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流浪狗是被飼主棄養,常見的原因包括狗有亂咬亂叫亂跑挑食等惡習、沒有能力繼續飼養、搬家後空間不足、經濟狀況不佳、家人的反對等。在歐美等海外地區,在度假地或狩獵區中,常常有僅飼養一個季節就被遺棄的寵物犬或獵犬,這些流浪犬可能會攻擊當地周遭的居民或遊客(大多是前往度假地區的遊客)造成社會問題。有時候也會因為電影、電視或其他傳播媒體的影響,讓某個特定品種的犬只在民眾間大受歡迎,而讓許多人都想要飼養該品種的狗,但隨著在媒體及民眾間熱中度的退燒,當初為了流行而飼養的犬只,很容易就被飼主遺棄。此外,若是原本飼養的寵物犬沒有進行結紮等避孕措施,當犬只懷孕生下數量過的小狗,無力或沒有意願飼養的飼主,又無法循正常的管道送給他人,可能就會將這些小狗遺棄,造成流浪狗的問題,同時也可能破壞生態的平衡。政府等有關單位希望藉由教育,讓飼主了解飼養動物的責任以及正確的寵物避孕觀念,以降低棄養寵物的行為。
目前方式
收容所收容,一段時間後無人認養就予以人道毀滅。捕捉、絕育、釋放(TNR)。監獄寵物夥伴計畫狩獵世界各國對於流浪犬的處理,多半採用捕捉、撲殺等方式,如中國的打狗隊,日本開放狩獵野狗,以避免其餘瀕臨絕種生物族群遭捕食。有人認為這種方法無法根本解決流浪犬問題。因犬只繁殖的速度很快,狗一年可生兩胎,一胎8隻。有些國家在立法(動物保護法)、教育民眾觀念著手,大量結紮家犬,並降低棄養率。另外,世界上的少數國家已開始採用TNR的方式處理流浪犬問題。在台灣仍然有非常多的爭議。
危害
流浪狗,包括散養的狗往往有咬人或其他寵物及家禽家畜的危險,這會導致其他動物受傷,甚至死亡。在城市裡,突然跑到公路上的流浪狗會讓汽車司機為它躲避而突然轉向,可能引發交通事故,引起受傷甚至死亡。隨著城市變得越來越擁擠,這類危險隨之增多。
此外,狗還是一些會感染人或其寵物的病原微生物的宿主,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狂犬病。據WHO的統計,犬類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和傳播者,造成每年超過5.5萬人死亡,其中95%都發生在亞洲和非洲,40%的受害者是15歲以下的兒童。來自中國的人類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調查也顯示,在國內狂犬病高發區觀察到的711個病例中,91%的病例是被犬只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