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浪淘沙
悶自剔殘燈 ,暗雨空庭 。瀟瀟已是不堪聽,那更西風偏著意 ,做盡秋聲。
城柝已三更 ,欲睡還醒。薄寒中夜掩銀屏 ,曾染戒香消俗念 ,莫又多情。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浪淘沙:詞牌名,此詞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等。雙調,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浪淘沙漫》,是別格。
②剔(tī):指撥起。
③空庭:幽寂的庭院。
④“那更”二句:此言本就秋夜雨瀟瀟,令人愁悶,那西風又偏於此時送來了秋聲,好像是專意增添愁人的煩惱。瀟瀟:形容風雨急驟。著意(zhuó yì):猶專意、用心,秋聲:秋天西風起而草木搖落,其肅殺之聲令人生情動感,故古人將萬木零落之聲等稱為秋聲。
⑤城柝(tuò):謂城垣上傳來的柝聲。柝:古代巡夜時敲擊之木梆。
⑥銀屏:銀飾之屏風。
⑦戒香:佛教說戒時所點燃之香。司空圖《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確化募雕刻律疏》:“啟秘藏而演愎毗尼,熏戒香以消煩惱。”這裡以戒香代指超脫塵世煩惱的忘機之意。
白話譯文
心情煩悶,屋裡燈光昏暗,撥起燈芯,使燈光再亮一些。夜雨落在無人的庭院,淅淅瀝瀝的聲音勾起人的愁緒。西風偏又吹起,秋天的聲音,讓人愈發感傷。
城垣上傳來打更的梆子聲,已到三更時,想要睡去,卻總也唾不著。寒氣陣陣襲來,掩上屏風,自己分明已決意向佛,不要再陷入多情的糾結里去,但是為什麼控制不住自己呢?
創作背景
詞或作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前後,秋夜空庭,容若難以安寢,心有感慨而作此詞。有陳維崧有《浪淘沙·和容若韻》可對看。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寫無聊的夜間,獨坐燈前,秋夜空庭。“悶自剔殘燈”,讓人想到容若是個容易親近的人,在燈前獨坐,百無聊賴,只得面對殘燈,自娛自樂。這樣的男子,雖然性情憂鬱,卻在骨子裡有著讓人喜愛的部分。開篇一句正是其心情困頓,無可抒發的無奈寫照。到了“暗雨空庭。瀟瀟已是不堪聽”,已經是痛到極致的一種狀態了。風雨瀟瀟而落,空氣清冷,在晦暗的夜空下,這雨聲還有風聲是如此的不堪入耳。聽到耳朵里,仿佛都是刺在心頭,針扎一般,讓人難以忍受。“那更西風偏著意,做盡秋聲”,可是秋風不解人意,偏偏刮個不停,將淒涼的秋意刮遍人心。在容若的詞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悲傷欲絕的詞,相當淒切。所謂“觀之不忍卒讀”,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有著無法寬宥的自責與責他。
下片言明時間已至三更,而詞人仍是難以安寢。已經是三更天了,夜深人靜,自己卻還是難以入眠,“城柝已三更,欲睡還醒”,容若在孤寂的夜色中,看著天色一點點變明亮,眼看著第二天的白日就要升起來了,可自己還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獨坐桌旁,守著一盞孤燈,看著窗外寒夜中的星空,心早已苦成了一個又一個黑洞。在這個深夜中,“薄寒中夜掩銀屏”。容若在為什麼愁思,是為女子,還是為友人,難以說清。這突如其來、綿綿不絕的愁緒,讓容若也對自己產生了嘲諷之意,他暗嘆道:“曾染戒香消俗念,莫又多情”,就此結束了整首詞,不需要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為自己的愁苦開示。從前種種,是永遠的痛。而今一切,是無奈的人生。
詩人自悔多情,欲從中自救,故“曾染戒香”去消解之。但秋夜秋聲卻偏偏又觸動了他的多情。本來是多情。偏要學無情,結果仍是陷入多情的煩惱中,如此矛盾的心情,又使詩人平添了更多的愁苦。這是翻轉層進的表達之法,使所要抒發的感情更加深透,更能啟人聯想。
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徐燕婷、朱惠國著《納蘭詞評註》:“詞作刻畫了一個孤獨的失眠者形象。他的愁意來自於秋聲的肅殺,來自於寒意的肆虐,更來自於內心的多情,而這是一種欲解愁而不得的苦痛。詞作細膩地刻畫了他的心理,儘管具體的指向並不明晰,但我們仍能感同身受。”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