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

泰山[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

泰山街道,隸屬於南京市浦口區,位於浦口區東北部,南京長江大橋北端。東與鼓樓區隔江相望,西南與頂山街道接壤,西北與永寧街道為鄰,東北部與沿江街道相連,有浦口火車站、浦子山、城隍廟、東門明清一條街等旅遊景點。 2013年,泰山街道總面積57.2平方公里,下轄11個社區、1個村,總人口約20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3萬餘人。 地區生產總值93.2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15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2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1.44億元。

歷史沿革

泰山[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 泰山[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

春秋時期,泰山境域先屬楚國棠邑,後入吳。

戰國初,吳亡入越,後越亡復屬楚。

秦至東漢末年,境域先後隸屬九江郡、臨淮郡、廣陵郡的棠邑縣。

三國時,境域先屬魏,後屬吳。

西晉永嘉元年(307年),今東門一帶建宣化鎮。

東晉隆化元年(397年),宣化鎮隸屬秦郡尉氏縣。

南朝梁天盛元年(502年),分尉氏縣為尉氏、棠邑兩縣,境域屬尉氏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宣化鎮改為六合鎮。

開皇四年(584年)置六合縣,境域屬六合縣。

唐、宋、元三朝,境域屬六合縣孝義鄉。

洪武九年(1376年)置江浦縣,縣治設於浦口城內(今東門大街)。以宣化山口為界(今泰山廟),以南屬江浦縣,以北屬六合縣;兩縣均隸屬應天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應天府為江寧府,境域分屬六合、江浦兩縣。

鹹豐八年(1858年),太平天國改江浦縣為天浦省,境域屬之。

同治三年(1864年),復屬六合、江浦兩縣。

民國元年(1912年)10月,袁世凱政府將浦口闢為商埠。

民國十六年(1927年)6月,國民政府將浦口商埠區域(今浦口鎮範圍)劃歸南京市,並設浦口商埠管理處。

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改稱江浦縣二區、東區,下置鄉、鎮,鄉鎮下設閭、鄰,東門鎮及周邊農村劃為五鎮一鄉,即左所一鎮、左所二鎮、宣化一鎮、宣化二鎮、東門鎮、桃塢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浦口商埠區域建立南京市第八區,為浦口建區之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擴鄉並鎮,推行保、甲制,東門地區劃分為東門、左所兩鎮,下轄19保,196甲。

民國二十六年(1932年),浦口被日軍占領後,復歸江浦縣管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五豐公司圍墾大、小柳洲,形成頭壠、雙壠、三河、碼頭、小柳等自然村落;利民、大有兩公司圍墾新九袱洲,形成臨江、三壠、四壠、夾河等自然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浦口商埠區恢復南京市第八區建制,下轄19保、252甲。。此間,東門鎮和南門鎮仍屬江浦縣浦鎮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東門和左所兩鎮合併為東門鎮,此為建鎮之始,轄9保,131甲。其間,桃園、寶塔分屬六合縣新河鄉、龍山鄉。

1949年4月22日,浦口解放。同月,東門鎮和南門鎮從江浦縣劃入南京市,成立南京市兩浦區。並將原浦口分為南鎮和北鎮,泰山境域內設有東門鎮、南鎮、北鎮3個鎮。新九袱洲歸兩浦區北鎮管轄,大柳洲歸東門鎮管轄。10月,南鎮農村部分劃出成立吉袱鄉,北鎮農村部分劃出兩洲合併成立柳袱鄉。成立東門鎮,下轄東門鎮和篩王橋、黃姚、北門、老營盤、李窪五個自然村。

1950年秋,柳袱鄉分為柳袱、三河2個鄉;撤銷南鎮和北鎮,建立浦口鎮。至此,泰山境域有2鎮(浦口鎮、東門鎮)2鄉(三河鄉、柳袱鄉)。

1950年6月,撤銷南鎮、北鎮,成立浦口鎮。1950年10月,柳袱鄉分為柳袱、三河兩鄉,鄉下設村、組。柳袱鄉轄臨江、三壠、四壠、夾河4村;三河鄉轄頭壠、雙壠、三河、碼頭、小柳5村。

1952年,東門鎮成立東門大街、左所大街兩個居民委員會。

1953年,東門鎮所屬農村5村和南門鎮所屬頂山、保全、五宮3村劃出合併成立揚北鄉。同年,東門鎮居委會增加至4個,即左所大街、東門大街、左所下街、灣頭街居委會。1953年6月,東門鎮農村部分劃出,與南鎮農村部分合併成立楊北鄉。

