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881年美國北美長老會西差會從香港派傳教士紀文天牧師來到海口府城,租貸陳氏宗祠建立了海南第一個布道所,併購地籌備建教堂。1912年張約翰牧師前來接替,在府城北官村建起一座約500平方的大禮拜堂,後陸續建造牧師住宅、聖經樓,創辦匹瑾女子中學、外美男子中學,“當時的府城堂,海南島上一時無兩。”
1939年日軍占領海南,殺害了府城堂王志德牧師,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傳教士全部被送往集中營,教友只好分散在教友家裡做禮拜。1945年抗戰勝利,教堂恢復正常活動。1951年教堂由政府接管,教友在家裡做禮拜,直到文革。
1981年內地恢復宗教政策,府城堂信眾在馬鞍街5號李運民長老家公開進行禮拜聚會。1985年政府劃撥瓊山區府城鎮文莊路打鐵巷22號給基督教府城教會,1989年建起了370多平方米的禮拜堂。
“2005年,海口市政府再度無償劃撥6500平方米土地給基督教府城堂異地建堂,並減免了多項稅費,且撥款80萬元支持。”
建築特色
赭黃色的哥德式門廊與開敞明亮的兩層內堂,融合了教堂建築的莊嚴與海南建築的地方特色,是海南島內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
地理指南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