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黃家營土織布

洋縣黃家營土織布

洋縣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是研究漢水上游經濟貿易史、紡織史和民俗變遷的寶貴資料。數百年來,黃家營土布一直是當地及周邊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這種物質文化的依賴性非常強。黃家營土布紡織是當地村村寨寨、家家戶戶婦女都在進行的一項活動,有著很強的地域文化認同性。在紡織術從南方由漢江水道傳入黃家營後,首先是紡織機發生了變化,其紡織技術在不斷進步,加之纖維長無污染的棉花原料,故其紡織技藝在具有傑出歷史、文化價值的同時,其科學價值更讓人們矚目,但由於種種原因,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瀕危,極需搶救保護。

簡介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

洋縣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是以漢江上游所產棉花、以祖傳家用的紡車布機進行紡織的一門民間技藝,它分布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黃家營鎮及其周邊地區。

..

洋縣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誕生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清康熙之時其土布紡織非常繁榮,民國時達到鼎盛,直至上世紀50年代黃家營土布紡織與加工依然堅挺,60年代以後衰落。
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主要有18道工序。土布成品種類有本色白土布和藍色格子土布2種,有主要紡織工具15種,傳承人46人。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特點有五:一是工序繁多,手工精細;二是無公害,因地處世界珍禽朱䴉保護地,棉花只施農家肥不施化肥農藥,故原料為無污染優質生態棉;三是地處漢水上遊河畔,棉花光照水分充足,原料纖維長,柔韌性好;四是土布製品厚實結實,觸感好;五是紡織技術人文含量高,歷史悠久,世代相襲,歷史上農村婦女皆為紡織手,其土布的使用性極廣,為民眾的基本衣料來源。
洋縣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是研究漢水上游經濟貿易史、紡織史和民俗變遷的寶貴資料。數百年來,黃家營土布一直是當地及周邊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這種物質文化的依賴性非常強。黃家營土布紡織是當地村村寨寨、家家戶戶婦女都在進行的一項活動,有著很強的地域文化認同性。在紡織術從南方由漢江水道傳入黃家營後,首先是紡織機發生了變化,其紡織技術在不斷進步,加之纖維長無污染的棉花原料,故其紡織技藝在具有傑出歷史、文化價值的同時,其科學價值更讓人們矚目,但由於種種原因,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瀕危,極需搶救保護。

歷史淵源

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我國南方的紡織技術沿長江溯漢水傳入洋縣境內。漢水上游的黃家營、黃金峽一帶為漢水流域的水上交通樞紐,航運繁忙,人口幅輳,商鋪林立,為南北物

..

資的集散地。故源於東南沿海的南方紡織術在北傳之後,黃家營、黃金峽成為棉花土布紡織的技術密集區。到了清代康熙之時,黃家營、黃金峽的土布紡織很繁榮。當時家家戶戶都有紡車和織布機,清末民初,黃金峽街,黃家營街有交易土布的布行(以布換鹽、換紙)和加工土布衣服的縫紉裁剪店,從民國到上世紀50年代,土布仍為居民幾乎全部的衣料來源,土布的紡織和加工依舊堅挺。60年代以后土布紡織衰落。在機器織布的衝擊下,一些家庭的布機散失,多被劈柴燒灶。但據調查半數以上家庭尚保留有土布織機和紡車,有部分家庭尚在進行土布紡織的手工生產。
目前黃家營鎮尚有土布紡織藝人46名。

基本內容

一、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
(一)土布紡織原料:棉花
(二)土布紡織工藝流程:
1、採集優質籽棉,乾料儲存。
2、軋花。
3、彈花。
4、搓棉花捻子,將片頭棉花纏裹在高梁莖桿(長35公分,直徑1公分)上,搓成條狀後,抽去高梁莖桿即可,形成約28公分的捻子。
5、紡線。將棉捻子紡成線,形成線穗。
6、染色。如若織彩布,則將紡好的線染成所需顏色。

..

