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冷暖洋流交匯形成的流隔漁場多遠離海岸,屬於外海漁場。在世界知名的大漁場中: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和不列顛群島的北海漁場都屬於流隔漁場。中國最大的流隔漁場是東海的舟山漁場,它也是中國最大的漁場。
形成原因
魚類都有自身適宜的水溫和鹽度,冷暖洋流間的水溫差和鹽度差,在交匯時形成了無形的“水障”,禁錮了魚群的活動範圍,使魚群集中形成漁場。
鮐魚類是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其資源量、索餌及越冬洄游的漁期、路徑、群集程度和滯留時間等均受海況變化的影響。近年來,由於海洋監測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可以及時同步獲知大範圍海域海況環境要素(SST表層海水溫度、水色、葉綠素、海面高度、風海流等),有助於深入分析和探究鮐魚漁場的形成和海洋環境的關係。鮐魚(Scomber japonicus)又稱日本鯖、日本鮐,分類上屬於鱸形目,鯖科。在東、黃海,鮐魚可分為東海西部群和五島西部群兩個種群,而日本與中國台灣省學者近年又提出東海中南部尚有另一個種群澳洲鮐[1]。藍圓(Decapterus maruadsi)在分類上隸屬鱸形目,科,俗稱黃占(江、浙、滬),巴浪(福建)等。藍圓在我國的分布,以南海最多,東海次之,黃海較少。鑒於東海的藍圓種群洄游分布往往與鮐魚混雜在一起,故文中在討論鮐魚圍網生產漁場成因時,概以鮐魚的分布洄游為代表。
主要魚種
鮭魚、鰹魚、帶魚、鯡魚、秋刀魚、鰈魚、鮫魚、黃魚、魷魚、鱈魚和鮪魚。
漁場形成條件
自然水域中構成漁業生物密集棲息的環境條件。研究漁場形成條件對掌握漁情、發布漁況預報、指導漁業生產、提高捕撈量具有經濟意義。
調查研究漁場形成條件主要在於了解漁場環境條件的時空分布與漁業生物行為和漁場形成、變異的關係, 從中找出規律, 以便準確地掌握漁場位置與預測漁場的變動, 為漁情預報提供依據。同時還可利用其規律, 在不具備形成漁場的海區, 用人工辦法對環境加以改造, 使之成為適合於某些魚類棲息的環境, 如投放人工魚礁, 改變海洋環境條件, 形成人工礁漁場(見人工魚礁)。
漁場類型
從漁業生物棲息水層的不同分, 有中上層魚漁場、底層魚漁場; 從距離大陸的遠近分, 有遠洋漁場、近海漁場; 從海洋水深分,有深海漁場、淺海漁場; 從漁場所處的地理位置分, 有熱帶漁場、亞熱帶漁場、溫帶漁場、寒帶漁場(見漁業氣象); 從漁業生物不同的生活階段分, 有越冬場、產卵場、索餌場;從漁場的不同海洋學結構分,有流隔漁場(或稱鋒面漁場)、上升流漁場、渦流漁場等。此外,漁業生物的仔稚魚、幼魚與成魚等各個發育階段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各異,棲息的海區也不一樣,又有幼魚漁場與成魚漁場之別。
形成流隔漁場的洋流,除了水溫差別,還有鹽度差別、水系差別等等因素,這就使流隔漁場中的魚群種類十分豐富。因遠離大陸,為了讓捕獲的水產回程抵岸時依舊保持新鮮,現代化的漁船上都配備了速凍倉,把捕撈上來的水產第一時間冷凍。這樣即使是出海大半個月,也不用擔心水產變質腐爛,擴大了出海捕魚的活動範圍。
漁場條件
形成漁場環境條件的因子很多,歸納起來有海洋非生物環境因子與海洋生物環境因子兩大類(見漁業環境調查)。多數漁場的形成,是由兩類環境因子起綜合作用的結果,同時相互間往往存在著因果的關係。如在流隔區或鋒面區、上升流區及渦流區等形成的漁場,首先是由非生物環境的動力因素起作用,導致具有優越的生物環境條件,漁場由此而形成。
各種類型的漁場都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漁業生物的不同種類、不同發育時期和不同生活階段對外界環境要求各異。在越冬期,喜歡在水溫較高的水域進行越冬,顯然水溫是形成越冬場的主要條件。如冬季黃海小黃魚越冬場的水溫一般在10℃以上,小黃魚越冬場的位置則隨著10℃等溫線分布的變化而移動。在生殖期,大部分漁業生物選擇在營養鹽類豐富,初級生產力高的河口區域進行產卵,形成產卵場,這裡環境條件有利於後代繁生;而溯河性的魚類在生殖期卻有逆水上游, 尋找特定的河川進行產卵,繁殖後代。在索餌期,漁業生物以攝食肥育為主,從而餌料生物的數量和分布是形成索餌場的主要環境條件(見海洋生物環境)。同時,漁業生物還隨著不同種類的不同生活習性來選擇其棲息場所,一般冷水性魚類就喜歡聚居在水溫低的水域,如黃海鱈魚漁場與黃海冷水團的分布關係密切;而暖水性魚類的漁場位置則與暖流分布關係密切;外海高鹽性中上層魚類(如鰺、鮐)的漁場則分布於高鹽水系區域,而不存在於近岸低鹽水系海區。
