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與海岱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3月17日)
叢書名: 中國古代文明與考古學研究叢書
精裝: 25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30168720
條形碼: 9787030168726
尺寸: 26.7 x 19.4 x 1.8 cm
重量: 739 g

內容簡介

《河洛與海岱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依據考古學資料,運用考古類型學的分析方法,結合歷史地理學和相關文獻記載,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河洛與海岱地區史前至夏商時期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具體內容、途徑、方式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並通過比較這兩個地區典型的文化因素,揭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進而探討了中國古代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大體歷程。
《河洛與海岱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適合於從事歷史、考古、文博等方面研究的專家、學者和相關專業院校的師生參考、閱讀。

目錄

總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河洛與海岱文化區的形成
一、河洛與海岱文化區的地理範圍
二、河洛與海岱文化區形成的因素
第二節 河洛與海岱地區史前至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現狀
一、兩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發展序列
二、有關兩地區文化交流與融合研究歷史的簡略回顧
第三節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方法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方法
第四節 河洛與海岱地區文化交流與融合狀況總體觀
第二章 河洛地區史前文化的分期和類型
第一節 裴李崗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與類型
第二節 仰韶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與類型
第三節 龍山時代早期諸文化
一、廟底溝二期文化
二、大河村五期文化
三、孟莊龍山早期文化
第四節 龍山時代晚期諸文化
一、王灣三期文化
二、後崗二期文化
三、造律台文化
四、三里橋文化
第三章 海岱地區史前文化的分期和類型
第一節 後李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
第二節 北辛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與類型
第三節 大汶口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與類型
第四節 龍山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與類型
第四章 河洛與海岱地區夏代文化的分期和類型
第一節 二里頭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
第二節 先商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與類型
第三節 岳石文化
一、分期與年代
二、分布與類型
第五章 河洛與海岱地區史前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第一節 河洛與海岱地區史前諸文化的年代對應關係
第二節 裴李崗時代至仰韶時代早期兩地區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一、裴李崗文化對後李文化的影響
二、仰韶文化早期與北辛文化的交流和影響
第三節 仰韶時代中晚期兩地區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一、仰韶時代中期兩地區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二、仰韶時代晚期兩地區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第四節 龍山時代兩地區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一、龍山時代早期兩地區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二、龍山時代晚期兩地區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第五節 史前時期兩地區文化交流的途徑、方式及其產生原因與歷史背景
一、裴李崗時代和仰韶時代兩地區文化交流的途徑、方式及其產生原因與歷史背景
二、龍山時代兩地區文化交流的途徑、方式及其產生原因與歷史背景
第六章 河洛與海岱地區夏代至早商早期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第一節 二里頭文化與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響
一、岳石文化對二里頭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二、二里頭文化對岳石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第二節 先商文化與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響
一、岳石文化對先商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二、先商文化對岳石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第三節 早商早期文化與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響
一、岳石文化對早商早期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二、早商早期文化對岳石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第四節 夏代至早商早期兩地區文化交流的方式及其產生原因與歷史背景
一、“后羿代夏”的考古學觀察
二、夷商聯盟的考古學觀察
第七章 夷人文化的融合與消亡
第一節 早商文化的東擴與“仲丁征藍夷
第二節 夷人文化的融合與消亡
第八章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Abstrac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