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悲歌

河洛悲歌

本書是一部歷史紀實性質的小說,作者是一位史學家,他基於歷史資料,將岳飛、宗澤等人救國圖存的精誠奮鬥,宋帝的無能,秦檜等人的陰險、求榮等,無不刻畫得淋漓盡致。作者以流暢的文筆,將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本書出版後即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在網上廣泛流傳。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繼《靖康奇恥》之後,仍然大體依據歷史記載,在研究和考證史實的基礎上,敘述自宋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到二年末的歷史故事。

書中描寫自宋高宗登基以後,重用黃潛善、汪伯彥與一群宦官,在國難當頭、國恥深重的情況下,依然醉生夢死,荒淫無恥,厲行專制腐敗政治。另一方面,李綱、宗澤、張所等愛國志士卻毅然承擔救國重任,精誠奮鬥,然而在專制政治體制下,備受各種形式的迫害,一個個落得悲劇性的下場。名士陳東與歐陽澈敢於上書直言,而慘遭屠戮,成為宋朝開國一百七十年後,史無前例的政治冤案。岳飛作為主人公之一,本書描寫這個青年軍官的成長,以及他與家眷的悲歡離合,與後妻李娃的愛情與婚姻。本書的另一重要內容是介紹徽、欽二帝等宋俘們的痛苦生活,其中包括賢惠的朱後的自殺,宋徽宗女兒柔福帝姬的南逃,兒子信王起兵抗金的失敗等情節。向今人展示在一個痛苦和奮鬥的特殊年代,正義與邪惡互爭的真實畫卷,用藝術手段歌頌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批判了我們民族腐惡的壞傳統。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歷史紀實性質的小說,作者是一位史學家,他基於歷史資料,將岳飛、宗澤等人救國圖存的精誠奮鬥,宋帝的無能,秦檜等人的陰險、求榮等,無不刻畫得淋漓盡致。作者以流暢的文筆,將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本書出版後即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在網上廣泛流傳。

作者簡介

王曾瑜,1939年生於上海,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 ,著名宋史學者,在遼金史方面亦有所建樹。著有《鄂國金佗(左禾右卒)編、續編校注》、《盡忠報國---岳飛新傳》、《宋朝兵制初探》、《宋朝階級結構》,歷史小說《靖康奇恥》等。

目錄

一 登基

二 喋血

三 貶斥

四 許國心獨苦

五 力爭重任

六 張邦昌的末日

七 宗澤抗旨

八 岳飛上書

九 李綱罷相

一○ 志士梟首通衢

一一 南歸夢

一二 北徙

一三 知遇

一四 出征前後

一五 會師新鄉

一六 突圍

一七 鏖戰太行

一八 幽谷情緣

一九 故土戀

二○ 南歸心 一統志

二一 從滎陽到汜水

二二 揚州行朝的悲歡

二三 辭舊迎新中的鏖兵

二四 鐵馬北征 鴻雁南飛

二五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二六 兩枚畫餅

二七 大呼過河身已僵

二八 香消玉殞

二九橫潰

三○ 劫難中的團圓

書摘

書摘

宋高宗稱帝已有十多天,他的心境愈來愈好,每日每時都在品味著稱孤道寡的快樂。除掉趙叔向,使他心頭落下了一塊千鈞重石。他馬上又以其他罪名,將另一個圖謀稱帝的趙子崧貶為單州團練副使,流放到炎荒的嶺南南雄州“安置”。趙子崧在幾年之後,就抑鬱而終。在河北抗金的宗室趙不尤南下應天府,他一到行在,就將所統的三千人馬全部交給御營司,並且給皇帝帶來了宋徽宗等已被押解到燕山府的訊息。宋高宗興高采烈,感到自己帝位穩固,再也無人爭奪,當即將趙不尤升了三官。

在躊躇滿志之餘,宋高宗更縱情和醉心於聲色。他將政務儘量交付黃潛善和汪伯彥處理,這兩名執政也完全熟悉皇帝的意圖,遇到小事,就自己決斷,決不奏稟皇帝。對一大群宋宮女子而言,官家的登基,只是賺得了一場空歡喜,皇帝聽從韓公裔的規勸,為避免自己好色的惡名,自食其言,他在即位前許諾的各種宮女封號,連一個也未兌現。但這群女子都已諳熟官家的脾性,連最嬌寵的潘瑛瑛,也絕不敢在皇帝面前提起“封號”兩字,除了加倍獻媚以外,他

們別無其他選擇。

五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在南京後宮,宋高宗與宮女們淫戲興盡,高興地說:“二十一日即是朕底生辰。阿爹底生辰定為天寧節,大哥底生辰定為乾龍節,朕底生辰亦須定一個節名。你們可各寫一個節名,由朕選擇,選中者便加封號。”於是眾宮女就紛紛在紙上寫了擬定的節名,呈送官家。宋高宗來回挑選,最後選擇了潘瑛瑛所擬的“嘉慶節”和張鶯哥所擬的“天申節”,卻又難分軒輊。張鶯哥用眼神向潘瑛瑛示意“得罪”,就說:“嘉慶節乃是後漢隱帝底誕節。”宋高宗十分驚喜,他以手加額,說:“幸有張夫人博古通今!”潘瑛瑛氣量最小,她挺著懷孕的大腹,向張鶯哥瞪了一眼,張鶯哥只能用眼神向對方表示謝罪。

天申節的名稱算是確定了,卻給皇帝出了個難題。宮中懷孕女子惟有潘瑛瑛一人,如果只給張鶯哥封號,顯然對最寵愛的女子有所虧負。他想了一想,說:“今日朕特封潘夫人為才人,張夫人為貴人。”按照宋宮制度,才人已是正五品,而貴人尚且無品。話音剛落,兩個女子急忙下跪謝恩,宋高宗連聲說:“免禮!免禮!潘才人,你須為龍子鳳孫保重。”他一面說,一面起身離開御榻,準備將潘才人扶起。不料吳金奴早已急步上前,搶先將正在艱於下跪的潘瑛瑛扶起。潘瑛瑛至此才換了一張笑臉,她向吳金奴投以感謝的一瞥。宋高宗心想:“吳夫人雖姿色稍次,卻是聰明伶俐,何不也賜一個封號?”但轉念一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