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法)波德萊爾
定價: 18.8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 5378 20929
序言
沙爾·波德萊爾(1821-1867)在法國詩歌乃至歐美詩壇上的地位是劃時代的,他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被稱為現代派文學的鼻祖。
《惡之花》(1857)是波德萊爾的代表作,也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創新之一在於他描寫了大城市的醜惡現象。在他筆下,巴黎風光是陰暗而神秘的,吸引詩人注目的是被社會拋棄的窮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橫陳街頭的女屍。波德萊爾描寫醜和醜惡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他認為醜中有美。與浪漫派認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滿和諧、優美的觀點相反,他主張“自然是醜惡的”,自然事物是“可厭惡的”,罪惡“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為的,善也是人為的;惡存在於人的心中,就像醜存在於世界的中心一樣。他認為應該寫醜,從中“發掘惡中之美”,表現“惡中的精神騷動”。波德萊爾在描繪人的精神狀態時往往運用醜惡的意象。以《憂鬱之四》為例,詩中出現的意象全部是醜的:鍋蓋、黑光、潮濕的牢獄、膽怯的蝙蝠、腐爛的天花板、鐵窗護條、卑污的蜘蛛、蛛網、遊蕩的鬼怪、長列柩車,黑旗。這些令人噁心的、醜陋的,具有不祥意味的意象紛至沓來,充塞全詩,它們顯示了“精神的騷動”。總之,波德萊爾以醜為美,化醜為美,在美學上具有創新意義。這種美學觀點是20世紀現代派文學遵循的原則之一。
創新之二在於展示了個人的苦悶心理,寫出了小資產階級青年的悲慘命運。在詩歌中表現青年的這種心態,是別開生面的。浪漫派詩歌表現愛情的失意、精神的孤獨、政治上的失落感,在挖掘人的深層意識方面僅僅是開始。波德萊爾從更高的意義上來理解憂鬱,他認為美的典型中存在不幸。憂鬱是《惡之花》要表達的最強音。
內容介紹
沙爾波德萊爾(1821-1867)在法國詩歌乃至歐美詩壇上的地位是劃時代的,他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被稱為現代派文學的鼻祖。 《惡之花》(1857)是波德萊爾的代表作,也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創新之一在於他描寫了大城市的醜惡現象。在他筆下,巴黎風光是陰暗而神秘的,吸引詩人注目的是被社會拋棄的窮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橫陳街頭的女屍。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波德萊爾 譯者:鄭克魯
波德萊爾(1821-1867),法國詩人。生於巴黎,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象徵派詩歌先驅,代表作有《惡之花》。波德萊爾對象徵主義詩歌的貢獻之一,是他針對浪漫主義的重情感而提出重靈性。所謂靈性,其實就是思想。
目錄
《惡之花》序
致讀者
憂鬱與理想
祝福
信天翁
飛天
通感
燈塔
患病的詩神
唯利是圖的詩神
壞修士
大敵
惡運
前生
漫遊四方的波希米亞人
人與海
地獄裡的堂璜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