1955年9月,根據南京市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浦口鎮,設小河南、陽溝街、老江口三個街道辦事處。此後,行政區劃變動頻繁。

1956年2月,桃園、寶塔兩村隨沿江鄉從六合縣劃入浦口區。11月,柳袱、吉袱兩鄉併入三河鄉。

1957年秋,石佛鄉併入揚北鄉。同年,陽溝街辦事處撤銷,所轄地段分別劃歸小河南、老江口兩個辦事處。

1958年8月31日,撤鄉建公社,三河、揚北兩鄉合併成立紅旗人民公社(後改為浦鎮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撤銷村建制,公社下設生產大隊、生產隊。同年,碼頭村劃歸南京農學院管轄,成立南京農學院農業機械化試驗站。

1960年3月,紅旗公社更名浦鎮公社,境內東門鎮和農村部分全部劃歸浦鎮人民公社管轄,所轄居委會未變。5月,撤銷小河南、老江口兩個街道,合併成立浦口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寶塔大隊的北方埂、小街、操場、山口4個生產隊劃歸沿江公社管轄。

1962年4月,浦口城市人民公社撤銷,建立大馬路、老江口兩個街道,並將小河南辦事處更名為大馬路辦事處。1962年7月,東門鎮從浦鎮公社劃出,恢復鎮建制。

1963年6月,撤銷浦鎮公社,所轄地區分為三河、寶塔、頂山、吉袱四個人民公社。同時撤銷大隊一級組織,由公社直接領導生產隊。

1964年5月17日,市委、市人委決定,三河公社對外開放,將寶塔公社併入三河公社,同時將北方埂、小街、操場、山口4個生產隊劃入三河公社。

1965年5月,恢復大隊一級組織,三河公社轄有頭壠、三河、三四壠、夾河、寶塔、桃園、黃姚、林場8個大隊,79個生產隊。

1966年,農機試驗站劃歸三河公社管轄,不久成立大橋大隊,共17個生產隊。至此,三河公社共有9個大隊,96個生產隊。

1968年,東門鎮區劃調整為左所大街、左所中街、左所下街、東門大街、灣頭街5個居委會。

1969年3月,撤銷老江口、大馬路2個街道,合併恢復成立浦口鎮。12月,頭壠大隊更名橋北大隊,三四壠大隊更名臨江大隊。

1970年初,雙壠7個生產隊劃入橋北大隊,三河6個生產隊單獨成立三河大隊。

1971年,增設鍾材廠居委會,同時管轄南京高級步兵學校居委會(永豐鄉內)和江蘇汽車配件廠家屬委員會(沿江鄉內)。此區劃一直延續至1989年。

1973年12月,雙壠從橋北劃出單獨成立雙壠大隊。

1977年,大橋四處家屬委員會改為橋工新村社區。

1981年5月,夾河大隊一分為二,成立夾河、小柳兩個大隊。至此三河公社共設11個生產大隊。

1983年,行政區劃恢復鄉、村、組建制,改人民公社為鄉建置,三河公社改為三河鄉。三河鄉共轄11個村,即橋北村、臨江村、雙壠村、三河村、夾河村、小柳村、黃姚村、大橋村、寶塔村、桃園村、林場村。村民小組100個。此建制至1989年未變。

1984年,浦建村從津浦新村居委會劃出,成立浦建村居委會;撤銷陽溝街居委會,轄地分別劃入和平街和碼頭街兩個居委會。

1986年,寧港二村從寧港一村居委會劃出,單獨成立寧港二村居委會。

1989年6月25日,撤銷三河鄉和東門鎮建制,合併成立泰山鎮,共轄11個村,6個居委會,即橋北村、雙壠村、三河村、臨江村、夾河村、小柳村、大橋村、寶塔村、黃姚村、桃園村、林場村和上街居委會、中街居委會、下街居委會、東門大街居委會、灣頭街居委會、鍾材廠居委會。撤銷浦口鎮建制,成立浦口街道辦事處,共轄19個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泰馮路104號。

1991年,浦園村從寧港一村劃出,設浦園村居委會;浦東村從浦建村居委會劃出,成立浦東村居委會。

1992年,鍾材廠居委會更名為泰山居委會。同年,區政府決定,將泰山鎮臨江村一組劃歸浦口街道管轄。至1996年,先後增設鐵橋居委會、寶塔居委會、農工院居委會、鐵橋一村居委會共4個居委會。

