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嶽區滿莊鎮

百科名片滿莊鎮位於區境南部,北靠泰山區徐家樓鄉,南連大漢口鎮,東與北集坡鎮接壤,西與夏張鎮毗鄰。面積113平方公里。鎮機關駐滿莊村,距泰城15公里。京滬鐵路、104國道縱貫全鎮。

基本信息

建置區劃

相傳滿莊商周建村。鎮境,1912年屬泰安縣中正區,後改為第三區。1938年屬泰西縣第九區。1945年屬泰西縣第六區。1949年6月屬龍山區。1950年屬十一區。1958年劃分為滿莊與洪溝兩鄉。1958年建滿莊公社。1984年更名滿莊辦事處。1985年建鎮。鎮以機關駐地村得名。1999年,全鎮轄滿莊北、滿莊南、辛莊、曹家寨、泉水灣、王莊、南留中、南留南、南留北、北留、南迎、北迎、田家山、東湖、西湖、東河北、西河北、興灌莊、泉河、灌莊、姜家園、南淳于、中淳于、灘清灣、宋家莊、黃家林、龍門洞、東林、西林、泥溝、龍山官莊、黃家莊、華家嶺、小宿莊、東牛中、東牛南、東牛北、王家園、老虎官莊、孫家安阜、樊家安阜、林家安阜、吳家官莊4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49個自然村。

歷史遺址

滿莊歷史悠久,六千萬年至四千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地繁衍生息,創造了璀璨的大汶口文化。1954年,在滿莊西北淳于地帶,挖掘出土的陶器證明,在商朝時期,滿莊附近已形成了村莊,村南的中淳于瓷窯遺址,屬商朝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中間略高,1—2米土層下為文化層,東北部有斷崖,可看到暴露處的灰坑、墓葬和紅燒土痕跡。從出土的文物看,有龍山文化時期的夾沙褐陶扁形鼎足、尊形器殘片、泥質蛋殼黑陶片、岳石文化的泥質褐陶帶子母口的器蓋、商周時期的殘豆盤等,系龍山文化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淳于村內有距今近兩千年樹齡的魏槐,高大挺拔,古而不休,枝葉繁茂,巍為壯觀。

西漢初年,漢文帝時太倉令淳于意,為今滿莊人。時因其“益公多盡力,損公多自斬”的為政觀念,受到貪官的陷害,被漢文帝錯以“竊糧之罪”入獄,判為腐刑。其小女緹縈上朝,終以理感化皇帝,撤除腐刑。淳于意出獄後,專心行醫,首創因人施醫的分科治療方法,被列入祖國醫藥史冊。淳于意去世後,葬於滿莊。今存其墓,高8米,周長25米左右。小女緹縈也葬於此,其墓俗稱“救女墳”。

蕭家林地處滿莊鎮西北,內有明朝名臣蕭大亨墓。其墓位於泰山南麓“金牛山”之陽,“龍山”之陰,今墓地留有精雕細刻、工程浩大的石雕群。墓地地勢北高南低,視野開闊。墓穴位於石雕群最北端,墓高6米,墓圍長60餘米。墓正南170米的“神道”。“神道”兩旁由南向北依次是高10米、寬8米的四柱三間的石牌坊,上刻“敕建”。石坊上雕刻有獅子、龍、鳳、花鳥、麒麟等圖案。往北分別是高10米的石華表及石武官、石虎、石羊、石馬、石文官、石牌坊和蕭大亨一品夫人劉氏牌。石雕群氣勢恢弘、巍巍壯觀。集透雕、浮雕、陰雕為一體,石人、石馬、石虎、龍、鳳、花鳥等無不栩栩如生,生動傳神,堪稱明代石雕藝術之精華。1991年,蕭大亨墓及牌坊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滿莊鎮人傑地靈,留有眾多珍貴的歷史文化古蹟。如:山東省境內奇特罕見的唐朝檜柏(它不結種、不根生,無法繁衍後代),奇特罕見的“五指柏”等等,在金牛山半腰處建有明清朝代的“雲泉庵”,庵旁有一山泉,泉水深1米,直徑80公分,無論天氣多旱,只要天上有雲,泉內便有水,甚為奇特。當地人稱,來滿莊觀名墓,若不看“雲泉庵”,就如一出大戲沒有結尾。

