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明萬曆六年(1578年),福建巡撫龐尚鵬在原橋址上游2里處,重建石樑木面橋,東接高安山麓,西與洪山(洪塘之山)相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橋毀於水,後兩年曹能始重建,撤去西岸一小墩,以利行船。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以後,曾兩次焚於火,一次毀於水,均先後修復。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因橋面木板損腐,莊恥五、莊世聲兩兄弟倡修,並得官府及紳士贊助,歷4年建成。其間:第7至11孔,均建造新墩,架以石樑;第21至34孔,仍用木樑;其餘改為石樑。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又由商民捐資重建,凡中填碎石的橋墩均拆去,改用大條石疊砌,用鐵楔加固,並建成分水線,上部結構全用石樑,加蓋石板,兩邊設有石欄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春竣工,全長123丈3尺(394.5米),寬1丈2尺(3.8米),高2丈7尺(8.6米),有橋墩26座,27孔,上架4尺見方的石樑54根。橋面用石板,每塊長1丈2尺(3.8米)、厚7寸(0.23米),石欄柱200根,扶手404條。另在橋兩端建阿育王塔2座,橋頭亭各一座。改建後該橋穩固。嘉慶十三年(1808年)曾作修繕。民國初年,該橋第4孔、第1孔、第5孔石樑,先後折斷,改為木樑。民國24年(1935年)將第27孔的石樑上移,提高橋墩約3米,改架木樑,以便汽船通航。抗日戰爭時期,該橋屢遭日機轟炸。民國27年7月22日,第3孔石樑在暴風雨中塌陷,10月修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便於汽車通行,於1956年曾改建該橋。改建後橋長390.32米,寬4米,兩側加設人行道,寬0.75~1米。但因橋窄,木板面損壞,不利交通,福建省政府於80年代另建新橋。1985年12月新橋通車後,舊橋撤除,只存橋墩。
地理環境
新洪山橋位於福建省福州市西郊,跨越閩江北港,是目前國內跨度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桁架式T型剛構橋。總長363.36m,分跨為2×20+67.5+110+67.5+2×30(m);橋寬2×1.5+12.2(m)。主橋採用三向預應力上承式桁架T型剛構,剛構之間和剛構與邊墩之間用25m長的掛梁連線。下部結構橋址處地質複雜,且經常受潮水頂托,分別採用3種基礎:江中主墩採用鋼筋混凝土空心墩,底節為鋼殼浮運沉井基礎,其餘分別為築島沉井基礎和擴大基礎。於1985年12月竣工。 福建省公路局設計,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公司施工。
旅遊信息
共19條
100路、111路、112路、113路、118路、14路、16路、22路、303路、307路、312路、33路、38路、39路、45路、506路、528路、55路、5路、75路、77路、86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