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脿鎮

法脿鎮

法脿鎮隸屬於雲南省雙柏縣。位於縣境東北部,海拔2050米。距縣城53公里。面積234平方公里,人口2.5萬。少數民族人口13916人,占56%。轄13個行政村,185個自然村,235個村民小組。農產品以稻穀、玉米、烤菸為主,特產白竹、山茶葉。2008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658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27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2元。2000年6月被命名為“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雲南省法脿鎮地處雙柏縣東南方,為雙柏縣轄鎮。1950年為五區,1958年建法脿公社,後幾經分合改制,1984年改區,1987年改鄉。2002年撤鄉建鎮。轄區面積409平方公里,東與易門縣隔江相望,南連安龍堡、大麥地兩鄉鎮,西靠妥甸,北與大莊鎮毗鄰。2010年末,轄法脿、雨龍、石頭、爛泥、雙壩、者柯哨、麥地、紅栗、六街、鋪司、折苴、古木、法甸13個村民委員會,185個自然村,235個村民小組,環狀分布於州級自然保護區白竹山。全鎮國土面積409.14平方公里 。2008年全鎮共有農戶6211戶24846人,其中農業人口23934人,占全鎮總人口的96.3%,非農業人口1082人,女性11739人,占總人口的47.2%。居住著漢、彝、哈尼、回等10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3916人,占56%。全鎮耕地面積24349畝,其中水田12404畝、旱地11700畝。境內最高海拔2554米,最低海拔900米,森林覆蓋率58.7%。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法脿村,海拔2050米,距縣城53公里,是一個發展中的小集鎮,歷史悠久,經濟發展,民族和睦,可謂“笙歌拌茶香,盛世農家樂”,素有“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的美譽,是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法脿鎮近景 法脿鎮近景

2008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658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27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2元,鄉鎮企業986個,從業人員2084人,鄉鎮企業總產值7680.9萬元,糧食總產量750萬公斤,菸葉總產量114萬公斤,總產值1148.5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46.9萬元。面對新的形勢和歷史機遇,法脿鎮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憑藉交通、區位優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圍繞一個主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抓住兩個關鍵(扭住糧煙促增收,培強茶葉拓財源),營造三個氛圍(特色分明的民族文化氛圍,繁榮活躍的集鎮經濟氛圍,勤學實幹創新的學習工作氛圍),強化四項工作(調優結構增效益,典型引路興畜牧,外爭內活打基礎,上下並重抓科教),努力把我鎮建設成為社會政治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民眾生活寬裕、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經濟強鎮和民族文化旅遊強鎮的發展思路,全鎮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認真貫徹各項惠農政策,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強農富民步伐。

地理氣候

法脿鎮位於雙柏縣城東南部,距縣城53公里,與一縣三鎮一鄉相連,位於東經105°北緯24°,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盛行西南風,年平均氣溫18.2℃;土壤多為紅土、黃棕土,全鎮有耕地面積24114畝,水田12447畝;有林地面積302557.27畝,植被多為常綠闊葉林,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杞木等60多種,有雞樅、牛肝菌等18種食用菌,有白鱘等40多種野生動物。境內主要有一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白竹山)、兩路(省道晉雲線油路、白大彈石公路)、三河(紅栗河、九乾箐河、古木河)。地勢為東北低、西南高,海拔為900米至2554米,立體氣候明顯。

基礎設施

法脿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係,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扶持,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發展後勁,提高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切實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2008年,全鎮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70萬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按照上級爭取一點,財政擠出一點,民眾投上一點的“三”扶持政策,抓緊抓實以農業綜合開發,高穩農田建設、人畜飲水工程,基本煙田建設、和“五小”水利建設以及農村能源、交通、電力、通訊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800萬元,組織實施了煙水配套工程11件,山區小康水利工程2件,扶貧工程6件,村委會建設2件,學校建設2件,衛生所建設3件。通過以上項目的實施,基礎設施得到加強,鎮域經濟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認真抓好法脿鎮13個村委會的農網改造為主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組織實施了以雨龍丫乾母、李芳村2個村民小組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治理髒、亂、差等現象,著力改善廣大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法脿鎮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工作,完成了4000畝封山育林任務,義務植樹11100萬株,鞏固退耕還林12783.37畝,兌現補助款332.4萬元。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積極推廣代柴節能技術,2008年末,共建成朝沼氣池1650口,新立項2000口,力爭在“十一五”末,農戶使用沼氣率占全鎮農戶總數的50%以上。新建修復了紅栗黃草灘、法甸乃摸甸、回頭村兩個村民小組的公路,2008年末,組織實施晉雲縣油路工程、麥地村委會、法甸村委會、爛泥村委會,法脿鎮的交通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全鎮電視基本普及,固定電話用戶762戶,行動電話通訊覆蓋法脿全鎮。