人物

蕭大亨(1532~1612),字夏卿,號岳峰,明代泰安(今新泰)人。嘉靖年間進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兵、刑兩部尚書。撰有《岳峰蕭公奏議》10卷、《傳是樓書目》《潘封紀略》《兩鎮奏議》《文章正宗》《今古文鈔》《夷俗記》等著作。

資源優勢

滿莊鎮轄6個管區,39個行政村,6.7萬人口,69810畝耕地,總面積96平方公里,是泰安市“一城兩區”建設的兩區之一,2000年被確定為省級中心鎮,城鎮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規劃布局合理。目前,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鎮區人口達3萬人,成為泰城南鄰一座日益繁榮興旺的衛星城。

滿莊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均穿境而過,鎮駐地分別設有京滬、京福高速公路上下道口。北距泰山10公里,距省會濟南六十公里,南距曲阜五十公里,是山東省“一山一水一聖人”黃金旅遊線的必經之地。

經濟狀況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鎮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緊緊圍繞“工業立鎮、強鎮富民”的奮鬥目標,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強抓招商引資,力促項目建設,突出發展工業,重視發展農業和三產服務業,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大力加強財源建設,妥善解決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協調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全鎮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全鎮上下緊緊圍繞強鎮富民目標,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堅持“工業立鎮,招商興鎮,商業活鎮,農業強鎮”,使全鎮經濟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財政收入754萬元,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3680元。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搶抓泰山·泰安大汶口石膏工業園落戶滿莊的機遇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03年共引進項目19個,契約引資額9.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2億元,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極大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

2007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32億元,同比增長47%。實現財政收入總額5400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600萬元,分別比同期增長42%和38%,人均純收入達到4580元,同比增長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億元,同比增長83%。

2013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14億元,同比增長13%,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1578元。

工業發展

規劃面積1500公頃,現建成面積400公頃。我們堅持招大引強,瞄準國內外500強和行業百強抓招商,積極培植骨幹企業,成功引進世界500強3家、央企5家、行業百強7家,初步形成了新型建材、精細化工、新型材料、岩鹽製品、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生物醫藥等七大產業集群。法國拉法基博羅石膏建材、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益海嘉里產業園、山東能源集團泰山鹽化工、中材集團泰山玻纖產業園、中建材集團泰石保溫材料、山東如意集團中國國際時尚創意產業園、中化集團100萬噸製鹽、山東山鋼集團等企業先後落戶我鎮。2013年,規模工業企業達到51家,目前在建項目13個,其中契約引資額過20億元項目4個,不斷壯大鎮域發展規模,提升城鎮綜合實力。

農業發展

結合大汶口工業園的快速發展,充分發揮現代農業“接二連三”的作用,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招商引資,積極引進了一批農業企業,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全鎮現有農業龍頭企業10家,涉及絲綢、農產品加工、食品加工、農業觀光等方面,積極帶動農業的產業化進程。依託滿莊鎮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和金牛山萬畝櫻桃園,在灘清灣村周邊建設集高效農業生產示範、農產品加工及物流配送、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現代農業科技培訓輸出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產業綜合園區;依託曹家寨社區,通過土地流轉,建立生態農業觀光旅遊項目——格瑞特歐式莊園,主要建設水果採摘園、自然生態養殖區、管理中心及休閒設施區、萬米葡萄長廊及釀酒等五大特色功能區。產業的高度聚集,協調發展,有效帶動小城鎮建設快速發展。

財源建設

廣借外力生財。滿莊鎮緊緊圍繞當地資源、交通,區位等優勢,依託泰山?泰安大汶口石膏工業園,精心策劃、包裝了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堅持領導帶頭與全民招商、專業招商與代理招商相結合,走出去、請進來,引進、培植了一批市場潛力大、對財政貢獻大的好項目,初步形成了以石膏製品、鹽化工、鋼材物流等為主導的特色產業,目前,人駐該鎮及大汶口石膏工業園項目30個,項目計畫總投資56.5億元。

