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基面

波浪基面

深水中海浪傳播速度可達每小時數十公里,但是海水質點並沒有發生顯著的水平位移。這是因為在波浪運動時,海水質點只是在平衡位置上作有規律的往復圓周運動。當相鄰水質點依次運動時到波峰時,波峰則隨之向前運動。由於水的內摩擦力,水質點的圓周運動半徑隨著水深增加而減小。當達到一定深度後水質點即處於靜止狀態。水質點開始處於靜止狀態的臨界面稱為波浪基面。波浪基面的存在說明波浪向深部傳導的能力有限。波浪基面深度一般為波長的1/2。

概念

波浪基面又稱波基面、浪基面,是指波浪對海底地形產生作用的下界,1/2波長看成是波浪作用的下限,該深度即為波浪基面。

特點

水質點在風的切向力、表面張力、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圓周運動。海水愈深,由於水的黏滯阻力作用,由風傳遞的動能被消耗,圓周愈小。波浪運動僅僅是波形前進,水質點並不前移。如風吹田野上的麥子形成的麥浪,及在海面上下漂浮的球所做的運動。波浪在向深處傳播過程中,其作用隨著深度的加大而迅速減小,在相當於1/2波長的深處,作用己非常微弱。因此,通常把1/2波長的深處作為波浪作用下界。波浪作用的下界稱為波浪基面。

波浪基面是淺水區波浪變形開始作用海底的地方,理論上等於半個波長的深度。常見較大波浪,波長50m左右,波浪基面就在25m水深處,更大的波浪,波長達200m,波浪基面的水深就是100m左右。經驗上,波浪基面的水深在20m左右,因為波浪基面以下為還原環境,以上為氧化環境,在海底粒度和化學上均有反映。

淺海動力分帶一般以波浪基面為準劃分。波浪基面以上,波浪作用波及海底,泥質沉積物進行篩選,最後留下砂質沉積,並發育相應的底形,形成交錯層理。該帶也是生物最發育的地段。故生物化石甚多。蟲跡,蟲孔發育,生物擾亂構造較為普遍。

波浪基面以下主要為泥質沉積。由粉砂質粘土或粘土質粉砂組成。靠近陸地區域,常夾粗粉砂和細砂層,具遞變韻律,是風暴從淺處帶來的物質。生物發育情況和生物擾亂情況因地而異。糞粒常見。風暴砂質層底部,常有原地的介殼層。

暴風浪的高度各地不一。常態條件下水動力強弱,直接影響到風暴沉積的保存程度。在正常天氣波浪基面以上的淺水區域,若常態條件下的水動力較強,則在該區域內形成的風暴沉積多被修飾、改造或破壞,這也是許多學者形成在正常波浪基面以上地帶不可能有風暴沉積,即使形成也會被常態條件下水動力完全破壞這一觀點的根本原因;在正常天氣波浪基面與風暴天氣波浪基面之間地帶,常態條件下水動力已很微弱,形成的風暴沉積大多保存比較完整。

研究與運用

①利用地質資料研究來恢復沉積基準面變化,首先根據沉積物的分布規律、沉積構造、古生物組合及古生態、自生礦物和波浪基面等特徵來獲得古水深,然後利用對地層做脫水壓實校正獲得沉積物原始厚度。對湖盆地區古水深和沉積物原始厚度累加起來就可得到沉積基準面變化曲線,而沉積基準面變化曲線為在松遼盆地中進行地層對比提供了依據。

②疊層石廣泛見於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霧迷山組,文中將其分為六種類型:核形石、凝塊石、層狀疊層石、波狀疊層石、錐狀疊層石和柱狀疊層石。疊層石形態的變化由前向後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環境轉變,其中以層狀疊層石在霧迷山組最為豐富。研究表明,在當時無捕食動物與鑽孔動物存在的情況下,大多數疊層石發育於潮下帶環境。層狀和波狀疊層石主要出現於潮下高能帶的下部,少量見於受保護的潮間環境。潮下層狀和波狀疊層石以其色深、紋層密集、缺乏乾裂收縮縫和窗格狀組構區別於潮間帶。錐柱狀疊層石出現於潮間帶和潮下高能帶的上部;潮間帶的錐柱狀疊層石可能因暴露乾裂而繼承性地有壁,但潮下帶的卻可能沒有。核形石和凝塊石占據著瀉湖和水下凹地(生物丘之間的低洼地或廢棄潮汐溝道)等低能環境。燕山西段的疊層石罕見於潮上帶和波浪基面之下的潮下低能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