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河水村(原澠池縣南村鄉河水村)建村年數已無從考正,但至少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山上的黛眉聖母所養的一隻天鵝南飛北往,經常在此落腳休息,因此叫鵝水村,後來村民覺得“鵝”音“餓”,村子裡有山有水有各種資源,村民們吃喝享樂,卻叫“餓”,寓意不好,遂改為“河水村”。
因村子位置偏僻,歷史上歷經多次改朝換代,風雨千百年,都相安無事。村里大戶人家為張姓,從明清以來,一直是地主土豪,所建庭院在村子中間,青磚熏瓦、白牆石階,正門進入院內有隔牆阻擋,古稱“桓門”,大院內由正房(北房)、東西廂房和南房組成一個院落,正房旁還有東西耳房,有抄手遊廊將三面面的房子聯接。因為家業較大,村里里長、保長大事議事必須先經過地主張家商議通過。
金朝時期,屬利津縣管制(今南村鄉),1937年前後屬利津鎮、黛眉鄉交界,歸利津鎮管轄。清代屬北五里,設里胥(古代村長稱謂)。抗日戰爭期間,有一股日軍從黃河北岸的山西省渡過黃河,一路燒殺搶掠,全村村民攜家眷進入深山避難,倖免於日軍的刀槍之下。
解放後,利津鎮改為南村公社,土地改革時期,河水村成立河水大隊,各自然村成立生產互助小組,河水大隊下轄6個互助組,基本形成今天的河水村行政結構。新的土地制度實施後,村里大戶人家土地、財產被沒收,分給無地少地的村民。後來的大躍進、文革、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村民們都是這段歷史的撰寫者,他們跟隨時代腳步進行著歷史性的變革,翻身當家做主,享受黨的政策帶來的變化,逐步解開村民們保守、陳舊迂腐的封建觀念。
1978年改革開放後,河水大隊取消,正式改為河水村,下屬6個自然村:馬崖溝、槐樹嶺、來溝、河水、洋湖、洋湖山。打破大鍋飯制度,土地分田到戶,實行個人承包責任制。
1999年,按照國家水利樞紐工程黃河小浪底庫區建設進度,庫區逐步開始蓄水,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南村鄉河水村屬小浪底庫區範圍,預計淹沒河水村土地17000畝(其中耕地3569畝),涉及河水村6個村民小組村民400戶1523口人。
1999年3月31日,為了回響國家建設號召,舍小家顧大家,河水村首批39戶167人搬遷到英豪鎮姜王莊村。
1999年4月,河水村第一批搬遷到開封縣(今開封市祥符區萬隆鄉)安置點的村民遷出,臨時安置在鄉政府、鄉中學、萬隆村、余元村、張芬村等政府機關閒置房屋或附近村莊。
1999年5月31 日河水村最後132戶431人搬遷到開封縣萬隆鄉安置點,揭開萬隆鄉河水新村的建設序幕。
1999年6月,河水新村統一規劃建設的新型農村住宅社區進行奠基。
1999年11月,房屋集體建好,村民陸續遷入入住。
1999年底,河水新村村委會成立。
2000年2月,河水新村國小投入使用,正式招收學生開課。
2005年河水新村村委會大樓建成。
2009年經批准組建村衛生所,展開農村合作醫療。
截止2014年底,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300餘戶,人口1233人。村黨員18名,黨支部幹部3人,村委會幹部5人。河水國小在校學生230人,教師共13人,村衛生所醫生4名。村民人均年收入12000元,村經濟排名全鄉第9位,村國小教育實力全鄉名列前茅。
行政區劃
村級行政區(五級行政區):河水村
村民小組(六級行政區):
第一組:馬崖溝
第二組:槐樹嶺
第三組:來溝
第四組:河水
第五組:洋湖
第六組:洋湖山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水村位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萬隆鄉,距離祥符區中心約20公里,距離市中心約30公里,坐標北緯34.618279,東經114.412059。
村交通便利,村轄區內公路總里程10公里,縣鄉道全長3公里,橋樑、隧洞3座。公路四季暢通,距離萬隆鄉公交客車站2公里,距離開封市客運火車站30公里。距離大廣高速最近出入口約15公里,距離鄭民高速最近出入口約25公里。
