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縣天崗湖中學

泗洪縣天崗湖中學

泗洪縣天崗湖中學,建立於1993年,地處江蘇。該校創建於清代歷經發展經過了戰火的塗洗,完成了它歷史的使命。近年來,學校走內涵發展之路,用教職工的智慧開拓了學校的新天地。

基本信息

簡介

泗洪縣天崗湖中學創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那
泗洪縣天崗湖中學 泗洪縣天崗湖中學
時正值滿清王朝瀕臨崩潰,中華大地革命浪潮風起雲湧之際,廢科舉、興新學已成為時代發展不可阻擋的潮流。學校初創時名為“江北廳官立中學堂”,址在江北老城桂花街肖曹廟(現重慶市女子職業中學)。由於歷史的原因,學校校名、校址幾經變易:民國元年(1912年)改名為“江北縣立中學”,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因增設高中班,學校更名為“四川省江北縣立中學校”;在1951年改名為“川東區江北第一中學校”,直屬川東行署領導;1952年,撤區建省,校址劃歸重慶,又更名為“四川省江北縣第一中學校”。1953年又改遷至北碚區水土鎮(原江北縣政府所在地),同年三月二十五日,更名為“四川省江北縣第一中學校”,1995年因區劃調整,學校劃歸北碚區管轄,更名為“重慶市江北中學校”。
重慶市江北中學由於國運所系,在中國現代史中經歷了一場場血與火,甚至是腥風血雨的洗禮,寫下了一頁頁悲壯的歷史。“五四”運動時期,他們大力宣揚“民主與科學”、“愛國與進步”,點燃了川東地區反帝愛國運動的第一把火。大革命時期,川東地區首批赴法勤工儉學的三十餘人中,就有8人是江北中學的學生;1927年,在震驚中外的“三·三一”慘案中,該校有一名學生光榮獻身,二十多名師生受傷,校長成雲章、教師羅海瀾失蹤。抗戰爆發後,地下黨在江北中學師生中發展十餘人入黨,同時成立了黨支部,領導學校師生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其間先後有三十多名學生奔赴革命聖地——延安。解放戰爭時期,江北中學教師、地下黨員任可風被國民黨特務逮捕,被囚於死亡煉獄——渣滓洞,重慶解放前夜,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大屠殺中脫險,成為了彪柄千古的傳奇英雄。全國解放後,江北中學的全體師生又積極投身於“三反”、“五反”運動中去,同時,為回響“抗美援朝”的號召,一大批莘莘學生投筆從戎,加入到了志願軍的行列。
江北中學是一塊沃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惲代英、肖楚女等曾來校演講,對師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一代代江北中學人在革命傳統的感召下,或“投身革命亦為家”,或“爍爍才智報中華”。從該校走出去的師生有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黃覺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曹開倫,原省政協主席李培根,駐蘇丹國使節王維一,“兩彈研製功勳”龔吉君,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中國歷史文選》主編、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大可,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艾智泉;中日田徑對抗賽上獲兩枚金牌、省運動會上獲兩枚金牌、省工人運動會上獲三枚金牌的范安輝,與隊友合作打破4X100米接力賽全國中學生紀錄的曹陽,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後留學日本的趙建華,赴美留學獲雙博士學位的尹巨元……“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漢燦爛若出其中”,曹操的一曲《觀滄海》真可謂江北中學百年風雨歷程的真實寫照。
今朝盡風流——和諧的育人環境,優異的教學質量
發展現狀:學校是北碚區教育系統唯一的一所園林式單位、綠色學校,也是重慶市首批聯招學校之一,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已獲得“重慶市重點中學”的光榮稱號。她占地一百二十餘畝,校園內綠樹環合,鳥語花香,春天桃李爭艷,夏季月季滿園,秋來丹桂飄香,隆冬臘梅傲霜。學校現有56個教學班,其中高中30個,在校學生達三千八餘人(住校生三千餘人),教職工二百人學歷達標率98%,其中四十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占85%。
近幾年來,為了使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該校走內涵發展之路,確立了“三為本”學校發展的構建思路,即“育人為本”的培養目標,“能力為本”的教育模式,“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全校師生以“愛我江北中學”為己任,用他們的智慧和勤勞努力開拓新天地,並以此形成了“超前思維,科學決策,大膽實踐,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的江北中學人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