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佛教法譜

智者大師(538——597) 名智顗,為我國佛教天台宗創立者,人稱天台大師。智者法號為隋煬帝所賜,其肉身塔在天台上佛陀真覺寺中。智者去天台山前,創立了“浮山寺”,自為住持,故浮山在隋唐時均稱“佛教祖庭”。 第一代開山法遠禪師 佛教曹洞宗第七代祖師,自稱柴石野人,宋仁宗賜號圓鑒大師。自幼出家,初拜三交嵩公為師。後謁汾陽昭和尚和葉縣省和尚,獲益良多,佛學大進。達官薛某等邀其結伴同遊四川等地,後設法擺脫了薛某等,遠離功名利祿,以示潔身自好,故人稱遠祿公。

正宗主持

宋天禧元年(1017年),參拜太陽玄禪師。玄師以衣缽傳授,命續洞宗,往居浮山。時有歐陽修來訪,他“因棋說法”,使歐陽修嘆服。此事載於《傳燈錄》,傳為千古佳話。不久,范仲淹請他住持平江路天平寺(蘇州天平山,范氏祖墳山)。暮年歸老會聖岩,著《九帶集》,敘佛祖奧義,以闡揚佛法。遠祿住浮山,在呂濟叔、楊無為、周同的大力支持下,將五代之季毀壞的寺廟修葺一新,使浮山佛教,名振海外。其功其德,在楊傑《隱賢岩記》中有記。遠祿享年70餘歲,在會聖岩坐化,遺骨建塔棲真岩內,范仲淹撰寫了塔銘。

第二代義青禪師(1032——1083) 青社人,俗姓李,七歲在妙相寺出家。曾入洛陽,聽高僧講《華嚴經》得悟,後雲遊至浮山,遠祿以“青華嚴”稱其名,並以太陽玄師所傳之物相授,囑承衣缽,傳曹洞一宗。“華嚴寺”之名,亦因他精通《華嚴經》之故而改。熙寧六年(1073年),住浮山華嚴寺,並以白雲岩為方丈,今白雲岩端尚存“青華嚴方丈”五大字石刻。元豐六年(1083年)四月五日,禪師盥沐而逝。臨終偈言為“兩處住山,無可阻道,珍重諸人,不須尋討”。享年五十二,僧臘(出家齡)十五。

第三代曉雲禪師 宋代高僧,《隱賢岩記》和會聖岩內的巨幅石刻中,均載其名,是遠祿和尚的高徒,為恢復智者道場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第四代善本禪師(?——1109) 漢理學家董仲舒之後,因其祖父在潁州做官,遂居潁州,為潁(今潁上縣)人。嘉祐八年(1063年),在京都地藏院出家,元豐七年(1084年)至浮山,愛其岩洞之勝而住太守岩,並結茅於綠蘿岩下,時稱“綠蘿庵”。宋哲宗聞其名,賜號大通禪師。大師逝於大觀三年(1109年)十二月,黃庭堅為其像題贊。

第五代洪璉禪師 遠祿和尚高徒,宋代名僧。

第六代德宣禪師 廬山高僧南和尚之徒,宋代名僧。

第七代光選禪師 為青原山信和尚之徒,宋代高僧。

第八代法真禪師 園通和尚之徒,為一時名僧。

第九代善堅禪師(?——1493) 雲南昆明人,正統十年(1445年),參拜無際大師,接著住金陵天界。天順間(1457——1464)住浮山,明英宗賜號古庭禪師。暮年返滇建歸化禪林,弘治六年(1493年)坐化,至今肉身如生。浮山金谷岩側有其衣缽塔,著作有《山雲水石集》。

第十代大巍禪師 名淨倫,明雲南昆明人。在浮山與古庭禪師最為投契。後移居五台山顯通寺,在浮山寫有《山居吟》詩集。

第十一代無異禪師 名元來,明舒城人,俗姓沙。受戒雲棲,改名大艤,得曹洞正傳於壽昌經和尚處。先住信州博山,人稱博山大師;因省親過桐城,邑紳請住華嚴寺,即為浮山住持。