2000年,經過小村撤併和居委會改革,泰山鎮劃分為橋北、雙壠、臨江、大橋、小柳、寶塔、黃姚、林場8個村和中街、下街、鐵橋、寶塔、泰山、農工院6個社區。

2001年9月,經過撤併,共成立9個社區。其中:新華街、場北村、躍進新村撤併成立港務社區;河南街、洪流村2個居委會撤併成立河南社區居委會;紅烽街、大馬路2個居委會撤併成立北站社區;浦中路、碼頭街、和平街3個居委會撤併成立陽溝街社區;寧港一村、寧港二村、浦園村3個居委會撤併成立浦園社區居委會;浦鐵一村、浦建村、津浦新村3個居委會撤併成立津浦社區;煤炭設計院、浦東村居委會撤併成立浦東社區居委會;橋工新村居委會更名為橋工社區;河西街、河北街、輪渡橋3個居委會撤併成立輪渡橋社區;另設1個村民小組。

2002年11月,撤銷浦口街道和泰山鎮,合併成立泰山街道,辦事處設在柳洲北路,共轄8個村,15個社區。

2003年4月,橋北、臨江、小柳、大橋、寶塔、黃姚、林場7個村改為社區;同年,撤銷寶塔居委會,所轄地段分別劃入橋北、林場、泰山社區,並將浦鐵一村從津浦社區劃出,單獨成立浦鐵社區。

2004年,全街道共有22個社區,1個村。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泰山街道下轄橋北社區、柳洲社區、錦城社區、大橋社區、天景社區、津浦社區、鐵橋社區、中浦社區、浦東苑社區、滄波門社區、碼頭社區、花旗村,共11個社區、1個村。政府駐地南京市浦口區柳州北路10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泰山街道隸屬於南京市浦口區,位於浦口區東北部,南京長江大橋北端。東與鼓樓區隔江相望,西南與頂山街道接壤,西北與永寧街道為鄰,東北部與沿江街道相連。 2014年,街道轄區總面積57.2平方公里。

地質

泰山地區從上元古界震旦繫到新生界第四系,各時代地層均有,總厚度近萬米。下部為白雲岩、石灰岩、沙岩等。古生界寒武系,距今約6億年,主要岩石有黑色炭質頁岩、夾薄層石灰岩、紫紅色泥質頁岩等。中生界白惡系,距今6500萬年,主要分布於饃頭山一帶,厚度約1000米,下部為岩屑砂岩、鈣質粉砂岩、礫岩等。新生界第四系,距今300萬年,地層為下蜀組和現代沉積組。下蜀組黃土主要分布於西北丘陵地帶和平原周圍,為棕黃色粉砂亞粘土,厚度5米~30米。現代沉積組主要分布於大小柳洲和原浦口鎮,厚度20米~70米,為黃土灰褐色細質亞粘土和粘土,下部為礫石層或夾淤泥。

地貌

泰山街道地處老山山脈東北側,西高東低,由西向東傾斜。西部山崗丘陵起伏,東部長江淤積平原,地勢平坦。朱家山河由西向東流入長江。丘崗有沖、窪等地形,主要由山洪沖涮和冰川侵蝕風化後形成。

氣候

泰山街道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四季較為分明。年平均氣溫15.4℃,年平均降水量1048.3毫米,年平均日照2155小時。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泰山街道內礦藏以非金屬礦產為主。主要有饃頭山一帶的石灰石,以及丘崗粘土礦,石灰石因品位低,可作建築用石料,粘土可制磚瓦。在黃姚村發現陶土,因風景區建設和環境保護需要,2003年以後,全部停止開採。

植物資源

泰山街道植物資源包括杉木、黑松、國外松、銀杏、枇杷、櫻桃等樹木類;剛竹、桂竹、短穗竹、清竹、紫竹等竹類;靛青、槐米、樺果等染色植物;南京三棱、南沙參、丹參、何首烏等藥材類植物。

動物資源

截至2011年,泰山街道動物資源包括狐狸、野兔、狗獾等獸類;百靈、畫眉、黃雀、白頭翁、野雉、蒼鷹、斑鳩、貓頭鷹、鸕鶿等鳥類;烏龜、鱉、火赤鏈蛇、腹蛇、烏風蛇、紅點錦蛇等爬行類;青蛙、蟾蜍等兩棲類;鱅魚、青魚、鰣魚、刀魚、銀魚、鰻魚、鯰魚等魚類;螃蟹、青蝦、羅氏沼蝦、龍蝦等節肢動物。

