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中正橋

1932年1月28日夜,日軍突然進攻上海,企圖進逼南京,著名的“一·二八”事變發生了。
事變發生當夜,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立即遷都洛陽,定洛陽為戰時行都,以與日軍“周旋”。1月30日,南京政府一乾官員浩浩蕩蕩趕赴洛陽。
但此時,千年帝都洛陽已經破敗不堪:這裡不僅沒有足夠的辦公場所,連居住的地方都難找。更讓國民黨要員無法忍受的是:洛陽交通不便,要去關林、龍門石窟這些名勝古蹟參觀,只能通過洛河上簡易的便橋——這哪裡像一個都城啊!
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提議下,洛陽成立“行都建設委員會”,打算修建跨洛河和伊河的大橋。
1932年年底,國民政府遷回南京,洛陽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停滯了,跨河大橋的建設也不例外。
1936年6月,跨伊河大橋開始修建。
跨伊河大橋一共17孔,跨徑為15.2米。橋全長258.4米,橋面淨寬6米,雙車道,下部為雙柱式鋼筋混凝土基礎。
跨伊河大橋由豫西橋樑工程處督修,由上海私營合興成建築公司承建。當時,附近的洛河之上有了一座簡易木橋,是1935年3月建成的,運輸新橋的建材都要從這座橋上通過。
1937年跨伊河大橋在這一年通車,命名為“中正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