第十二代覺浪禪師(?——1659) 名道盛,號杖人,為曹洞宗青原一脈,明福建人,俗姓張。受戒於博山大師,無可和尚為其高徒。順治五年(1648年)由南京至會聖禮遠公塔,遂住華嚴寺。居浮山時,有村人在白雲岩聚眾械鬥,他以數語相勸,即平息了一場風波。著有《浮山語錄》一卷。

第十三代千仞禪師 名行崗,若庵問和尚之高徒。住湖北五祖寺時來禮浮山遠公塔,遂留住華嚴寺,為方丈。心欲振浮渡宗風,因時亂未果,後仍歸五祖寺。

第十四代文若禪師 名行盈,明霍丘人,受戒於覺浪禪師,因玄朗和尚之請,主華嚴三載。

第十五代古庵禪師 名行鼎,宜興人,住華嚴三載,著有《浮山錄》一卷。

第十六代無可禪師(161l——1671) 俗名方以智,浮山人。順治8年(1652年),至南京拜覺浪為師,法名無可,又名弘智,號愚者。為曹洞正宗二十九世祖。康熙九年(1670年),接受皖撫、桐城縣官紳之請住持浮山,並事先委派其徒山足和尚到山理事,囑其一要建藏經閣,以保存萬曆皇帝所賜經書;二是組織編寫《浮山志》。第二年,因公案被逮,在解往嶺南途中病死於舟中。

第十七代山足禪師 名興斧,字劍谷,號荊堂,法名山足,俗姓張,吉安人。康熙九年(1670年)承藥地師命監院華嚴,後受方丈,曹洞正宗三十世祖。他繼承並實現了無可大師的遺志,主修《浮山志》十卷;募金建造了藏經閣。由於他管理經營有方,寺廟與田產均有增益,並在華嚴寺東側,興建起“新普同塔院”。著作有《山足語錄》一卷、《一莖草詩》一卷,清大學士張英為其作序。

第十八代宗六禪師 名法社,號許峰,法名宗六,宛陵人,住持華嚴46年之久。他在山足和尚奠定基礎上,增建僧房,重修正殿,廣栽竹木,擴大齋田。張英贊曰:“皆山足創其規模,而宗六承其遺緒”。他為曹洞正宗三十一世祖,著作有《檯華居詩》、《浮山語錄》。

第十九代汝南禪師 名界源,潛川人,生平無考。

第二十代恆慧禪師 名界升,字慧庵,號樵者,安慶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安徽撫台徐本,奉旨恭請他為太平寺大結蓬廠領齋上江七府之僧。其主事者高鳳翰曾以詩相贈曰:“名解恆慧真能慧,山亦浮空果是空。怪道相逢開別眼,諸夫省識眾人中。”逝後建塔如來峰之東麓。

第二十一代淇清禪師 名界超,號三蔭,蘄州人。他雲遊四方到達浮山,時逢華嚴寺無主三載,和尚相互爭鬥,村民砍伐林木,致使山場、寺廟遭到極大破壞。乾隆二年(1738年),浮山諸護法請淇清為方丈。他苦心經營20餘年,修葺殿宇,栽培樹木,復興舊觀。

宗門名宿

白雲禪師 名守端,宋衡陽人,俗姓葛。少讀書,青年皈依茶陵山郁和尚,曾來浮山參拜遠公,研討佛學。後承袁州楊岐山方會大師衣缽,住舀山白雲寺,以白雲岩為內院,歸屬浮山。熙寧五年(1072年)遷化,壽48。其生平事跡,《傳燈錄》有記。

法演禪師 俗姓鄧,綿州巴西(今四川綿陽縣)人。少年出家,先在成都學習《唯識》,後歸禪遊方各地,歷時15年,最後得法於白雲守端。住白雲岩和浮山,有禮遠公塔偈一首。因其較長時間在湖北蘄春縣五祖寺開堂說法,所以禪宗史上稱他為“五祖法演”,卒於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

