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02年,德國天文和物理學家海因里奇·奧伯斯發現了史上第二顆著名的小行星:帕拉斯星(也稱武女星)。他提出觀點認為它與上一顆小行星(克瑞斯)一起很可能是來自遠古時期因結構內力或者彗星撞擊而炸毀的中型行星的碎塊。這次撞擊所產生的可能還有除了克瑞斯和帕拉斯之外更多的天體碎塊,而事實上人們又很快相繼地發現了兩塊——1804年的朱諾星和1807年的維斯塔星。
而這顆因爆炸分裂而被推測形成太陽系中主小行星帶的行星後來人們稱其為法厄同星,名字起源於在希臘神話中駕馭了一天太陽戰車的神話人物名。但法厄同星假說依然存在漏洞。比如說,所有主小行星帶的天體的總質量遠小於整顆法厄同星的質量。另外,小行星帶中的各個天體的屬性千差萬別,很難肯定它們都來自同一顆行星。時至今日,大多數行星研究科學家都認為小行星的形成來自於長久以來逐漸吸引到一起的大量宇宙碎片。
基本內容
法厄同星假設
基於目前已被證實並不可靠的提丟斯-波得定則,當時有一部分人相信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另一顆行星。作為這一定則的提出者之一,約翰·波得便開始尋找這第五顆行星。當小行星帶中最大的一顆小行星穀神星(目前被認為是一顆矮行星)1801年被發現時,它正好位於預測中第五顆行星的位置,因而當時有許多人認為穀神星就是這顆缺失的行星。然而,1802年天文學家海因里希·奧伯斯在與穀神星幾乎相同的軌道上發現了名為智神星的小行星。
奧伯斯提出,這些新的發現都是一顆曾經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的碎片,他還預言更多的碎片將會被發現。之後卡爾·路德維希·哈丁發現的婚神星和奧伯斯自己發現的灶神星都支持了這一猜測。
這一假說認為是一顆假定的第五行星的毀滅導致了小行星帶的形成,該假說目前通常被稱作分裂理論(disruption theory)。它認為在太陽系中曾經有一顆主要的行星處於火星和木星之間,但由於某些原因最終被摧毀了。其原因可能包括:
它運行到了離木星過於靠近的位置,被這一氣體巨星的巨大引力撕裂了。
它被某一巨大的天體撞擊。
它被假設中的一顆褐矮星——太陽伴星所毀滅。
它由於其內部的某些災難而被損滅。
20世紀,前蘇聯隕石學家葉甫根尼·克林諾夫(Евгени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Кринов,他曾參與過通古斯大爆炸的調查)用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法厄同命名了這一行星
現今觀點
目前,法厄同星猜測已被吸積盤模型所取代。現今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是原行星盤的殘餘,在太陽系形成初期,這一區域中原行星盤的碎片由於受到木星巨大重力的影響而未能形成行星。
然而,這一假說仍舊被一些非科學家所支持。其中一個著名的支持者是考古學家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基於他對古代蘇美爾神話的研究,他認為一顆被蘇美爾人稱為Tiamat的行星被一顆名為Nibiru的星際行星所毀滅。不過,他的這一研究通常被認為是偽科學。
1988年,唐納·派登(Donald W. Patten)在一本名為《大災難與舊約》( Catastrophism and the Old Testament)的書中描述了一個理論,認為一顆被他稱為阿斯特拉(Astra)的行星在向火星運動的過程中到達洛希極限,之後化為碎片,如同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結果。
在與不明飛行物和通靈術有關的來源中,法厄同星還被稱為馬爾戴克(Mald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