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歲月

流淌歲月

《流淌歲月》作者:宋政厚,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時代作家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年4月。

書籍簡介

書名:流淌歲月

作者:宋政厚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4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作者簡介

宋政厚湖南慈利人,新華社高級記者。早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出來直到退休,都是為新華社在大西北的事業辛勤工作,擔任過新華社新疆分社副社長和甘肅分社社長,曾在中央黨校深造,且有過一年軍旅生活。
此生有幸之事,是在天山、崑崙山、阿爾泰山、祁連山、留下過採訪足痕;此生得意之舉,是七進塔克拉瑪乾沙漠探奇;此生不可忘懷的是在伊犁維吾爾農村蹲點和在哈薩克草原小住:此生能引以自勵的,是被授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終身)。
1962年在滬出版《沙海綠原》、《沙漠奇觀》;1987出版《沙海綠原奇觀》散文集;出版了《椽筆寫隴原》和《新華社甘肅分社簡史》等著作。

書籍目錄

從北大到新華社的那段記憶(上) 5
從北大到新華社的那段記憶(下) 8
難忘的搖籃歲月 11
心繫新華 14
此生有幸 14
今生無悔 15
永生難忘 16
一生得意之舉:七進塔克拉瑪乾 17
神奇可怖吸引我冒險深入 17
新聞寶庫招引我舊地重遊 17
大漠滄桑催促我幾進幾出 18
新的神州誘使我夢牽魂繞 20
穿越“死亡之海”的感動 21
參與尋找迷失羅布泊的科學家彭加木 24
為兩位省委書記請命 30
梁仁芥將軍與人民民眾的魚水情 34
一氣兒轉了三大盆地 37
憶練“沉底”功 39
走方“苦甲天下”的定西 43
直觀俄羅斯 45
大地錦繡 45
阡陌交通 45
民有素養 45
珍重歷史 46
情系列寧 46
深情厚誼 47
新華社聲音平息“敦煌風波”的回溯 48
芻議新華社國內分社的全國觀點 50
分社領導加強自身管理意識之我見 54
我報了解的新華社西北分社的牽手合作 59
對民族報導的再思考 62
認識到位,把加強民族報導視作強化國家 62
通訊社的職能和建設更大更強的世界通訊社的需要 62
從國家大局出發和講政治的高度把握民族報導的主鏇律 63
拓寬民族報導領域使民族報導提材多樣化 64
以深入深入再深入的作風造就一支矢志於民族報導的記者隊伍 66
臨退休時的一次農村調研 68
退休感言 71
有感於社史調研 73
以史為鏡鑑往知來 76
——謅議甘肅分社55年史 76
贊新華社甘肅分社初創時期篳路藍縷之風 80
頌歷史轉折時期的新華社甘肅分社 84
以大無畏的勇氣為撥亂反正疾呼 84
以滿腔激情反映人民民眾的心聲 85
以推進農村改革的決心為“包產到戶”吶喊 86
以人民記者的良知關注農村貧困 87
改革發展時期的新華社甘肅分社 88
緬懷馳騁隴上的老一輩新華社記者功烈 92
給新華社甘肅分社史斷代 95
《椽筆寫隴原》問世 99
感念穆青同志 102
憶郭超人同志 105
悼夏公 109
寫在《新聞業務》知天命之年 112
簡評《經濟參考報》 114
為《新華每日電訊》喝彩117
披露暴剎怒揭黑幕拳擊“利益結盟” 117
勿忘“居者”助推調控堅持呼喚健康房市 119
夕陽未必遜朝曦 120
感受溫暖銘記關懷 122

原文摘錄

…………
我對塔克拉瑪乾早有所聞,但僅知道她是塔里木盆地一片遼闊的洪荒世界,被探

作者近影作者近影
險家們形象地稱名“死亡之海”。
1960年夏,我去新疆喀什採訪,當同塔克拉瑪乾擦肩而過時,同路人給我講述了好多有關這座沙漠的神奇故事和可恐怖傳說,說它吞噬過無數綠洲、名城和生命。我聽了不免有點心驚肉跳,但卻嚮往這座大漠,並由此突發要到塔克拉瑪乾的奇想,覺得越是人跡罕至的艱險地方,越蘊藏有人所難得的新聞。我一定要搶占先機踏上這塊充滿誘惑力的神奇土地,去探奇、去發現、去揭開塔克拉瑪乾的神秘面紗。
這年8月中旬,機會果然來了,我和中國科學院沙漠科考隊在喀什不期而遇,並爭取成了隨隊採訪的記者。接著,一同趕到塔克拉瑪乾南沿的于田縣城,租駱駝、找嚮導和準備乾糧、飲水等物資,當時,一些好心的于田人聞訊前來勸阻,說塔克拉瑪乾太可怕了,千萬不要去乾玩命的冒險事。大夥聽後一笑了之。
8月下旬的一天,這支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科考隊伍,騎著駱駝,向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進發了。這是第一支進入塔克拉瑪乾的沙漠科考隊,我有幸成了塔克拉瑪乾接待的第一個文字記者。
兩天后,科考隊便進入流沙地區,自此20多天迂迴在綿延不絕的沙豆叢中。
時令已是中秋,但白天攝氏70多度的地表溫度和50多度的氣浪,熱不可當。沒兩天,被烈日風沙折磨成一張張黝黑面孔,污漬斑斑。
科考人員在同酷熱、風沙抗爭中前進、一路上忙個不停地觀察、描繪、測試、記錄、拍照、採樣和交流研討。這都為我所關注,但叫我目不暇接的還有難得一見的沙漠奇觀。那千姿百態的沙山,隨風飄忽的流沙、虛幻奇妙的蜃景、直衝雲霄的龍捲風,尤其是藏在沙漠腹地的一座古城廢墟、一泓湖水、一片胡楊林和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落等,使我喜出望外。我借著筆和相機,不斷擷取。
科考期間,我們接受了來自大自然的嚴酷考驗:如在一次黑風暴襲擊中。大家頑強搏擊4小時,又如一天夜裡所有的駱駝神秘失蹤,後又失而復歸,給大家一場虛驚,再如,當備用的飲水不多時,空中突然雷鳴閃電,雨雲驟涌,可在大伙兒欣喜若狂地取出鍋碗盆桶,準備接受大自然的施捨時,只見雨點快落到地面卻又化作蒸氣,消失淨盡了;有一天,我的坐騎忍受不了午間的炎熱,掙斷韁繩,逃離隊伍,眼看就要迷失沙海,我縱身跳到沙丘上,方才脫險。這也成了記者的意外收穫。
沙漠探險結束了,隊員們都為深入塔克拉瑪乾和有許多發現而感到無比高興。我回到烏魯木齊後,滿懷激情地趕寫了《揭開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之謎》、《塔克拉瑪乾記行》等一批訊息、通訊、專稿、對外稿,首次報導了塔克拉瑪乾沙漠的種種鮮為人知的景物和科考隊不畏艱險的壯舉。此行所積累的筆、資料,為以後報導塔克拉瑪乾儲存了財富。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