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古稱海陵,漢武帝元狩六年(前一一七)置縣,擁有兩千一百二十六年的建城史。南唐升元元年(九三七)在此間設定泰州。泰州城河自後周顯德五年(九五八)起算,迄今已有一千零五十一年歷史。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泰州通判馬尚將城河拓至深約四米,寬約十五米。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泰州知州陳垓主持大規模開挖泰州城濠。繼任知州趙汝擢繼續拓建。第三位知州許堪,將城河四角的月河擴寬加深,使其達到原有的兩倍。泰州城四角月河的規模,成為泰州城河的重要特色之一。一九九六年,泰州城河進行過一次局部排水清淤。河床全部裸露後,距城牆牆基七八米的河床處,先後發現了里外兩排木樁。木樁長一米多,直徑十厘米左右,繞河而立。小半在泥土上,大部仍埋在河泥下。在城河河床下暗設木樁阻礙攻城之敵的做法,在國內城池考古中尚屬首例,這是泰州城河的又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