7、拐線。將線穗上的線纏繞到線拐上備用。
8、繃線。將線拐上的棉線繃到線壘上。
9、做線筒。將線壘上的線纏繞到線筒上。
10、經布。將線筒穿在筒簽上,多個線筒依次固定在地面,然後將多個線筒的線頭聚攏在一起,再另一外安置升子,操作者來回走動,將聚攏之線頭纏繞在升子上,備用作“經線”。經線可全部采本態的白色線,也可雜入顏色線(雜入色線者織成為彩布)。
11、製作緯線。將線筒上的線紡制到穗筒上,置於梭子之內,作緯線用。
12、穿繩頁。將升子上卷著的線頭分離出來,讓其依次穿過繩頁。
13、穿機杼。將穿過繩頁的線頭從織布機的機桿縫隙間按一定順序穿過。
14、固定經線。將線頭固定在布機的外檔。
15、織緯線。將內置有穗筒的梭子從上下經線空隙中橫穿而過,左腳踏下,右腳抬起,然後將機杼向操作者懷中方向猛拉,循環往復,如此一根根緯線使織牢在經線之中。

..

16、卷布。將布卷到靠近操作者胸前的布機捲軸之上。
17、斷布。按實際需要的長短將織好的布截下。
18、成匹。將從布機上截下的布段卷好,用紅線從腰部綑紮。
二、黃家營土布種類。
(一)白土布。本態色調。用於被裡、白衣褂,或治喪孝衣、孝布等。
(二)藍色格子土布部分。經線染色而織成。多用於床單、圍裙等。

基本特徵

1、紡織工序繁複,手工精細,基本工序就有15道。

..

2、無公害。黃家營土布出產之地位於世界珍禽朱䴉的棲息地秦嶺巴山之間洋縣,為保護朱䴉農作物不施化肥農藥,以農家肥為主,故棉花原料無污染。
3、土布原料棉花纖維長,柔韌性好。其棉花生產之地處於漢江畔,水分充足,光照時間長,故質地優良。
4、厚實,結實,觸感好,吸汗性強。
5、人文含量高。

相關器具與製品

一、黃家營土布匹。
1、寬幅口面土布匹。
2、窄幅口面土布匹。
3、長幅土布匹。
4、短幅土布匹。
5、白土布。
6、彩土布。
二、黃家營土布紡織工具。
1、軋花工具。
2、彈花工具。
3、搓棉花捻子的捻棍。高梁莖製成,直徑1公分,長約35公分。

..

4、紡線車。
5、錠子。置於紡車上的纏線用的鐵質軸,約28公分。
6、線拐。約60公分。整理棉線所用工具,竹質,是“8”字型。
7、線壘。輻狀,直徑為50公分。整理棉線所用工具。
8、線筒。纏繞徑線所用。約28公分。
9、穗筒。纏繞緯線所用。約10公分長。竹質。
10、筒簽,一端削尖的窄竹片,穿線筒所用。
11、升子。纏繞多根經線所用。約80公分長。兩端有齒,整體為輪狀。
12、繩頁。篦狀。線質。起使上下排經線交織之作用。約50公分長,芝25公分長。
13、梭子。木質,船狀,約15公分長,內置穗筒。其梭子可引緯線穿過經線。
14、機杼。約80公分長,木質,篦狀。使經線從杼的縫隙次第穿過,並將緯線靠實。
15、織布機框架。

主要價值

1、歷史價值。
洋縣黃家營土布從明代初年傳入至今已有600年歷史。它為研究漢水上游經濟貿易史、紡織史和民俗的變遷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

..

2、文化價值。
數百年來,黃家營土布一直是當地及周邊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老百姓的服飾主要靠其土布為載體,這種物質文化的信賴性非常強。在土布服飾的流行中,當地老百姓憑著智慧和心靈手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再者,黃家營土布的紡織是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的婦女都在從事的一項活動,當地風俗,姑娘出嫁者不會紡織與針線手工,到夫家後會被瞧不起。所以黃家營土布紡織有很強的地域文化認同性,在崇尚尋根文化的今日,黃家營土布的消費,已開始為大眾所關心。
3、科學價值。
南方的紡織技術傳入漢水流域上游洋縣之後,在長期的實踐中,首先是織布機發生了一定變化,有了改良,更適宜於操作,富有漢水流域和秦巴山地的特點,精巧而渾樸,技術上也更加細密,紡織土布所用原料棉花栽培處於漢漢之畔,因水分充足,光照時間長而纖維長,質優,且非常吸汗、結實。

瀕危狀況

1、許多土布紡織藝人因年邁與疾病而相繼謝世,年輕人大都不願意從事手工紡織,因此,手工紡織土布後繼無人。

..