區域屬黃河沖積平原的組成部分,海拔高度在69米左右。地貌有風積沖積沙丘地、黃河沖積平地、黃河沖積低洼地三種類型。水資源豐富,潛水量大。黃河水質好,水源充足,引黃開發自流灌區已延伸至村邊500米處。淺層地下水埋深平均10米,水層厚度15米左右,淡水面積占總面積的98.6%。 深層地下水豐富,水質好,為低氟,低硬度,低礦化水,是理想的生活和農業用水水源。
氣候特徵
位於黃河以南,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氣候分明,寒熱變化顯著,年平均氣溫為14℃。由於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628毫米,其中4月-10月平均溫度在21℃以上,最冷為1月份,平均溫度1℃;最熱為8月份,平均溫度31.5℃。
自然資源
位於豫東平原地區,土地資源較為豐富,所屬村內土地均開發種植農作物、經濟作物。屬沙質土地,適宜種植花生、西瓜等農產品。
經濟概況
河水村搬遷到開封后,享受國家多項福利政策,政府有扶持多個農、牧業經濟合作項目,並趕上溫總理宣布減免種地稅收(交公糧)政策,村經濟發展迅速。
1999年底,村辦兩家企業成立, 約占地100畝的養豬廠投入使用, 約占地50畝的農用機械廠投產。2000年實現產值30萬元。
2000年4月鄉政府委託農技公司給予技術支持的100畝經濟作物產業區開始試點,種植甘蔗、葡萄、大棚蔬菜等。
2003年開始,依託巨大的肉菜市場需求,和便利的交通,由村辦養殖廠帶動,村民開始大規模發展養殖業,養豬、養牛、養兔、養雞。村民收入從剛搬遷過來時的零收入,到現在大幅增加,2012年統計,村養殖戶達60多家,年出欄肉豬3000多頭,牛120餘頭,雞5000多隻,兔2000隻。截止2014年底,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村民逐漸實現了小康生活。
2014年底,村經濟總量在全鄉位列第9位。
民俗民風
民俗
河水村全村村民為漢族,生活勞作、節日慶賀、婚喪嫁娶、建房生子、賀喜祝壽等,都堅守著數千年的漢族民族習俗,勞作生活以農業為主,崇尚“男耕而食,婦織而衣”。
村內李姓為第一大姓,約占全村人口的40%,其次為張姓,約占18%人口。
黛眉廟
對大自然的崇信,以及"萬物有靈",數百年來始終影響著歷代村民。一直認為世上存在著主宰人格和意識的神靈,所以村內信仰“神仙”。村內有黛眉廟,1999年隨村民一起從黃河南岸的黛眉山腳下黛眉廟(原南村鄉河水村屬地)移駕到此地。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各路村民進廟燒香,每年重大農曆節日,都會有廟會,燒香跪拜、進獻貢品、戲曲表演。
黛眉廟來歷
曾經黛眉廟坐落在黛眉山(又名黛眉山)北麓的澠池縣南村鄉山底村,規模宏大,因為歷史多次戰爭及文革,整個廟宇毀了大半。改革開放後,村民念起黛眉聖母曾經帶來的好處,也為了有更好的精神寄託,經多個村子裡族人的商量,決定重建黛眉廟,選在山腳下地勢更低,生活相對富裕的河水村(原南村鄉河水村)重建黛眉廟,直到1999年全村搬遷,黛眉聖母像被請到今開封萬隆鄉屬地。(2006年前後,原澠池縣南村鄉山底村被破壞的黛眉廟由黛眉山另一地域新安縣的政府主管部門在黛眉山頂重新修繕、擴建,現已建成國家3A級風景區)。
黛眉山主神黛眉聖母原名范小娥,在黛眉廟中塑有她的金身。傳說黛眉聖母面麻,為商湯所不喜。商湯娶了其他妃子後,立即遭到冷落,遂從西亳出走,經荊紫山到達黛眉山上修行。聖母有很高的道德修養,當時為全國所尊崇,她的出走,引起了大臣們的憂慮,紛紛要求商湯尋找黛眉娘娘。商湯自黛眉娘娘離開後,後宮大亂,方認識到她的賢德。商湯派伊尹尋找黛眉娘娘,在黛眉山找到在此養蠶的黛眉娘娘。商湯命其回宮,黛眉娘娘不同意,並勸說商湯莫沉湎女色,要以天下為己任,打敗夏桀,統一天下。商湯修德振兵,遂打敗夏桀,被諸候尊為天子。黛眉娘娘則在黛眉山修行成仙,湯王為了感念黛眉娘娘的恩德,為其興建聖母廟宇及行宮數處,塑全身像,並把她修行的這座山用她的名字命名。這段美麗的歷史傳說每年都吸引著海內外千萬香客來此頂禮膜拜。