思公禪師 姓名無考,宋代人。自四明而來,住會聖岩28年,苦心修行,無病而逝,壽齡74。逝前作四句《辭眾偈》,居士林績刻於會聖岩壁,今清晰可見。

淨照禪師 名道臻(1014——1093),字伯祥,福州古田人,俗姓戴。14歲在上生院出家,得法於浮山遠公。宋元豐二年(1079年)十月二十日,太皇太后逝,旨招入太壽宮說法。有僧問:“太后仙遊定歸何處?”道臻答曰:“水流原在海,月落不離天”。皇帝喜悅,賜物甚多。神宗去世,哲宗召往福寧殿說法,並賜號為淨照禪師。元祐八年(1093年)八月十七日坐化,世壽八十。

本然禪師 名清覺(?——1123),登封縣人,孔子52世孫。曾祖高勍,五代時任唐襄州、澤潞、河陽節度使,官至太子太傅。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在汝州寶應寺出家,海慧大師為其剃度。後參峨嵋山千歲和尚,次抵浮山,結庵太守岩,宴坐20年。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居杭州靈隱寺後白雲庵,自立白雲宗,其宗大興於浙江。宣和五年(1123年)坐化,建塔於白雲塔院。其著作有《證宗論》、《三教篇》、《十地歌》等,其生平《佛祖統紀》中有載。瑞公禪師 號秀岩,生平無考。至浮山不復去,為思公《辭眾偈》加以演釋。其文精湛,其義深刻,偈語共16句64字,刻於會聖岩。

了悟尊者 西藏人,元代高僧。其見識超凡,曾創建白雲東岩寺,結茅金谷岩前,晚年莫知所往。

淨康禪師 系雲遊四方僧人,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浮山,重建華嚴寺,後不知所往。

朗目本智禪師(?——1605) 字慧光,俗姓李,世居金陵,後遷雲南曲靖。曲城之南有朗目山,其父出家居此,他十二歲亦往皈依,黃道月舍人更其名為朗目。十九歲受戒後,遍歷名山,足跡半天下。一日至浮山,與吳太史相會,知遠公道場即雲南古庭禪師演化處,今已荒廢150餘年,田地房產俱為人侵占。吳太史欲興之而力不達,於是請朗目住華嚴,共復祖庭。郎目遂北至淮陰沁水,請安徽巡撫、工部主事劉東星護法。劉東星責令桐城縣凡所侵之地,全歸華嚴寺。朗目又入京都,請慈聖太后頒藏浮山。在此期間,他還重修了遠祿祖師塔,建造了三寶塔。於是浮山佛教大興,華嚴寺成為十方叢林。劉東星病故後,他前往弔唁。時京中沈王信佛,聞朗目在劉處,即坐中殿召見。朗目揖而不拜,問沈王:“你富有國土,高貴無比,作何勝因,感如此妙果?”沈王答:“從三寶中修來”。朗目說:“既然如此,你為何見了僧人不下禮?”於是沈王下座,請入“存香殿”,燒香行弟子禮,請其說法。事後,沈王成為浮山大施主、大護法,賜紫衣袈裟和水晶念珠以鎮浮渡山門,捐金造大雄寶殿。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慈聖太后六十大壽,下旨請朗目大師講《楞嚴經》。十二月二十四日,未畢二卷,朗目踞坐而逝。時皇太后重賜百金造塔,還靈骨於浮渡妙高峰之南麓。吳觀我太史為之銘,其中“古庭歸路為來路,遠祿宗乘入教乘”之句,為其真實的寫照。

憨山大師(1546——1623) 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今屬安徽)人,俗姓蔡。因愛五台憨山,便以山為號,故人稱憨山大師。他12歲入金陵報恩寺,得到西林和尚、無極大師、雲谷大師等的教誨,對佛經、參禪有所悟。1564年,他恭請西林和尚做披剃師,剃度後成了出家弟子。以後他雲遊十方,遍參高僧,名望日重。神宗皇帝和其母慈聖太后,都請他做佛事,抄經書。他每到一地,都能弘揚佛法。其詩文偈語,至今廣為流傳。大師於1616年到浮山,參禮遠公祖塔,住華嚴寺講經說法,所作《浮山長歌》膾炙人口。大師坐化後,肉身保存在廣東曹溪憨山寺。