人口民族

人口

2004年,泰山街道常住人口80164人; 2012年,泰山街道戶籍人口12.8萬人。 2014年,泰山街道總人口約20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3萬餘人。

民族

泰山街道居民以漢族為主,回族次之。2000年,泰山地區有漢族、回族、苗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壯族、彝族、侗族、藏族、黎族、水族、畲族、仫佬族、土族、哈尼族、維吾爾族、白族、羌族、瑤族20個民族。

交通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

泰山街道境內有四條國道(104國道、205國道、312國道、328國道),兩條省道(寧連公路、寧烏公路)在境內交匯,區道、鎮村道路四通八達。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泰山街道中部,橫穿橋北、雙壠、三河、大橋4個村,距南京北站3.5公里,為鐵路、公路兩用橋;津浦鐵路,從浦口區永寧街道經過泰山街道林場社區至長江邊。

經濟

綜述

泰山街道在南京鎮街分類考核中,定位為現代服務業主導型。

2012年,泰山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9億元,占浦口板塊(浦口區、高新區)的1/6,比2011年增長20.3%。實現財政總收入15.4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55億元,占浦口板塊的1/5,比2011年增長25%。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3.8億元,占浦口板塊的1/6,比2011年增長10.8%。

2013年,泰山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3.25億元,比2012年增長19.8%。財政收入20.14億元,比2012年增長3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4.5億元,比2012年增長11.4%。實際利用外資3569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21322元,比2012年增長13.5%。

第一產業

2012年,泰山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10580萬元,比2011年增長12.3%。其中,林業總產值200萬元,牧業總產值2040萬元,漁業總產值300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6032萬元,比2011年增長12.4%。

2013年,泰山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9938萬元。發放扶貧貼息貸款140萬元,帶動低收入家庭77個、低收入農戶174人,低收入農戶人均增收3000元。第一產業增加值5815萬元。

第二產業

泰山[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 泰山[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

2012年,泰山街道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76.5億元,比2011年增長19.4%;增加值16.7億元,比2011年增長20.2%;銷售收入73.5億元,比2011年增長19.4%;利稅總額5.6億元,比2011年增長23.8%。實現建築業增加值8.8億元,比2011年增長2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2億元,比2011年增長17.3%。

2013年,泰山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97.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2.5億元,比2012年增長20.9%;規模以上工業利稅6.48億元,比2012年增長16.2%。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4.37億元。有建築業企業168家,從業人員5684人。第二產業增加值31.23億元,比2012年增長15.1%。

第三產業

2012年,泰山街道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50.1億元,比2011年增長22.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1億元,占浦口板塊的2/3,比2011年增長22.2%。

2013年,泰山街道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61.44億元,比2012年增長22.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億元,比2012年增長17.8%。

社會

教育

2004年,泰山街道有公辦、民辦幼稚園13所,其中駐街道單位辦7所。共有在園兒童1317人,教職員工173人; 國小10所,在職教職工419人,學生5550人; 中學4所,共有學生3040人,65個班,教職工272人。

2012年,泰山街道有十四中1所高中;國中4所,分別是河西中學、十七中、明發一中分校、浦口外國語學校(含中國小);國小7所,分別是浦口實驗國小、浦口鐵小、琅小明發分校、浦口實小分校、柳袱國小、泰山國小、花旗國小,在校中小學生1.54萬餘人。有公辦幼稚園6所,民辦幼稚園20所,在園幼兒5429人。

衛生

2004年,泰山街道有醫療機構46個,其中,街道醫院1個,甲級社區衛生室5個,企事業衛生室1個,個體私營診所9個,駐街道各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30個。

2013年,泰山街道有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下設醫務科室14個,有職工65人、床位30張。

2015年,泰山街道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衛生服務站3所。

文化

泰山[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 泰山[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

20世紀90年代,有線電視迅速普及,鎮、街設立廣播電視站、文化活動中心;社區和村創辦文化活動室、圖書室,組織業餘演出隊;文化市場發展很快,書店、報刊發行網點、歌舞廳、遊戲室遍及城鄉。