黛眉聖母廟不僅在黛眉山有,在其東部荊紫山也有,稱黛眉行宮,又稱紅崖寺。據說,黛眉聖母經常奔走於黛眉山、荊紫山、南石山之間,故建行宮以駐足。在黃河北岸的山西省南部也有黛眉聖母廟。可見,對黛眉聖母的信仰在豫西、晉南有普遍性。黛眉聖母可保佑人們生育,每年均有不少山民到黛眉廟行香,以祈求早生貴子。民間流傳著黛眉聖母可保佑人們四季平安,家業興旺,於是山民們帶著各種恭品到黛眉廟祈求平安。在山裡人看來,黛眉聖母主管一切。如每當水旱災害,山民們便到廟裡求雨祈晴。有了善行,黛眉聖母會保佑;有了惡行,黛眉聖母會懲罰。實際上是人民用宗教感情維持了一種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古樸民風,“黛眉山中無惡人”就是對此的真實寫照。
千百年來,黛眉廟香火不斷,在1999年搬遷之前,每年一度的黛眉廟會是黛眉山最隆重的節日。廟會在農曆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初六舉辦,歷時51天,高潮是在六月初六。廟會期間,來自澠池縣、新安縣、垣曲縣以及洛陽等地的民眾來黛眉廟燒香、求神。當地民眾傳言說三月十五黛眉娘娘要回垣曲英言娘家,每逢這一天,村里人吹吹打打,送娘娘過黃河;到了四月十五,黛眉娘娘要回河南婆家了,人們又持旗放鞭,敲鑼打鼓到黃河邊迎接。六月六則是趕廟會的日子,四鄰八鄉的民眾歡慶豐收,都來黛眉廟祭禮趕廟會。
黛眉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及眾多的歷史遺蹟,將會吸引更多的人觀光旅遊,昔日"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歷史遺蹟黛眉廟將會被世人所了解。
傳統藝術
河水村豫劇班
豫劇,舊稱“河南梆子”, 起源於宋朝古都汴京(現河南開封地區),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國內影響力僅次於京劇,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在中國戲曲學院開設豫劇本科班,標誌著豫劇正式成為一門大學教育學科專業。
豫劇影響廣泛,全國有20個省都有管轄在編豫劇團,由政府各級文化部門直接管理在編的豫劇表演團體就有220多個,豫劇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地方劇種。在近年受邀至美、德、奧、意、英等國公演,以豫劇藝術站上國際舞台。1994年,河南電視台開播的《梨園春》欄目將豫劇以擂台賽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得到廣泛好評。20年來,《梨園春》欄目組在中國大陸、台灣以及國外各地演出,使豫劇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隨著村民們生活安定富裕,空閒日子越來越多,唱戲成為了村民們打發時間的好辦法,與其打牌、打麻將等耗神費錢的娛樂方式,唱戲作為優良民俗傳統被我們村保持並發揚。也是我們河水村精神文明建設、村文化建設的重要亮點和成就所在。多少年的聽、唱,幾代人的豫劇情結積累,促成村里唱戲人員的壯大、隊伍的積累。
河水村豫劇班成立於2003年,由村民自發組建,所有人員皆是種地為生的農民,沒有戲劇專業背景,沒有戲曲知識,沒有高人的指點,都是憑著對豫劇的喜愛,被劇中故事的吸引、感染,堅持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組建而成。由村委撥款購買服裝、道具、設備,從電視、錄像找劇本找音像,農閒時排練、演練。多年來,秉承務實、創新精神,吸收眾長,編排了幾十部豫劇節目,每年農曆新年在村文化廣場表演,一直深受村民喜愛,引來許多鄰村村民前來觀看、交流,為豫劇地方傳承發展做出了積極重要貢獻。
河水村盤鼓隊
盤鼓在中國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發源在黃河兩岸,用於軍隊中的迎送儀式,後來在民間逐漸用於迎神、送神、求雨等風俗儀式及節日慶典活動。經過一千多年的沉澱,這種民間藝術散落在鄉村民間,遍地開花。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盤鼓表演氣勢宏大、震撼人心,鼓點激越,複雜多變;表演熱烈、粗獷、豪放,無論是在音樂性上還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盤鼓深受城鄉人民民眾的喜愛、久盛不衰。
