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過程
泰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2011年2月24日晚,在泰州市區春蘭路延伸工程施工工地發現三副明代棺木,棺木木質優良,均系澆漿墓,墓葬距地表都在2米以上。2011年2月28日,泰州博物館工作人員對其中兩副棺木進行清理,只發現木枕、明代服飾、陶罐、屍骨等,沒有出土有文字的文物。2011年3月1日上午,泰州市博物館幾位專家對保存最完好的一副棺木進行開棺,工作人員花了近2小時才鑿開棺蓋。開棺後,發現一具屍體被棉被包裹著,浸泡在褐黃色棺液中,液體剛好將屍身全部淹沒。屍體身高1.6 米左右,臉部輪廓清晰可辨,眼耳口鼻甚至眉毛都完好無損,頭頂戴著兩層布帽,依稀可見帽上花紋。汪維寅館長說,出土的明代不腐女屍衣物如此完整,這對豐富泰州市明代服飾館藏有一定意義。泰州市博物館館長汪維寅分析後認為,屍體之所以不腐爛,是因為處在一個密封的空間裡,隔絕了空氣,微生物又相對較少,而澆漿層上有細微小孔,致使地下水滲進棺中,這恰恰又為屍體保存提供了良好的隔離空氣的環境,才能保存至今。
女屍外形
身上包裹厚厚衣物的女屍,專家們著手對其“褪衣”。連線女屍衣服兩側的“紐扣”,其實是一個兩根布條扎在一起的“結”。女屍外衣被解開後,裡面一層層衣服都是斜衣領,領口從右上開始,“終於”左腰間。女屍下肢裡面穿的是褲子,外罩數條裙子,有的裙帶系在腰間,有的系在腹部,也增加了褪衣的工作量。褪衣初期,工作人員脫去其外罩後,便發現女屍右手戴有一隻戒指,上面的綠寶石還隱隱發著光,戒身為銀制。幾乎與此同時,工作人員看到,從女屍右袖筒滑出一串銅錢,這些銅錢被穿在一根布條上,布條一頭拖得很長,另一頭剛剛“探出”最上面一隻銅錢的眼孔。褪去帽子,工作人員在其頭部發現了一隻髮簪,由於年代久遠,髮簪已呈黑色。在第二層衣服的上方,工作人員發現了一隻掛在脖子上的香袋。移去香袋,一枚被縫製在衣服中央的鐵錢露了出來,錢面上“太平通寶”四個字還能隱約看得出。在多層衣服之間,工作人員還發現了一張張“黃元紙”(俗稱“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