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南辛莊木偶劇團

木偶戲又稱“推戲”、“肘戲”,為河間的一個稀有劇種,在明代由河間的西九吉鄉郭村傳入南辛莊。 南辛莊木偶戲共有十五出傳統劇目,這就是村民們常說的“八出梆子、七出絲弦”。 “遊藝社”一位姓侯的想把木偶戲留在北京,就和他們協商購買劇團的構想,但他們謝絕了遊藝社的挽留和好意,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沿京開路向南12里處有一村叫南辛莊,這個村為回、漢兩族人和睦相處的典範,他們世代互幫互助,親密無間,他們閒時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觀看他們村的木偶戲。
木偶戲又稱“推戲”、“肘戲”,為河間的一個稀有劇種,在明代由河間的西九吉鄉郭村傳入南辛莊。
當明萬曆年間木偶戲傳入南辛莊時,只是由單人經營,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則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集資興辦。木偶戲簡便易唱,操作靈便,小人、小馬、小刀槍演出起來能起到真殺實砍的表演效果,深受民眾的喜愛,辛莊的村民也引以自豪,這也是辛莊木偶戲戲流傳至今的主要因素之一。
南辛莊木偶戲共有十五出傳統劇目,這就是村民們常說的“八出梆子、七出絲弦”。其中的八出梆子是《鐵幡桿》、《潼關》、《金球》、《王三姐借糧》、《游山》、《北游》、《美鳳樓》、《混江河》;七出絲弦是《西遊記》、《鸞鳳鞋》、《回龍閣》、《蘆花記》、《界牌關》。木偶戲的角色行當分生、旦、淨、醜。還有三十多個不同形象的道具人子,每個道具人都一尺多高。木偶戲的舞台類似戲曲舞台,只是小得多,道具服裝齊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及龍衣、蟒袍、鳳冠、霞披等分裝兩個大木箱,兩個圓木籠里。
木偶戲是真人唱、假人行,真人支配假人,但唱腔必須符合假木人要表達的喜怒哀樂的表情和人物性格,要讓假人以台上表達出真人的感情來。上場時的“台步”要求和真人上場一樣,同時要求架木偶的藝人都要有一定的功夫,沒有真功夫,是難以達到以假亂真的藝術效果的。演出從一開始上場到演出結束,傢伙點(司琴、鼓)也和梆子戲一樣採用梆子頭板、二板、三板、跺板。
南辛莊木偶戲自創建至今已經歷了四代掌班人,第一代無考,第二代掌班人是著名的木偶藝人秦老黑和豐志雲,第三代掌班人是王朱稀和金書壁,第四代掌班人是金汝稀和王光亮,這兩位老藝人雖年愈古稀,但他們正在用有生之年把精湛的技藝傳授給下一代。
南辛莊的木偶戲繼承和發展的道路是極不平坦的。解放前,老藝人在農閒時組織起來,把鄰村的親戚朋友們請來,一起欣賞,自娛自樂。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後,使這一稀有傳統劇種遭到了滅頂之災。建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導下,使瀕於滅絕的木偶戲又獲新生,老一輩民間藝人金汝稀、王光亮二位重整旗鼓,他們辛勤授藝,精心排演,使南辛莊木偶戲得以中興。除在本村演出(只吃飯不收錢)還經常被邀請到外村演出。
同時,逢春節或物資交流大會南辛莊劇團還經常被請到河間城裡助興演出,頗受廣大民眾歡迎。
1956年,辛莊木偶劇團一行十七人到北京售票演出,票價四至五角不等,先後在“進康戲院”演出三天,又在“新羅天”演出三天,最後在古樓斜街的“遊藝社”演出三天。“北京晚報”每天登載他們的演出節目預報。演出期間場場爆滿,效果極佳。“遊藝社”一位姓侯的想把木偶戲留在北京,就和他們協商購買劇團的構想,但他們謝絕了遊藝社的挽留和好意,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文革”期間,南辛莊的藝人們為保護這一傳統的劇種,偷偷把戲箱、戲台深埋在一家柴棚下,直至粉碎四人幫後,王振營、金兆坤等藝人才把道具從地下取出,組織人員,重新排演,老藝人們精心傳授,年輕的演員認真學習,很快使這一古老劇種煥發出勃勃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