人口衛生

雨龍衛生院 雨龍衛生院

2008年末,全鎮總戶數6211戶,總人口24846人,其中:男性13107人,占52.8%,女性11739人,占47.2%,非農業戶口1082人,占總人口的4.3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76‰,控制在6‰以內。鎮內居住著漢、彝、哈尼、回、白、傣、苗、拉祜、僳僳、納西等10個民族,其中:彝族占49.9%,其他少數民族占6.1%。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石頭、鋪司、法甸、雨龍、折苴、者柯哨、麥地等7個村委會。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進一步深化衛生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鎮村一體化辦醫管理改革工作,最佳化衛生資源合理配置。鎮、村兩級的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員配備已進一步完善。加強醫療服務和衛生防疫保健工作,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儘量在衛生院就治。積極開展疾病醫療宣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安全。積極參與藥品招標採購,實行醫療收費價格公示制,有效降低了患者醫藥費負擔。2008年全鎮基礎免疫接種率達100%,強化免疫接種率達100%,動員廣大人民民眾積極參與第一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共有21038人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累計集資210380元,第一輪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7%。堅持合作互補、互助共濟的方針,全年共減免民眾看病醫療費17.79萬元。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民因病造成的經濟負擔,緩解了農民“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

文化教育

老虎笙——打穀 老虎笙——打穀

法脿鎮黨委、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實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最佳化配置教育資源,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勤工儉學,“兩基”、“普實”工作在鞏固中提高,素質教育成效顯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8年,全鎮有中學兩所,教師83人,學生758人,村級完小14所,教師 203人,學生758人,國小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中學入學率達98.7%,鞏固率達98.5%,中考高中上線率為45.6%,升學率在全縣中學中排名第6位。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文化發展方針,積極培育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舉辦了“第十九屆虎笙文化節”和“火把節”參與民眾達2萬多人次。法脿鎮的民族民間文藝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

人文地理

法脿鎮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是老虎笙、大籮笙的發源地。

火把節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為彝族盛大傳統節日——火把節。節日來歷傳說不一,現流傳較多的為:火炬照田苗,焚蟲逐疫。法脿主要以小麥地沖、上者窩、李方村等地彝族羅武支係為主,其他民族參與。節日期間,殺牛祭祖,殺雞祭田,夜晚束松燎燃,用木香撒火把;男女老幼吹笙跌座,以歌和之,飲酒為樂。白竹山、麻栗樹彝族羅武人還遵古連寨跳大鑼笙,每年六月二十三日舉行扳牛賽,然後殺牛祭祖,分而食之。二十五日逐戶笙歌相賀,晝夜不休。二十七日敬“火神”,二十八日“送火把”,收鑼休舞,節畢。

虎笙節

每年正月初八至十五,在法脿小麥地沖舉行隆重的跳虎節,數以萬計的民眾八方雲集,近幾年還吸引了尊貴的外賓前來觀光、考察。扮演角色為山神司、貓祖公祖母,由畢摩道人指揮跳虎,摹擬老虎生活習性進行舞蹈,其內容主要有接虎、跳虎、送虎等情節。反映出勤勞智慧的彝族民眾崇尚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追求。

祭龍節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境內鋪司等地的哈尼等民族,在居住地水源較好的地方(即出“龍水”處),舉行祭龍活動。村中男女青年扮成“天公龍女”、耕牛等,跳龍笙、跳花鼓,殺雞宰羊祭之。活動三天,第一天為祭龍,第二天為轉龍,第三天為請龍。祈求得到龍的賜福,期盼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法脿“三笙”

大鑼笙 大鑼笙

法脿是多民族集居的鄉鎮,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6%。民族文化底蘊豐厚,原始、古樸、粗獷、豪放的老虎笙、大鑼笙早已漂洋過海,名揚海內外,並獲得多項殊榮,被稱作彝族古儺儀的珍存和中國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法脿被譽為“中國彝族虎文化的故鄉”,是大鑼笙、龍笙的發源地。2000年6月法脿鎮被國家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命名為“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老虎笙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老虎笙、大鑼笙、龍笙統稱為法脿“三笙”。

彝族古儺

流傳在法脿鎮者柯哨、李芳村、雙壩、鋪司秧田箐的彝族羅婺支系在火把節表演的大鑼笙,是一種火圖騰崇拜的傳統祭祀性舞蹈。相傳,皇帝落難到白竹山下羅婺部落時,羅婺青年用九十九窩馬蜂(胡蜂)擊敗追兵,使皇帝躲過了大難,並用苦蕎粑粑蘸蜂蜜,給皇帝充飢。為感謝羅婺青年的搭救之恩,皇帝欲封青年人為大臣,羅婺青年不願,皇帝只好按民族習俗與他結拜為弟兄,並贈予大鑼。

後來,羅婺人為紀念這位有功的青年英雄及此段美好佳話,就把羅婺人跳的舞蹈叫做大鑼笙。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就用鑼聲來訴說心中的苦情,用鑼笙來表達所經過的磨難,代代相承,沿襲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