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黑灰青花瓷

洪武黑灰青花瓷

洪武青花纏枝蓮玉壺春瓶【名稱】瓷器 【類別】黑灰青花 【年代】

洪武青花纏枝蓮玉壺春瓶洪武青花纏枝蓮玉壺春瓶
【名稱】瓷器
【類別】黑灰青花
【年代】 明.洪武年
【文物產地】景德鎮窯
【文物現狀】流傳於世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作為當時國家文化意識、經濟實力、政治等級象徵之一的瓷器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一是釉里紅瓷器在官窯瓷器的生產中占有相當的比例,這與農民出身從“紅衣軍”統帥到洪武大帝朱元璋“以紅色為貴”的樸素審美意識有關;二是青花瓷上的青花顏色與元青花發生了明顯的差異,由元代蘇麻離青發色的寶石藍演變為青灰色,俗稱“黑青花”,古陶瓷研究部門與收藏界為此展開了研討與爭論,有的說:明代建國時元代留存的進口青料已用之怡盡,故只能用發色不好的國產青料取而代之;也有的說景德鎮元代瓷業工匠躲避戰亂而棄走,古瓷藝失傳故造成窯溫難控而所致青花發色青灰……眾說紛紜,至今尚無權威的定論。
依本人拙見,從青花發色的寶石藍演變為青灰色的青花,這是一種技術處理的結果,而不是原料變化而引起的發色變化,其原由還是在於審美意識的變化,以及王朝變革後的一種民族報復心理所導致。
由於草原遊牧民族統治的蒙元時代以藍白為美的審美意識占主流,加之向中西亞等伊斯蘭國家出口貿易需要,所以統治者將漢人在祭祀或喪事才用的藍白色強加於漢族人身上,正是以上原因而導致朝代更迭後,朱明皇朝設立了景德鎮御窯廠,並開始恢復漢人喜歡的東方色彩——紅色,以及中國畫中的水墨丹青色——青灰色,並將以上顏色用於代表國家的名片瓷器之上。至於元朝原料蘇料庫存怡盡,國家衰竭,工匠棄走,技術失傳等原因,可作為其中因素待考,試想,朱元璋的農民起義軍早在元朝建立前,朱元璋帶領他的農民起義軍“紅衣軍”駐紮景德鎮數年,作為瓷業主管機構的浮梁瓷局也早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乃至朱明王朝建立後即在景德鎮珠山設立了御器廠。其實以上兩種青花發色各有千秋,且都很美,完全可以撇開當時民族矛盾引起的政治原因,按常規正確的審美觀念保留發展下去的,余曾多次赴日考察,在京都清水坂著名的朝日瓷器等瓷器店裡均發現有現在燒制的沉穩典雅的發色青灰的青花瓷器。
下面介紹余藏的兩件洪武青花瓷器,以饗讀者;一、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瓶通高 33(足1.5)厘米,口徑10厘米,底徑12厘米,最大圍幅69厘米,外壁分6層滿工繪畫,即底層為仰蓮(八大碼)蓮瓣內繪如意雲、垂珠;低二層為如意卷草紋;上一層為蕉葉紋;上二層為銅錢紋;三層為纏枝相連的靈芝紋,器腹主題紋飾為兩綻兩放纏枝相連的蓮花;喇叭口沿面繪如意卷草紋。器形粗壯肥碩,具有強烈的洪武時代特徵。
二、青花雲龍花卉紋獸耳壺;通高28(頸4)厘米,最大圍幅約76厘米,豐肩下逐收斂至足部,外壁分五層滿工繪畫,底層為仰蓮(八大碼)蓮瓣內繪如意雲、垂珠;口沿層繪變體銅錢文,頸部繪佛花蘑卜(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器身主畫面為兩條首尾相連,騰雲駕霧的三爪雲龍,雲龍前顧後盼,一回頭,一追逐,龍身細長,圍繞器身一周,祥云為如意靈芝狀,壺肩兩側塑獸頭鋪首耳,獸額頭長角,雙耳四尖出廓,獸頭鋪首內鏤空,可作穿繩用,整器充滿祥瑞之氣。
以上兩件洪武青花“器”勢雄渾,釉面肥潤,開片疏密有致,釉白中泛青,繪畫流暢自如,運筆疾速老辣,青花發色青灰素雅,鈷料濃積處在光照下發出栩栩錫光,是典型的洪武青花瓷器。
洪武青花雲龍紋獸頭鋪首罐洪武青花雲龍紋獸頭鋪首罐
洪武青花雲龍紋獸頭鋪首罐洪武青花雲龍紋獸頭鋪首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