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飄色

台山浮石飄色是一種保持傳統特色的漢族民俗文化造型藝術,始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浮石族譜已有正式記載,是台山地區漢族民間習俗藝術的一枝奇葩。2006年廣東省台山市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民俗遺產。

簡介

台山浮石飄色是一種保持傳統特色的民間文化造型藝術,始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浮石族譜已有正式記載,是台山民間習俗藝術的一枝奇葩。
每台飄色由兩個八至十歲的兒童(俗稱“色仔”)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櫃”抬著出遊,屬人物造型藝術。飄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櫃面上凌空而起的稱為“上色”,也叫做“飄”,坐在色櫃面上的稱為“下色”,也叫做“屏”。人物主要靠一條精心鍛造的纖幼鋼枝支撐,這鋼枝叫做“色梗”。“飄”與“屏”互相輝映,構成完美的飄色整體。飄色的迷人魅力在於“飄”,其左足立於一根桃枝上,右足擺動,身體凌空無憑,似無依託,令人驚奇。
飄色的兒童須嚴格挑選,長相俊美、膽大開朗者當“色仔”、上“色框”,這被當地民眾視為榮耀。浮石飄色的內容為“趙子龍攔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呂布貂蟬”、“平貴別窯”、“穆桂英掛帥”、“楊金花爭帥印”、“木蘭從軍”、“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
在每年農曆三月三的“北帝誕”,浮石村民列隊抬著北帝塑像,以頭牌、色標、羅傘、飄色、舞龍、舞獅、高蹺、八仙、八音鑼鼓組成隊伍,游遍全村十坊,形成一個陣容鼎盛多彩多姿的民間習俗節日,吸引村中海內外鄉親和各級宣傳媒體、各地攝影愛好者,影響深遠。
台山浮石飄色,遠近聞名,江門地區各市縣都曾邀請浮石飄色參加遊行助興,並先後三度應邀代表台山赴澳門參加巡遊表演。1996年,浮石村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1999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台山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置縣,稱新寧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名台山縣,1992年4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台山市。距江門市區66公里,至省會廣州146公里。市境南臨南海,北靠潭江,東北與新會相鄰,西北與開平相接,西南與陽江、恩平交界,地理座標為東經112°18ˊ— 113°03ˊ,北緯21°34ˊ— 22°27ˊ之間。
台山文化教育事業發達,是“全國文化先進地區”,有著形式多樣的民族民間藝術,浮石飄色是其中一個有代表性的項目。
浮石村地處台山市平原腹地,是富庶的“魚米之鄉”。建村於南宋末期,有600多年歷史。村民絕大多數是南宋皇室“趙”姓氏族後人,全村22000多人,其中旅居海外鄉親15000多人,是市內幾條大村莊之一。村民重視教育,民風淳樸,文化體育活動十分活躍,孕育出大批的各類人才,遍布海內海外。

分布區域

廣東省台山市斗山鎮浮石村

歷史淵源

明末清初,浮石村舉人趙家璧赴京考試,在中原接觸到飄色這一民間藝術,回到村中後便憑記憶與村民模仿傳承。浮石村有座北帝廟,每逢農曆三月三和九月九,浮石村便組織民間藝術隊伍,如舞龍隊、彩旗隊、醒獅隊、高蹺隊、八仙隊、八音鑼鼓隊等巡遊隊伍。村民抬著北帝菩薩出遊祈福,從那時開始便從簡單到完善地逐步加上飄色這個項目,形成一種特定的歲時節令廟會,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從光緒十四年(1888年)起,浮石族譜已有正式記載。
初時浮石分為六個大閘(村):一閘兩頭(村名),二閘村心(村名),三閘民表(村名),四閘東頭、隆平里(村名),五閘南平里(村名),六閘大墩、灶背(村名),每閘設飄色一架,共有飄色六架。後來南平里分為上、下南平里,東頭和隆平里又各設一架,增為八架,分閘管理。
浮石自產生飄色以來,每年都舉行飄色遊行。抗日戰爭期間,飄色遊行停辦了幾年。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因服裝、色架等保管不周,而致散失和損壞,亦曾停辦。在1957年送浮石子弟參軍、1958年斗山人民公社成立和1962年與駐防當地的人民解放軍聯歡的三次活動中,由浮石琳琅劇社負責蒐集舊色袍與所需器材,勉強裝成兩架飄色參加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飄色被列為封建迷信活動而禁止舉辦。
在1984年至1985年間,得到旅港、澳鄉親的支持,捐資購置七套色袍和一批道具,浮石飄色又重新恢復活動,改為每年農曆正月初六進行。後來又得到旅美鄉親趙炳炎先生贊助,增添色袍三套,共設十架飄色,還添置抬色人員彩服,全歸浮石琳琅劇社統一管理。經過琳琅劇社人員精心構思,對飄色加以改進,推陳出新,使之比過去益顯巧妙奇特,還作出規定,今後每年農曆正月初六,要出動飄色參加鄉民祭始祖活動,祭祖後遊行全浮石。
浮石飄色除參加本地的活動外,還應邀到鶴山、開平等縣市,以及江門五邑世界華人嘉年華藝術展示和市內歷屆藝術節表演,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評。1990年和1991年曾二度被邀請往澳門參加水燈節文藝巡遊表演。1999年12月,新華社澳門分社特邀浮石飄色參加澳門回歸祖國大型巡遊慶祝活動,名揚海內外。
由於各方重視,民眾積極參與,使作為台山民間藝術瑰寶的浮石飄色歷久不衰,並不斷發展。1996年,浮石村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1999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

