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國審稻2007037
品種名稱:津原11
選育單位:天津市原種場
品種來源:月之光/中作321//遼鹽4號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在京、津、唐地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76.9天,比對照中作93晚熟6.1天。株高105厘米,穗長17.2厘米,每穗總粒數117.5粒,結實率87.3%,千粒重26.8克。抗性:苗瘟5級,葉瘟3級,穗頸瘟5級。米質主要性狀:整精米率69.3%,堊白米率13.5%,堊白度1.8%,膠稠度8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7%,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2級。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中作93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4.3公斤,比對照中作93增產4.6%(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畝產606公斤,比對照中作93增產13.6%(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20.2公斤,比對照中作93增產8.8%。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7.8公斤,比對照中作93增產39.3%。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區根據當地生產情況適時播種,播種前用菌蟲清(或浸種靈)浸種6~7天。2.移栽:一般行距27~30厘米,株距15~18厘米,每畝栽插1.3萬~1.5萬穴,每穴3~4粒穀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畝需純氮16公斤左右,底肥6公斤五氧化二磷,早施分櫱肥,促早生快發,根據土壤適量施用鉀、鋅肥。插秧後至分櫱期一般上水6~10厘米,如土壤鹽鹼,採取夜排晝灌,分櫱末期依據苗情適當曬田,孕穗至齊穗期不能缺水,齊穗後10天干乾濕濕,收割前一周停水。4.病蟲防治:在破口期、抽穗期各預防一次稻瘟病和稻曲病,在本田中後期注意防治稻飛虱。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高,米質優,中感稻瘟病。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東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