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杉[中藥]

油杉[中藥]
油杉[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油杉,中藥名。為松科植物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Murr.) Carr.的根皮、葉。分布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具有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癰疽瘡腫。

入藥部位

根皮、葉。

性味

根皮味淡,葉味微酸,性平。

功效

消腫解毒。

主治

癰疽瘡腫。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春、夏、秋季采葉,全年採挖根皮,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油杉,又名松梧、海羅松。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米;樹皮粗糙,暗灰色,縱裂,較鬆軟;枝條開展,樹冠塔形;一年生枝有毛或無毛,乾後橘紅色或淡粉紅色,二、三年生時淡黃灰色或淡黃褐色,常不開裂。葉條形,在側枝上排成兩列,長1.2-3厘米,寬2-4毫米,先端圓或鈍,基部漸窄,上面光綠色,無氣孔線,下面淡綠色,沿中脈每邊有氣孔線12-17條;橫切面上面至下面兩側邊緣和下面中部有一層連續排列的皮下層細胞,兩端角部二至三層;幼枝或萌生枝的葉先端有漸尖的刺狀尖頭,間或果枝之葉亦有刺狀尖頭。球果圓柱形,成熟前綠色或淡綠色,微有白粉,成熟時淡褐色或淡栗色,長6-18厘米,徑5-6.5厘米;中部的種鱗寬圓形或上部寬圓下部寬楔形,長2.5-3.2厘米,寬2.7-3.3厘米,上部寬圓或近平截,稀中央微凹,邊緣向內反曲,鱗背露出部分無毛;鱗苞中部窄,下部稍寬,上部卵圓形,先端三裂,中裂窄長,側裂稍圓,有鈍尖頭;種翅中上部較寬,下部漸窄。花期3-4月,種子10月成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1200m的沿海山地。分布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相關論述

《福建藥物志》:“消腫解毒。主治深部膿腫,穿掌疽,癰腫初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