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唯識學
唯識學是大乘佛學的三大體系之一,是繼大乘中觀學之後印度佛學的主流與核心。從3到7世紀的500年中,唯識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優勢,對其他各種思想與學說產生了...
介紹 原始佛教唯識思想探源 部派佛教唯識思想探源 大乘佛教唯識學的確立、發展與演變 -
法相唯識學(下冊)
內容介紹《法相唯識學(下冊)》內容簡介:先說到兩家的同異,主張要分的,因為內學院在研究無著、世親的論典上發現了它差別,即是雖都談一切法,卻有兩種形式,一...
內容介紹 -
法相宗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為陝西西安的大慈恩寺(即大雁塔和陝西長安區的興教寺)。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對真實(相)和絕對真實(性)而得我。又因強調不許有...
基本信息 經典 史略 判教 理論 -
唯識宗
唯識宗又作慈恩宗、瑜伽宗、應理圓實宗、普為乘教宗、唯識中道宗、唯識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創始人為唐代玄奘法師與窺基大師,祖庭為西安大慈恩寺。 廣義而...
簡介 主要思想 傳承 祖庭 唯識學 -
法相
法相:“法相”是佛教術語,指諸法之相狀,包含體相(本質)與義相(意義)二者。“法相”與“法身”的區別在於法相是一個包含外延與內涵的,是法的象;法身好比道...
基本簡介 書籍記載 歷史記錄 內容簡介 作品評價 -
唯識
唯識是一個梵語 (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音譯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語倒置,稱為識唯,漢土譯為唯識。 唯識宗立論,以我人...
影響及套用 《唯識二十論》 -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梵文 Vimśatikāvijñaptimātratāsiddhi,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論書,中國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論書之一。亦稱《二十...
介紹 譯本 思想體系 原文 頌文 -
唯識學派
唯識學派,又被稱為瑜伽行派,是大乘佛教兩大思想流派之一。因為創始人重視瑜伽行,瑜伽行派因此得名。世親菩薩造《唯識二十論》 、 《唯識三十論》 ,宣說“一...
基本介紹 學派介紹 歷史沿革 相關學說 -
中國唯識宗通史
五、唯識果262 三、玄奘的著述529 一、心法672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