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納線

泰納線

泰納線是一條石油管道,它是東西伯利亞的泰舍特起點,途經貝加爾湖北部,然後沿著貝加爾—阿穆爾大鐵路和中俄邊境地區,一直通往俄羅斯的遠東港口納霍德卡的石油管道。

東西伯利亞的泰舍特起點,途經貝加爾湖北部,然後沿著貝加爾—阿穆爾大鐵路和中俄邊境地區,一直通往俄羅斯的遠東港口納霍德卡的石油管道,通常簡稱為“泰納線”。

背景

(圖)泰納線中日俄石油管道圖表解析

俄羅斯東部石油管道走向一直有南線北線之爭。所謂南線是指從東西伯利亞的安加爾斯克至中國東北的大慶,線路總長2400公里,其中有800公里在中國境內,簡稱“安大線”。2002年底,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又提出了主要向日本供油的北線方案,即修建從安加爾斯克至納霍德卡的長達4000多公里的輸油管線,簡稱“安納線”。然而,南北線方案都無法實現俄羅斯利益最大化。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今年提出了一個新方案。這條石油管道方案的起點是東西伯利亞的泰舍特,途經貝加爾湖北部,然後沿著貝加爾—阿穆爾大鐵路和中俄邊境地區,一直通往俄羅斯的遠東港口納霍德卡,這就是“泰納線”。

“泰納線”設計

“泰納線”設計總長為4100公里,建設周期為4年,造價將達到55億美元。“泰納線”設計能力是每年運輸8000萬噸石油,其中5000萬噸運往納霍德卡,然後通過太平洋運至日本等地,另外的3000萬噸準備運往中國,這個運量同最初規劃的安加爾斯克到大慶石油管道的運量大體相符。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人士透露,目前還沒有具體確定從何處修建通向中國的分支管道。2006年新年伊始,俄羅斯總統普京在6日宣布,俄羅斯將在今年夏天開工泰舍特—納霍德卡(簡稱泰納線)的太平洋輸油管道一期工程的建設。根據之前約定,並率先開通中國支線。從經濟角度看,管道“分岔點”離中國越近越好。
根據規劃,它的一期工程從西伯利亞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國東北邊境僅60公里的斯科沃羅季諾;二期工程將鋪設從斯科沃羅季諾到納霍德卡的管道。一期工程從西伯利亞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國東北邊境僅60公里的斯科沃羅季諾,2008年11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其年輸油能力將達3000萬噸。
泰納線石油管線預計總耗資大約160億歐元,每年供油將達8000萬噸。2005年4月26日,俄工業和能源部部長已經簽署了泰納線管道分階段建設令。根據規劃,它的一期工程從西伯利亞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國東北邊境僅60公里的斯科沃羅季諾;二期工程將鋪設從斯科沃羅季諾到納霍德卡的管道。

與“安納線”之間變化

與“安納線”方案相比,“泰納線”方案有兩處明顯變化:第一,這條石油管道的起點不是安加爾斯克,而是泰舍特。方案設計者之所以把石油管道的起點挪到泰舍特,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靠近東西伯利亞和亞庫特的油田,泰舍特今後將成為東西伯利亞地區石油外運的集散地;第二,這條管道改變了“安納線”方案中緊貼貝加爾湖北側的設計,而是向北再後撤150公里,這就避免了石油管道對貝加爾湖生態的可能影響。

俄羅斯策略

從安大線到安納線再到泰納線,圍繞這條石油管線,中日俄三國展開能源角力。

實際上,如果按中俄兩國最初的構想,這條即將開工建設的石油管線會有一個與中國城市大慶相關的名字——“安大線”。中俄當初的共同想法是,這條石油管線西起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安加爾斯克油田,向南進入布里亞特共和國,繞過貝加爾湖後,一路向東,經過赤塔州,進入中國,直達大慶。“安大線”有三分之一鋪設在中國領土。

但久拖不決的“安大線”構想卻讓半路殺出的日本攪了局。在日本政府干預下,2002年底,承擔“安大線”管道技術經濟論證的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突然聲稱要放棄“安大線”,改修一條從東西伯利亞經過遠東地區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安納線),該方案被稱為“新遠東方案”。

在“安大線”幾近夭折的時刻,俄羅斯考慮到體現本國利益最大化的出發點,2003年2月,俄能源部部長尤素福夫主持召開會議,最終出台了一個折衷的方案:將“安大線”和“安納線”兩條線合併為一條線。“第三種方案”就是現今“泰納線”的原型,它的全線都在俄國境內。“安大線”的影子體現為在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幹線上建設一條到中國大慶的支線,其中到中國的管道線路將優先開工。談判破局中國支線將率先修建。

中國一旦將目標轉向中亞地區,把石油輸運管道伸向哈薩克斯坦及裏海地區的油田,俄羅斯石油將痛失中國市場。

當然,對於最具潛力的能源消費市場中國,俄羅斯不會輕易放棄。這是它決定在修建遠東石油管線時要對中國支線重描濃抹的直接原因。

從2005年9月5日普京做出的明示,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俄羅斯的用意。普京說:“率先建造通往中國的輸油管,在經濟上對俄羅斯更具吸引力。向大慶輸出石油,俄可以實現原油出口路線多樣化,把石油賣到整個亞太地區,從而避免依賴單一石油客戶的局面。”為此,俄石油公司也在催促政府儘快讓項目走上正軌,患得患失對俄羅斯絕不會帶來好處。中國與中亞國家日漸緊密的石油貿易更是讓俄羅斯石油公司感到心急。其間,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石油管線工程已經啟動,中國一旦將目標轉向中亞地區,把石油輸運管道伸向哈薩克斯坦及裏海地區的油田,俄羅斯石油將痛失中國市場。深遠影響雙線戰略改變石油格局

石油是俄羅斯外交戰略中最重要的籌碼之一。開發遠東地區是俄羅斯復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2月份,普京指出,修建遠東石油管道是“事關全國的戰略問題”,要把“促進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納入考慮重點”。6月份,俄羅斯宣布放棄“安大線”與“安納線”,而考慮採用俄羅斯自己的“泰納線”充分體現了俄羅斯的這一戰略。

俄羅斯期望在今後兩年之內加入世貿組織,這就意味著在東亞必須獲得中國和日本的支持,普京此次訪華完成了關於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並簽署了相關協定。但俄羅斯與日本的談判尚未完成。俄羅斯在拒絕中國方案的同時,也拒絕了去年底同意的日本方案。在俄羅斯與日本結束加入世貿的談判之前,俄羅斯會繼續運用這個籌碼。

對中國意義

泰納線一期工程對中國意義深遠。這期工程預計將耗資65億美元,於2008年11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其年輸油能力將達3000萬噸。同時,俄羅斯計畫在佩列沃茲茲納亞灣建石油中轉站。此外,在斯科沃羅季諾還要建注油天橋,允許石油經過這條線路通過鐵路運輸到石油中轉站。12月,自然資源部自然監察署取消了與泰納線一期工程建設有關的所有否定意見。如此看來,泰納線一期工程目前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談判波折中俄石油管線三次改道。

中哈石油管線的竣工不僅為中國打破“馬六甲”困局,還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中俄石油管線開建的“加速器”。

當人們在希望中等待中國東北出現一條中俄石油管線之際,卻在自己的西部“神速”地打通了另一條石油管道——中哈石油管線。中哈石油管線後來居上,這是中國第一條跨境輸油管線。

相關詞條

泰舍特 納霍德卡 安納線 安大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