綠色“屏障”隔阻噪音,在橋西邊靠土中較寬處設一林蔭健身休憩廣場,廣場內側沿坡腳作護坡式長條凳,廣場沿河岸向兩頭延伸,結合卵石鋪成一條自然式的健身、步行道,一直通往終點,與入口廣場相連,通暢、順達、安全,是一條專為老年人早、晚步行健身所設定的生態健身道,體現對老人的細緻關懷 廣場內林蔭下設定一些健身器材,構建一個長廊式的組合型服務設施,有小賣部、公廁、坐凳等,可遮陽避雨,方便遊人。
4學子園區
與健身休閒廣場區相隔100多米的七中操場旁設一林蔭式廣場,是一個專門為校園的學子們開設的一個廣場,林蔭下設石桌凳,是學子們習書研討的好地方。
5文化廣場娛樂區
文化是歷史的積澱,融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對城市的建設、市民的觀念和行為起著無形的影響,因而文化也是城市園林之魂。為此,除了在七中處設一學習園外,還在白龍橋與東風橋之間、省中院旁較寬闊處設一文化廣場,廣場內設文化室和主題雕塑,文化室供人們進行一些室內的文化活動,如閱讀、下棋、打桌球等,廣場採用自然的林蔭式,綠地將廣場自然分割成一個個不同的空間,為居民提供自娛自樂的文化場所。雕塑主題為都市變奏曲,喻示海口大特區都市歷史與文化的變遷,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時代感。
6安靜休閒區
除以上五個功能區外,還用植物營造了多個安靜休閒區,有密林深幽的,也有疏林草地式的,成為四個功能區之間的緩衝帶,動靜結合,一張一馳,亦莊亦諧,共同譜寫出一曲美舍河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