碧雲禪師(?——1641) 名海源,俗姓陳,明桐城人。拜壁立岩德空和尚為師,受戒後每日頌《金剛經》不懈。碧雲岩前“幻度松”為其所植,可惜建國初被伐。碧雲和尚德浮眾望,臨終時,全山僧眾俱集,唯清隱法師未至,則不去。待清隱親臨,方怡然坐化。清隱法師有偈頌其德,慈照法師撰祭文一篇,為其超度。

連雲禪師 名海洪,俗姓李,明桐城人。投壁立岩雲空師出家。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於華嚴寺得古心大師大戒,因住連雲峽,故以峽為號。他去世前自建塔於雨花廊,並作一偈:“石中無語石中眠,塔影空懸半壁煙。問道連云何處去?江天海月任游旋。”

清隱法師 名元亮,俗姓崔,明郾城人。3歲出家,後至浮山參拜澹居和尚,經澹居介紹受戒於古心律師。以後遍游十方,弘揚佛法。天啟元年(1621年)返浮山,於石龍峰左開田數畝以接待十方,其名益重。法師精書法,工詩文,在浮山題留較多。逝前作偈語寄安徽官紳,以浮渡相托。作詩曰:“逢場一事正商量,拂地秋風一夜涼。紅葉更從霜借色,清泉好為月儲光。臨川魯叟寧知老,藏壑莊生不是狂。了了乾坤雙眼在,鏡中花放木樨香。”法師世壽五十九。生前自撰塔銘。逝後建塔於澹公之左。

慈照法師 名佛光,明新安人,朗目徒孫。常住華嚴寺後柴關,晚年以百金入華嚴寺,著有《石林水居詩》一卷。

澹居法師 名法鎧,俗姓趙,明常州人。在浮山居會聖岩,曾主華嚴法席。明天啟三年(1623年),募汪之廣家,得資建“九帶堂”於會聖岩頂;募許元復家,造三世佛於堂。工詩文,精書法,在浮山留有題刻。逝後建塔於翠微峰西。

古心律師 名如馨,明代人,俗家無考。受大戒於五台山,曾住浮山華嚴寺,弘揚佛法,中興佛教,海內尊崇。後住華山,為華山佛祖。

三槐法師 名洪恩,俗姓黃,明金陵人。13歲削髮於玄奘塔前,中興佛教,學者雲從。曾開講於華嚴寺,作有《浮山長歌》。因愛連雲峽中雲堆雪浪,故別號雪浪。

雲浪律師 名道南,俗姓李,明滁州人。少年出家,受戒於古心,後參博山大師,守華嚴寺20餘載,建兩廊僧房,栽竹種茶,十方雲集,接待不倦。以他人濟度之資,作寺廟油鹽之助。律師猶精瑜伽之術。逝後,建塔於華嚴寺左。其徒玄朗接任,鼎建山門,功行居多。次徒深修,名弘證,為華嚴監院。

大遷禪師 明萬曆時住福建支提山,因入京謝皇帝頒藏之恩,回經桐城,被吳太史請住金谷岩。住山期間,曾建華嚴千日道場,後歸支提。臨行時,將管理文書和清單付徒如金、如谷、如浮和孫鎮果、鎮通、鎮曉、鎮宗等,要求他們嚴加管理。後來鎮曉募金二百,贖回華嚴寺田產,以作香火之資。西宗和尚 住金谷岩。明天啟五年(1625年)主持重修了金谷岩殿宇及僧房。

以德和尚 住金谷岩。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請吳道新作疏,募眾姓之資,於四十二年秋給丈六金身佛像重新裝金。

德空和尚 住張公岩。明萬曆間,集資建造了張公岩真武殿、大土閣、夕陽樓和環岩僧房。

深修和尚 明朝人。住佛母岩。募資建造了篩子岩準提殿和前堂僧房。

偶岩和尚 住華嚴寺。清康熙年間,在皖上苦募廿余兩白銀,為建“藏經閣”之資。

古方和尚 住華嚴寺。清康熙年間,募化銀兩,鑄千斤大鐘一口、禪堂報鍾一口、廚房雲板一塊。

如法和尚 清代人。募吳平之家資,建造了普陀岩僧房。

法證和尚 清代人。為報親庵當家師。

爾培和尚 清代人。住金谷岩,募化集資,修建了舍利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