2、土布所用原料棉花雖廣,但成本較高,利潤小,民眾多不願從事其生產。
3、銷售不暢。大機器生產的各種質料的各種花色品種的布匹充斥市場。土布至今難以在市場找到它的一席之地。
4、因資金匱乏,從事紡織的農戶一般都只有少量的生產。
5、因農業產業結構的改革調整,村鄉鎮一級政府行政命令的權力消弱,不可能集中從業者組織土布生產,故土布紡織者依舊處於零散狀態。

保護計畫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2006年4月一5月,縣文化館對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進行了調查和登記,並對其土布的歷史,現狀及技藝進行資源普查。

..

2、2007年5月,縣文化館將黃家營土布技藝所存在的區域一黃家營鎮向國家和省申報“黃家營土布藝術之鄉”。
3、2007年6月一7日,縣文化館申報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
4、2006年——2007年為黃家營土布建檔建卡。
5、1990年至2007年洋縣黃家營鎮人民政府已為黃家營土布紡織建立3000畝優質棉原料基地,並投入資金。
6、由黃家營鎮政府宣傳民眾,鼓勵大家從事土布生產。

保護內容

(一)靜態保護
1、深入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進一步弄清黃家營土布紡織的歷史沿革,進一步弄清傳承譜系的詳盡情況,詳細地掌握土布紡織的各個技術環節並做好記錄和音像資料的拍攝。
2、將普查所獲資料整理、歸類、建檔。建立檔案館,音像資料展示廳和“土布紡織”工藝流程演示廳。

..

3、對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
4、將研究成果編纂為《洋縣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一書,由國家級出版社正式出版。
(二)動態保護
1、建立黃家營鎮黃家營村、四郎村、真符村、寨溝村、廟壩村、桃溪村等6個村為土布紡織生態保護村。
2、重點扶植黃家營村、四郎村、寨溝村、廟壩村、桃溪村土布紡織。
3、一年一度地舉辦土布紡織技藝培訓班共10次。
4、召開土布紡織優質棉花生產基地現場會5次。
6、承辦一次全國性的土布紡織技藝研討會。
7、建立土布文化產業公司,加大對黃家營土布技藝和土布商品的宣傳推介力度。
十年保護目標
為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建立規範的檔案館、音像展示廳和土布紡織工藝流程演示廳;創建和鞏固土布紡織生態保護村,並將生態村做強做大;申報黃家營土布紡織技藝為省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黃家營土布走銷全國和國際。

所在區域及地理環境

洋縣地處陝西省南部、漢中盆地東緣,系漢水上游、漢中市東部的一個縣。唐乾元元年(758)起為洋州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1370)改洋州為洋縣,其稱沿用至今。
洋縣介於東經170°11′——108°03’和北緯33°02′——33°43′之間。其東接佛坪、石泉縣,南鄰西鄉縣,西毗城固縣,北界留壩縣、太白縣,東西寬56公里,南北長76公里,總面積3206平方公里。縣轄26個鎮(鄉),4個居民委員會,368個村民委員會,11萬戶,總人口44萬,其中少數民族411人。

..

洋縣其地勢北、東高陡,南部低緩,中部低平,其北靠秦嶺,南屏巴山,東部為秦嶺余脈與巴山余脈的交匯處。最高點昏人坪梁海拔3071米,最低點白沙渡海拔389.7米。山地和丘陵占93.3%,漢水自西入縣境,匯南北22條支流穿境而過。每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839.7毫米。無霜期在239天左右。森林覆蓋率約占58.3%。
洋縣是人類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已有先民在此定居。其古屬梁雍之域,晉代以前為城固轄地,西晉秦始三年(267),境內開始設縣。後郡縣頻設,至唐乾元元年(758)起為洋州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1370)稱洋州為洋縣,其稱沿用至今,洋縣數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洋縣獨具個性的漢水文化。同時,洋縣又為秦蜀鄂隴通衢,山川毓秀,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又使縣域成為秦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及隴文化的交匯之地。在洋縣本地極富個性的漢文化同這些外來文化的碰撞中,民俗民間文化吸取著十分富足的養分,生長著,傳承著,而且浪里淘沙,使一些民間文化光彩奪目,洋縣木偶戲尤其是這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