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五嶺麥秋殘》

 

浪淘沙·五嶺麥秋殘歐陽修
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絳紗囊水晶丸。可惜天教生處遠,不近長安。
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一從魂散馬嵬關,只有紅塵無驛使,滿眼驪山。

詞譜

浪淘沙 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並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淒壯之音。
〔題考〕 本調出於樂府,【樂府詩集】收入近代曲中。原為二十八字,即七言絕句一首。唐白居易、劉禹錫並有此詞,且詞句即詠江浪淘沙。如皇甫松詞云:「蠻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亦非泛作也。迨至李煜,因舊調另制新聲,乃變作雙調,每段僅存七言二具,而所詠亦泛而不必切題矣。【詞律】以二十八字為正格,而以本調為變體,又名﹝曲入冥﹞、﹝過龍門﹞、﹝賣花聲﹞;而﹝謝池春﹞亦名﹝賣花聲﹞,不容稍混也。
〔作法〕 本調五十四字,前後闋字句完全相同。第一句五字,雨﹝憶江南﹞次句同。第二句四字,為仄仄平平,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三句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第四句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第五句則與第二句同。此調平仄既寬,而後半又同前半,為初學填詞者最易摹擬之詞調也。
⊙●●○△(平韻)
⊙●○△(協平韻)
⊙○⊙●●○△(協平韻)
⊙●⊙○○●●(句)
⊙●○△(協平韻)
⊙●●○△(協平韻)
⊙●○△(協平韻)
⊙○⊙●●○△(協平韻)
⊙●⊙○○●●(句)
⊙●○△(協平韻)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詞,作者在詞中從楊貴妃喜食鮮荔枝,玄宗命人從嶺南、西蜀馳驛進獻一事發抒感慨,歌詠唐天寶年間玄宗荒淫、楊妃專寵的史事,給世人以深刻的戒鑒和啟迪。
開頭三句從五嶺荔枝成熟寫起。首句點明產地產時,次句點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繪荔枝的外形內質,次第井然。荔枝成熟時,果皮呈紫絳色,多皺,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狀,這裡用“絳紗囊里水晶丸”來比況,不但形象逼真,而且能引發人們對它的色、形、味的聯想而有滿口生津之感。
接下來兩句,承首句“五嶺”,專從產地之遙遠托諷致慨。“可惜天教生處遠,不近長安。”似故意模擬玄宗惋惜遺憾的心理與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長的諷刺,筆意非常靈動巧妙。從玄宗方面說,是惋惜荔枝生長在遠離長安的嶺南,不能頃刻間得到,以供楊妃之需;從作者方面說,則又隱然含有天不從人願,偏與玄宗、楊妃作對的揶揄嘲諷,而言外又自含對玄宗專寵楊妃、為她羅致一切珍奇的行為的批判。
過片“往事憶開元”句一筆兜轉,點醒上片。說“開元”而不說“天寶”,純粹出於音律上的考慮。“妃子偏憐”及以下“驛使”本《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這裡的“偏”與上片的“天教”正形成意味深長的對照。
結尾三句“一從魂散馬嵬關,只有紅塵無驛使,滿眼驪山”。“魂散馬嵬關”,指玄宗奔蜀途中,隨行護衛將士要求殺死楊妃,玄宗不得已命高力士將其縊死於馬嵬驛事。“紅塵”用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意。驛使,指馳送荔枝的驛站官差。這三句既巧妙地補敘了當年馳驛傳送荔枝的勞民之舉,交待了楊妃縊死馬嵬的悲劇結局,而且收歸現境,抒發了當前所見所感:熱鬧的新豐道上,被過往行人車馬揚起的紅塵依然如故,但馳送荔枝的驛使卻再也見不到了。詞人對淫侈享樂、亂政誤國的歷史教訓並不直接說出,只用“有”、“無”的開合相應與“滿眼驪山”的景象隱隱透露,顯得特別雋永耐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