多措並舉聚財。針對農業稅費改革對鄉村運轉帶來的困難和壓力,滿莊鎮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多措並舉,配套聯動,加強了當村財源建設。農業財源建成重點由生產環節轉向加工、流通環節,突出抓好了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培養壯大,先後引進金蘭奶牛養殖中心、泰星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培植起了苗木花卉、奶牛養殖等一批專業協會和行銷網路。同時發揮鄉鎮工業傳統優勢,通過技改擴規,培植骨幹企業,以文昌機械製造廠等企業為龍頭的鑄造業規模得到膨脹壯大;按照“多層次、強輻射、專業化’’的要求,大力培植三產服務業。目前,以泰山鋼材大市場為龍頭的三產服務業已顯雛形,運輸、餐飲、休閒、娛樂等第三產業正在加快發展。泰山鋼材大市場年實現交易額近50億元,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增長8個百分點;鼓勵支持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承包、租賃、購買、兼併集體企業和閒置資產,擴大經營規模,拓寬增收渠道。釀酒大戶孫剛租賃南迎村閒置鑄造廠老廠房,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4萬元。羅文忠租賃鎮老橡膠廠廠房建拖拉機生產線,盤活閒置資產,每年可上繳稅金150餘萬元。截至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戶和私營宿仲由汰1868戶,從業人員達8000人。

城鎮建設

滿莊鎮轄39個行政村,人口6.7萬,黨員2371名,其中農民黨員1898名,共建有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41個,其中擴展型站點1個。2006年確立“建管並重、學用結合、注重實效”的工作思路,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進全鎮遠程教育工作紮實開展。

一、堅持高標準建設,打造遠程教育工作平台。針對村級接收站點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統籌安排,精心施工,按時完成全鎮39個村的站點建設任務,並順利通過上級的評估驗收。把鎮管理站作為全鎮遠程教育站點建設的重點,配備投影儀等設備,聯上寬頻網際網路,建起高標準的遠程教育管理站。立足大汶口石膏工業園地處我鎮、新上企業多、信息需求量大等實際,在工業園管委會辦公樓安裝遠程教育接收設備,建成鎮遠程教育管理分站,在全鎮形成了點面結合、上下貫通的站點網路。

二、堅持高效能管理,保證遠程教育接收站點規範運行。一是健全機構,確保站點有人管。成立遠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鎮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村制度,設立遠程教育工作辦公室,配備2名專職人員,並組建4人的技術服務隊,為各村提供免費技術維修服務。規定1500人以上的村必須配備兩名管理員,其中一名必須在35歲以下並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在鎮二中設立遠程教育培訓基地,利用學校多媒體教室和微機室,定期對村級管理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了管理員的實際操作能力。二是加大投入,確保站點有錢管。為保證村級站點正常運行,對33個經濟條件較好的村,實行經費年度預算列支管理;對6個集體經濟實力相對薄弱的村,每年拿出2萬元給予補助,今年又為6個村統一安裝了防盜門窗。我們規定,專職管理員報酬參照村支部委員工資標準執行,由村幹部兼任的每月給予30元補助,由教師兼任的每月給予50元補助。我們還組織開展了“十佳管理員”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優秀人員給予物質獎勵,調動了廣大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建章立制,確保站點有章管。制定出台《遠程教育管理辦法》、《工作細則》等規章制度,對站點運行的各個環節做出詳細規定。制定《考核獎懲辦法》,把遠程教育列為村級千分制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季一檢查、半年一通報、年底總考評,並根據考核結果,對排名前10位的村給予表彰獎勵,對排名後5位的村取消黨支部和支部書記的評優資格,對連續兩年排名後兩位的村支部書記實行誡勉談話。