2012年,泰山街道擁有南京市五星文化站一個,先後建成橋北、天景、錦城、大橋、柳洲5家共享工程社區基層點,完成橋北、大橋2家市級和錦城、柳洲2家區級社區文化活動室示範點創建任務,打造浦口區首家市級示範文化廣場。投入200萬元實施歷史文化展覽館提檔升級工程,完善其功能布局和配套設施。

2013年,浦口區泰山街道在浦口市民廣場舉辦了企業退休人員“金秋幸福季”系列主題活動,包括“幸福泰山”文藝演出、“美麗夕陽”企業退休人員書畫展、“唱出我的幸福”活動、“走在幸福路上”外出參觀學習等四項系列活動。

旅遊

泰山街道地理位置優越,境內風景秀麗宜人,文化底蘊深厚,有近10公里的沿江景觀帶;老山、泰山、寶塔山、碧泉等“三山一泉”聞名遐邇;有孫中山停靈台、晉王塔、東門古鎮、吳武壯公祠等省、市、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有營盤山原始文化、東門明清文化、浦口火車站民國文化等一大批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名勝古蹟遍布其間。

簡介圖片
浦口火車站浦口火車站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火車站的候車大樓、月台、雨廊、售票房、貴賓樓、高級職工宿舍等主體及配套建築,都被系統性地保存下來,是中國唯一完整保留歷史風貌的“百年老火車站”,被列為中國最文藝的九個火車站。浦口火車站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始建於1908年,1912年建成通車。中國近代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均發生在此,朱自清的《背影》;毛澤東送留法學生去上海,在此丟失一雙布鞋;郭沫若在此中轉到南昌去尋找革命同志;孫中山先生靈櫬抵此舉行迎靈儀式;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鄧小平和陳毅到此過江,進駐總統府皆發生於此。
浦口火車站 浦口火車站
浦子山浦子山位於泰山街道東門與頂山街道南門交界處,山首在泰山街道大橋社區二組,東西走向,峻峭壁立,石呈紅色。山上松柏青翠,有中敵台遺址。明萬曆年間建造的那段城牆就順著這座山的山脊起伏延伸,有如一條巨龍橫臥在山巔之上,山巔之上建了一座被稱為“中敵台”的觀敵台,又名中敵樓,民間稱為點將台,被譽為浦口第一名勝。傳說楚漢相爭時,大將軍韓信曾在此點兵布陣,智退“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南宋時期,韓世忠、梁紅玉夫婦率領的義軍,也在此點兵布陣,最後全殲準備渡江北逃的金兵,點將台的美名因此傳揚開來。
浦口明城遺址 浦口明城遺址
城隍廟城隍廟位於泰山街道浦子山東北麓,明洪武九年(1376年)設江浦縣治於浦口城時興建。後因江浦縣治遷至珠江鎮(今江浦街道),城隍廟遂改稱玉虛觀。觀內另設三清殿、元帝宮、玉皇閣。明代的城隍廟建築和景點均毀於清鹹豐年間的戰火。清光緒九年(1883年),都司許正炘復建偏殿及圍牆兩廊。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建大殿和內宮。現在保留的有較為完整的中殿和兩側偏殿,建築面積近800平方米。中殿六間,面闊35.5米,進深8.05米,高8.5米。殿內22根圓木金柱,傲然矗立。殿堂內雕樑畫棟,極為精美。前呈穹隆圓頂,屋面飛檐翹角,小瓦密布,為鉤連搭式,是典型的古代道教建築。1984年,城隍廟被列為浦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浦口城隍廟 浦口城隍廟
東門明清一條街東門明清一條街,即泰山街道東門左所大街。這條街南起魚市口街,北至左所大街361號前的聚興橋,長1060米,寬4.4米,為南北向。兩側建築東西對稱,基本保留明清風格。總占地面積37.8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91萬平方米。大都是硬山式房屋建築,有馬頭牆(封火牆)。1983年,被公布為浦口區級文物保護地帶。
東門明清一條街 東門明清一條街
吳武壯公祠吳武壯公祠位於泰山街道東門左所后街東門國小,清末建築。此祠為紀念清同治十一年至光緒六年(1872年~1880年)浦口駐軍統領吳長慶所建。現僅存門樓及兩側廂房,門樓上方嵌有“吳武壯公祠”青石題刻,據傳為清光緒帝親題。原為東門國小老門,現停用。門後有古冬青樹一棵。1983年,被公布為區級控制單位。1984年,被公布為浦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吳武壯公祠 吳武壯公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