基本內容

台山浮石飄色屬扛抬式的民間造型綜合藝術,當有的地方進行五花八門“現代化改革”時,他們始終保持傳統樣式,顯示其獨特的民間習俗個性。
事前,組織者以雙母雙全、長相俊美、意志堅定、膽大開朗、品學兼優為條件,以自願為原則,挑選一批8—10歲的童男童女,利用業餘時間集中培訓後才當“色仔色女”。
色櫃、色架依照傳統製作,色櫃為正方形,四面繪上彩畫,櫃內壓上幾塊大石頭,以保持平穩,色架由色梗、桃枝組成,色梗是一條精心鍛造的纖幼鋼枝,安插在色柜上。色梗穿過“下色”衣服直到“上色”身後,表面看不到鋼支。上面坐著的為“下色”,又叫“屏”,站在上空的為“上色”,又叫“飄”。每台色櫃由四個人用長松木桿前後抬著,走起路來上下忽悠,令“飄”與“屏”互相輝映,生動逼真。
另外,每台色櫃有一位專人舉著長木丫,中途幫助“上色”阻擋障礙物,並給“色仔色女”送茶擦汗,起著保護作用,使少兒每次活動後保持身心愉快。
台山浮石飄色共有10個色櫃,各以一個歷史故事來命名。如《嫦娥奔月》、《木蘭從軍》、《昭君出塞》、《仙姬送子》、《平貴別窯》、《劈山救母》、《穆桂英掛帥》、《呂布與貂禪》、《西施與范蠡》、《趙子龍救啊斗》等,反映村民對傳統美德的追求。
每逢出遊,都以飄色為主,前有旌旗、羅傘、鑼鼓、瑞獅、色標開道,後有八仙賀壽、八音管弦相隨,隊伍龐大,古色古香,環遊全村,再回到廟中,以祈求人口平安、五穀豐登,六畜旺相。當天,旅外鄉親趕回村中,外界人士四方雲集,形成萬人空巷、夾道觀摩的熱鬧場面,成為名傳遠近的民間習俗專項活動。

相關製品及作品

:
一、台山浮石飄色色櫃的製作
色櫃為四方形,長0.9米,寬0.6米,高0.7米,四面繪有歷史人物故事的彩色圖畫,櫃內放上幾塊大石頭以保持平穩,前後各開兩個小孔,用於穿槓,前後共4人抬色櫃。
二、台山浮石飄色色梗的製作
色梗是一條由藝人精心鍛造的纖幼鋼枝,用來固定飄色人物,色梗有明鐵、暗鐵、台鐵、手鐵之分,明暗鐵之中又以暗鐵為多。
三、台山浮石飄色色袍的製作
色袍是飄色人物穿的戲服,是仿照古代的戲服製作而成。浮石飄色的色袍製作精美,鮮艷奪目,刺繡精巧,是很有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6月14日,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台山浮石飄色榜上有名。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計510項,台山浮石飄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類,這是繼台山市“台山廣東音樂”之後又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飄色是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的綜合表演,它的陣容包括有舞獅子、舞龍、耍大頭、鑼鼓八音、戲曲段子、樂隊、花燈、武術隊等,突出故事人物化裝遊行表演。浮石飄色的特色是,兩個小孩裝扮為戲曲人物,由4位穿古代武士服裝的壯漢抬在“色櫃”上行進。飄色的道具,下面的木箱叫做“色屏”,支撐小演員(色仔)的鋼枝,叫做“色架”。每台飄色有兩個“色仔”,一上一下。坐在下面的色仔稱為“下色”,又叫做“屏”;凌空三米高立在色架上的色仔,稱為“上色”,又叫做“飄”。在觀眾眼中,上色似乎全無依託,凌空飄行,十分神奇。浮石飄色有“嫦娥奔月”、“牛郎織女”、“昭君出塞”、“羅通掃北”、“薛仁貴與柳金花”、“呂布戲貂嬋”、“白蛇青蛇”、“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等幾十種造型。“色仔”在8至10歲的小學生中挑選,並訓練和裝扮。
台山浮石飄色來源於“陝西高抬”。清代和民國時期,北京和各地陝西會館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時上街表演。清代乾隆年間,浮石舉人趙家璧上京會試時,在無意中“識破機關”,掌握其中秘密,帶回鄉中推廣,經過近200年的傳承,形成今天獨具一格的浮石飄色。2000年,斗山鎮浮石村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飄色)之鄉”;2005年12月,浮石飄色獲廣東省首屆民間飄色藝術表演大賽金獎;2006年6月,浮石村被省文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廣東省民間飄色傳承基地”;2006年10月,浮石飄色隊參加第八屆民間文藝山花獎暨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榮獲入選山花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