河水盤鼓隊成立於2009年,規模30餘人,成立前為腰鼓隊,當時時任腰鼓隊隊長的兒子王海峰娶親,為了隆重慶祝這一喜慶好事,經過多次商量,數位村民先行墊付資金,訂做盤鼓,小鼓改大鼓,自學自練,組成了盤鼓隊。現分為兩個班,多為中年婦女,農閒時在家排練,鄉里村里每逢婚喪嫁娶大小活動,都會邀請盤鼓隊前來助興。
河水村盤鼓隊,因村民是從豫西三門峽搬遷到豫東開封,盤鼓表演略不同於開封盤鼓,雖率性、磅礴,但不及開封盤鼓粗狂豪放,多以輕快、靈動為主,鼓、舞相生,融為一體。
移民前的河水村
地理位置
在澠池縣城往北40公里,南村鄉往東10公里,小浪底水庫大壩上游50公里處,岱嵋山腳下,奔騰的黃河在此右拐沖向石頭山崖,再被石山擋回90度,咆哮著向東流去。河的南岸,石山靠西側,就是曾經的南村鄉河水村,一個曾經有著1400多年歷史,400多戶人家生活聚集的村落。
山村風貌
河水村依山而建,背靠大山,面朝黃河,散落在半山腰的山坳中,村子沿黃河邊公路逆行往上(向西)2公里是洋湖村,從村子的左邊上山山頂是洋湖山村,村子右邊沿著盤山公路上山是依次經過來溝、馬崖溝、槐樹嶺等村民小組,均屬於河水村行政管轄,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500餘畝。
房屋結構多為石頭砌成,也有磚瓦、土坯構造,一層居多,有石牆或土牆圍成的院子,有牲畜圈棚,有瓜棚豆架,雞犬相聞、鴨鵝成群、滿院綠陰。稍大戶人家還有四合院式的上堂堂屋、東西廂房、門樓,大塊青磚鋪地,青石台階。少數人家還有窯洞、地窖,以及向下挖出來的房子。整體來說屬上世紀80、90年代漢族農村建築風貌。
山村生活
村民們千百年來辛勤勞作,布衣蔬食,與人為善,絕甘分少,保持著良好傳統的民風,村民們依山開荒,沿河建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豐富的山水資源中,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每天早晨,都是伴隨著濤濤黃河聲醒來,聞著縷縷濃煙起床,村民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孩童們開始了一天的玩耍,懂事的孩子開始主動幫父母承擔家務,下地拔草,或上山放牛。
村裡有條小溪,從村後的大山腳下一個石縫中湧出,沿村子中間的山溝緩緩流向2公里外的黃河。村民們飲水都在這條河的上游取水,中游可以村婦們洗衣洗菜,下游分流灌溉農田、養殖鴨鵝,或流入黃河。天氣熱的時候,村民都會在這條河裡游泳,不論老少,只分男女。幾塊大石頭圍成簡單的池子,供人們游泳、消暑,也有幾個天然的水坑水灣可以洗澡、沐浴。特別是午後這段時光,洗浴後還會在河邊的樹蔭下,勞累的人會在石頭、石板上美美地睡一覺,年輕人們聊聊天談談情話,婦女們做些針線活兒,孩童們開始利用此機會做遊戲、學習打牌,不怕曬的愛動的會在河裡抓魚、逮螃蟹。天冷的時候,很少能下水遊玩,小魚蝦會多些,所以周末約上幾個好夥伴一起在水池裡釣魚,別有一番情趣,一般都是釣到回家餵雞鴨,很少有拿來吃的,因為小因為少。如果夥伴們齊心,能一起釣一起抓,收穫的都交出來,組織一次泥巴燒魚,這樣的野味會很不錯的,從家裡偷拿點鹽抹在洗剝乾淨的魚身上,用樹葉子包起來,外面再塗一層泥巴,扔進火堆中,不要半小時就可以美餐了。小溪中下游兩邊能利用的土地都被平整為菜地,每家開闢一小塊,大的3分地,小的也就10幾平方米,隨著季節不同,種植各種適宜的瓜果菜豆,供自家食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蘊藏大量礦產資源,漫山遍野動植物資源,附屬丘陵眾多的黛眉山,是村民就地取材、賺取營生、繁衍生息的主要食物、經濟作物來源。山上採摘野菜、野果,有野生韭菜、小根蒜、芥菜、水芹菜、椿菜、花椒、麥苗菜、薄荷,山核桃、野葡萄、山楂、柿子、石榴、山杏、山梨、燈籠泡、桑椹、漫山遍野的酸棗等等,抓捕野味,有野兔、野豬、蛇、蠍子、鷹、貓頭鷹等山蟲飛鳥,採集中藥,開荒種植果樹,等等,村民按需採獵,從不貪圖,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生態循環,使村民們世代享用。