從海洋動力學結構看,由兩種不同性質的海流或水團交匯而產生的界面,稱流隔區,亦稱鋒面區或混合區。具有海況變化複雜,理化要素水平分布梯度大,餌料生物豐富等特徵,往往是形成良好漁場的水域環境。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漁場均位於這些海域。海洋中出現上升流的區域,可將營養物質含量高的底層海水往上輸送到海洋透光層,導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具有生產力高的特點,從而形成良好的漁場。聞名於世的秘魯鯷魚漁場就是一例。海洋中因地形或環流結構而產生的渦流水域,具有特殊的海水流動,亦是形成漁場條件之一。
漁場優劣與魚群集散關係密切,而魚群分布的疏密又與環境條件有關。如漁場中水溫分布出現水平梯度增大時,造成魚類適溫的海區範圍縮小,促使魚群密集分布,對生產有利; 當水溫分布呈現水平梯度很小時,魚類的適溫海區範圍相應擴大,魚群分布疏散,不利於魚群集聚,減少了網獲量。
漁場漁期預報
漁業預報的一種。預測捕撈對象集群的水域和時期。又稱漁情預報。漁場和漁期是分別從空間上和時間上表達捕撈對象動態的兩個概念。
漁期根據漁獲量多少可分為初汛、旺汛和末汛。旺汛根據出現的季節又分為春汛、夏汛、秋汛和冬汛。捕撈對象密度高,網次產量高的漁場稱中心漁場。
預報依據
漁場漁期的形成與捕撈對象資源量多寡有關,同時也是捕撈對象生物學狀態與所在水域環境條件相適應的反映。不同種類或同一種類的捕撈對象在不同生活階段,因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而有不同的漁場和漁期。各漁場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條件不同,各漁場的漁期也不相同。同一捕撈對象在同一生活階段,也會因年間環境條件的差異,出現漁場和漁期的變動。因此,必須從歷史資料中分析出影響捕撈對象行動分布的主要環境因子,捕撈對象生物學特性及其相互關係的規律,結合現場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後作出判斷。
預報類型
根據漁業生產的特點和需要,按預報時效及內容分為全汛預報、漁汛階段預報和現場預報:
①全汛預報。預測整個漁汛期間捕撈對象的資源動態、洄游路線、漁汛發展、中心漁場大致範圍以及整個汛期內捕撈對象的動態等。在漁汛之前的適當時期發布,以供生產部門和生產領導機關部署漁汛生產參考。
②漁汛階段預報。整個漁汛一般可分成幾個階段。生殖魚群在大潮汛期間生殖,每一生殖大潮期,稱為一“水”;冬汛二次冷空氣南下間隙,是捕撈越冬魚群的時機,稱為“風”。漁汛階段預報是預測下一漁汛階段捕撈對象主要分布區及移動趨勢。是全汛預報的補充和具體化。為生產部門調度生產提供依據。
③現場預報。針對生產現場捕撈對象的動態和發展趨勢所作的生產通報,使現場生產船只能及時掌握整個漁場生產動態和中心漁場。一般是每天定時通過電訊發布。
西北太平洋柔魚漁場與流隔間的關係
(1)西北太平洋柔魚漁場主要是暇寒流系交匯形成的流隔漁場,尋找柔魚植場以尋找暖寒流系交匯的流隔為依據,從海面溫度分布圖中等溫線密集的區域即為流隔。
(2)暖寒流交匯的流隔位置變化,與暇寒流系的強弱變化有關。流隔位t的變化影響到柔魚中心漁場的位置變化。
(3)通過西北太平洋三年的柔魚漁場探捕調查,1993年北太平洋是個冷夏,表面平均水溫比常年平均值低1℃~3℃。暖寒流的交匯區主要在北緯390以南,此年柔魚中心漁場在北緯390以南。
(4)1994年夏季北太平洋表面升溫急劇,暖寒流交匯區主要在北緯41。以北,故柔魚中心漁場在北緯410以北。當年表面水溫比1993年同期高達5℃以上,故柔魚中心漁場比1993年向北移動3個緯度。
(5)1995年暖寒流系的交匯區在北緯390~41。,比1993年約高1個多緯度,比1994年約低1個多緯度。故此年柔魚中心漁場介於前二年的中間。比1993年向北高1個多緯度,向東2個多緯度,比1994年向南低1個多緯度,向西約1~2個緯度。
(6)每年進入6月份,如果海面水溫升溫快且高,柔魚中心漁場位置偏北偏東,海面水溫升溫緩慢且低,則柔魚中心漁場位置偏南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