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化史4·大眾時代:20世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2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法國文化史
平裝: 43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1781074
條形碼: 9787561781074
尺寸: 23.8 x 17.4 x 3 cm
重量: 721 g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讓-皮埃爾·里烏(Jean-Pierre Rioux) (法國)讓-弗朗索瓦·西里內利 譯者:吳模信 潘麗珍

內容簡介

《法國文化史4·大眾時代:20世紀(第2版)》內容簡介:歲月悠悠,在那漫漫的世紀中,那些曾在法蘭西土地上安養生息的人們,該任何認識其周遭的世界呢?這個憑藉著教育和訓誡代代相傳的世界,文學曾給予它形形色色的描繪,使之升華;林林總總的社會準則和價值體系使其規範;娛樂消遣為它喬裝打扮;偉大的知識和思想為它規劃構建;科學對其進行解釋;技術對其步步掌控;神話傳說和各種信仰又賦予它獨特的意蘊——對這樣一個世界,昔棲息於此的人們究竟如何說?如何思?換言之,在此呈現的是法國文化史的另一種書寫,以懷念人們在歐羅巴西端這方土地上的不懈努力。我們試圖在這部史書中闡釋熱爾貝和薩特、呂里和塞尚、讓·古戎和蒂諾·羅西的故鄉所傳承、所獲取、所言說、所思索、所想像、所創造出的一切事物。這便是新一代文化史學的勃勃雄心,也是滋養和支撐著我們這套論著的理念:如保羅·里科所言,我們要對法國在十五個世紀裡由“承繼與創造的法則”所決定的一切,做出精深而又生動的描述。

目錄

第一部分 世俗化大眾化分裂(1885-1918)
第一章 瑪麗亞娜領頭
共和國持續的晴天
近似的民主
初等教育的基座
從幼稚園到大學
閱讀和美術
第二章 衝突的文化
天主教徒與自由思想者
自由的政教分離
德雷福斯事件的青春活力
第三章 大眾的視野
沒落衰退和現代性
印刷品的黃金時代
象徵派的挑戰和新藝術
第四章 娛樂消遣時代
歡慶活動
旅遊
天堂般的電影
現代體育運動
第五章 中間色調的分裂
塞尚的孩子們
1913年的會合
規範之外的三個影響領域
第六章 死亡和贊同
防禦性的允諾
難以忍受的痛苦
第二部分 加速的時代(1918-1962)
導言
第七章 仍然是共和國
共和國的單一文化
右派和左派:一種重新激活的衝突文化
一個和平主義的法國嗎?
第八章 學校、大眾和電
“羊皮紙的勝利騰飛”?
國小教師的共和國
圖像和聲音的運用
第九章 重現的時光7
變幻莫測的光線
一根超現實主義的導火線嗎?
瘋狂歲月的文化
第十章 黃昏
法蘭西之謎
歷史的覺醒
啟蒙哲學受挫?
印度夏天
第十一章 子夜文化
巴黎一柏林知識界的附德主義
詩人的榮譽
戰俘法國的逃亡文化?
意識形態的改朝換代
第十二章 沒有戰後
一種反映時代的文化?
在冷戰的陰影下
“法國蝸牛不再有外殼”
第十三章 大眾文化深深紮根
廣播的鼎盛時代
谷登堡的法國:死期延緩?
“孟戴斯時代”
第三部分 世紀末(60年代至今)
導言
第十四章 60年代,初期風格
“創新”的飛沫
“夥伴”時代
電視不可逆轉的上升
第十五章 “輝煌的30年”中期
1965年,轉折的一年
1968年五月風暴:法國的一次例外?
大眾文化,還是社會文化的新分化?
共和國永存
第十六章 國家緊縮
多種形態的危機
教育令人失望
維護文化例外
第十七章 大眾文化消費
沒有規律的供與求
行為的頻繁變化
對音像心醉神迷
麵包和遊戲
第十八章 價值問題
主體回歸
形象創造
世界再受迷惑
記憶患病,特性困惑
結束語
人名、地名和著作名索引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