三、堅持分層次培訓,提高農村黨員民眾的素質能力。根據黨員民眾從事行業、產業、職業的不同,結合實行農村黨員“三定雙聯”管理制度,將黨員民眾合理分類,分層施教。如對機關幹部和村“兩委”幹部,著力進行工作方法、政策法規、執政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培訓;對農村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重點進行增強先進性、提高帶頭致富能力等方面的培訓;對農村民眾,突出抓好致富技能、實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對石膏工業園範圍內的民眾,廣泛開展就業技能、致富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對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主,突出抓好遵章經營、依法納稅、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培訓,較好地滿足了不同類型黨員民眾的需求,保證了培訓效果。根據黨員民眾的興趣愛好、個性差異和實際需要,在各村設立了“節目預告欄”和“點播箱”,讓黨員民眾自主選擇點播節目,由管理員蒐集信息、下載課件,通知黨員民眾按時收看,提高了黨員民眾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四、堅持為大局服務,確保遠程教育工作實效。一是圍繞促進農民增收搞服務。抽調農業、農技、經管等部門14名技術人員,組建遠程教育輔導隊,定期不定期地進村入戶搞好教學輔導和技術服務,把實用技術送到農民手中。去年以來,全鎮共舉辦技術講座30多次,幫助解決生產難題120個,培訓民眾1800餘人次。二是圍繞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搞服務。結合區委實施“村村富”工程,及時收集整理招商、科技、供求和實用技術等信息,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信息服務,促進了全鎮“村村富”工程的深入實施。今年以來,我鎮有10個村通過遠教信息引進項目12個,全部建成後可增加村集體收入300多萬元。三是圍繞培植主導產業搞服務。我鎮石膏、岩鹽資源豐富,新汶礦業集團、魯能集團等大企業相繼落戶石膏工業園,目前,工業園內企業已達33家,契約總投資額85.5億元。為做大做強石膏加工、岩鹽開發兩項支柱產業,注重發揮工業園遠程教育管理分站的作用,及時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定期向企業發放經營管理、市場行銷等課件刻錄光碟,配合企業搞好新進員工的業務培訓,使各企業幹部職工素質、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有了明顯的提高。2007年工業園實現銷售收入23.8億元。四是圍繞建設和諧農村搞服務。我們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內容豐富、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文明進步等優勢,開展了“學遠教、樹新風”活動,結合創建“平安、衛生、文明”鄉鎮,組織民眾收看時事政治、文化娛樂、倫理道德、政策法規等方面的課件,促進了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全鎮實現經濟總收入7.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6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發展

全鎮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科教興鎮計畫明顯加快,教育環境不斷最佳化,2000年以來,該鎮採用以政府投資為主,各方融資為輔的辦教模式,先後將鎮二中、鎮一中、鎮中心國小、南迎國小裝配成省、市級規範化學校;鎮中心幼稚園、東河北幼稚園、灘清灣幼稚園成為市級規範化幼稚園;使全鎮70%以上的學校、幼稚園達到區級規範化以上標準。在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該鎮中考高分段人數和升學總成績已連續十年居全區前列,贏得全鎮人民的一致好評。計畫生育工作成效顯著,被市區列為深化人口與計畫生育綜合改革試點鄉鎮。全鎮醫療衛生工作圍繞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大力加強了農村衛生一體化管理,醫風醫德有了很大的改觀,醫療衛生市場得到進一步規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突出了“嚴打”鬥爭和小區域治理,掃除了“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淨化了社會環境,維護了社會穩定,保障了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全鎮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

計畫生育工作成效顯著。2007年全鎮計畫生育率達99.6%,出生率為9.19‰,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48‰,晚婚率達到97.8%,全鎮有22個村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村民自治模範村,有14個村被區委、區政府命名為先進村。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共有56484人參保,占全鎮農業人口的95%,2007年累計報銷醫藥費110萬元,農村勞動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完成農村養老保險金27.5萬元。

文化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績。堅持依法治校與以德治教相結合,致力於創建民主、向上、和諧的教育園區,實現了辦學實力、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大跨躍。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幼兒入園率達到93%,2007年中考,全區首錄200人,其中,我鎮占55人,教育教學質量穩居全區前列。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較大進展。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加大,實現村村通水泥路,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利用國債項目,推廣建設沼氣池460個,改廁改灶420餘處。大力實施貧困後進村“四幫一”工程,加快後進村新農村建設步伐,對村“兩委”幹部工資實行了統籌,激發了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促進了村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