山腳下黃河水沖積形成的數平方公里沙灘,經過數代人的開墾翻種,形成了千畝良田,是村民們糧食作物主要來源。經過水渠灌溉,施肥除草,基本無需化肥無需除蟲藥劑,作物依然生長旺盛,顆粒飽滿,收貨時碩果纍纍。每到收穫季節,全家老小上地採收,看到麥浪翻滾、瓦谷豐登,眼前一切豐收在望,村民們喜上眉梢,再苦再累也化作無盡的動力,全身投入到收穫的勞作中。沒有太多的機械化作業,都是簡單的收割刨挖工具、人力、使用牛驢牲畜,日復一日的勞作,方能換來一年的豐收。種植作物以小麥、花生、玉米為主,土豆、馬鈴薯、稻穀、高粱、油菜、黃豆等少量種植,除了自己食用,多餘的會賣掉,作為家庭生產生活收入之一。
每年9、10月份(農曆8、9月份)黃河進入汛期,河水大漲,兩岸會有少量農田淹沒,村民非但不擔心淹沒的農田,隨之而來河魚河鮮讓村民們喜不自禁。每年要吃到正宗的河鮮,9、10月份的初秋收穫季節就是最佳時機。有經驗的村民會在黃河水大漲時觀看形勢,起伏的水波,翻滾的浪花,渾濁的水質,衝擊下來的雜物,等等,都是判斷是否出魚的條件,因為雨後的洪水匯集流入黃河,改變了水質,缺氧的魚兒都浮出了水面。一旦看到有魚出現,或跳起或冒泡,村民就大喊著往村里跑,穿過大片農田,奔向村子,通知各家戶去捕魚撈魚。大人們抄起傢伙什,拿著漁網、挑著袋子,小孩們拿著籃子、水桶,奔到河邊,等待露頭的魚兒。缺氧的魚兒很容易捕撈,看準下網、甚至下手抓魚也是常有的事。
撈起的魚兒有鯰魚、鯉魚、草魚、泥鰍、鯽魚、河蟹,其中以特有的黃河鯉魚居多,鯰魚也不少,泥鰍、螃蟹則需要去岸邊泥潭、沙灘里挖,這是小孩們最喜歡最顯本領的抓魚方式。不一會兒,每家的水桶里、袋子裡、或籃子裡魚兒成堆,個個活蹦亂跳、鮮嫩水靈,大人小孩們看到這么多的收穫都喜笑顏開,鄰里們也相互稱讚。因為汛期、水況不同,漁汛少則1小時多則持續一天。捕撈工作結束後,在河邊小溪里,去鱗開肚,清洗一番拿回家,家裡的主婦們則燒火開鍋,或油炸,或清蒸,或燉煮,或紅燒,或醃臘,又是一頓美餐出爐,等待辛苦一天的村民們品味,也等的小孩子們口水直流。如果有多餘的魚吃不完,或送鄰里,或養在自家水缸里,甚至放養在靠近家院的那段溪水裡,用石頭圍個池子養起來,日後慢慢享用。
在這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環境秀美、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成就了村民簡樸而不張揚,富裕而不貪圖的習性。遠離現代文明的喧囂,散落的村子像一個個孤島,深藏在黃河峽谷的大山深處,蜿蜒川流的黃河水滋養著兩岸人民,孕育著人類文明。
歷史大遷移
小浪底水庫建設始於1994年,1999年開始蓄水發電,2001年底工程全部竣工。1999年河水村村民全部搬遷,因部分村民和臨近村莊有難以割捨情分,和對這片土地的眷戀,有500多人分遷於就近的澠池縣英豪鎮姜王莊村。近1000位村民則搬遷到了300公里外的開封市萬隆鄉,因為這裡地域廣袤、土地肥沃、交通發達,世代以種地為生的村民沒有別的手藝,要想有個好生計,種地是最本分、保守的活法。曾經的河水村就這樣一分為二,原來的高山綠水、青磚碧瓦、土階茅屋,都已經淹沒在黃河水之下,僅露出幾個山頭,山上的羊腸小道和墳頭墓碑,向路過的世人們訴說著這裡曾經有過的歷史。
現在,搬遷到兩地的河水村民們,早已適應了當地的環境,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繼續著他們的奮鬥史!
在當地良好的社會環境、國家政策的扶植下,加上村民們踏實肯乾的作風,短短十餘年後的今天,已經讓村民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生活改善很大,年輕的村民們接受新思想,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在經濟浪潮中挖沙淘金。精神文明逐步提升,拋卻陋習,傳承優良民俗,村民們樂天知命,安享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