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河口鎮,隸屬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管轄,古稱沙灣市, 因地處信江河與鉛山河的合流之處,故名河口,是古代的江西四大名鎮。
歷史沿革
古稱沙灣市,明初改稱河口。1949年置河口鎮,1958年改河口鎮公社,1981年復為河口鎮。
河口鎮,鉛山同知駐河口。同治《鉛山縣誌》載:河口鎮,縣北三十里,即古沙灣市也。當信河鉛河二水交會之沖,在汭口九陽石之上。商賈往來,貨物充牣。乾隆四十年改駐湖坊,移軍糧分府駐紮於此。按,河口之盛,由來舊矣。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揚。舟楫夜泊,繞岸燈輝。市井晨炊,沿江霧布。斯鎮盛事,實鉛巨觀。第操奇贏者多踐土,甘敗類者或潛形。旌別彰癉,防泛輯安。當必有道以處此。
河口是有著得天獨厚條件的航運港口。
信江流至河口,水面增寬,水流平緩,水深清澈,又有鉛山河(桐木江)水南來合流,信江上往來的商貨大多都在這裡換船,轉運別處。徐霞客在《江右游日記》中記述:河口有水自東南分水關發源,經鉛山縣,至此入大溪,市肆甚眾,在大溪之左,蓋兩溪合而始勝重舟也。
河口,因位於信江、等河流交匯之口而得名,成鎮於唐朝初,北宋初年發展為贛東名鎮。北宋政府在 鉛山設鉛山銅場,並設永平監鑄錢,有10多萬工人,每年采銅38萬用斤、采鉛28萬斤。此時的河口,人來船往,一派繁榮。到明代,河口的商事更是繁榮。著名史學家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指出:“明代中葉,江南水運發達的城市商業日趨繁榮,形成五大手工業區,即松江的棉紡織業、蘇杭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鉛山的造紙業和景德鎮的制瓷業。這五大手工業區之間保持著密切的商業聯繫。”
河口明清古街,由東向西沿信江南岸而建,全長25公里,路面用長條青石和麻石鋪砌,現尚存舊時店鋪450多家,建築風格為明清特色。
明清時,河口是閩、浙、贛、皖、湘、鄂、蘇、粵等地百貨集散地,商賈雲集,沿江10多處碼頭泊船達數千艘,常有船到三日不能靠碼頭,極盛時有店鋪2000多家,大小紙店100多家,茶行50多家,豐城人何柱成開的藥號金利合與全國500多家藥號有業務往來,徵商朱少峰的綢緞店資本逾20多萬銀元,晉、陝茶商每家資產均在30萬銀元以上,各地商人在河口建的會館有20多家,徽寧會館在河口的同鄉會員有724人。清乾隆八年,《鉛山縣誌》記載:(河口)“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揚;舟輯夜泊,繞岸燈輝;市井晨炊,沿江霧布;斯鎮勝事,實鉛山巨觀。”民間有“買不盡的河口,裝不完的漢口”之說。商界則稱之為八省碼頭”。
如今的河口鎮,當年的九弄十三街格局依然如故,穿城而過的惠濟河小橋流水的風韻猶存,舊時的繁華仍然可以窺見。有關人士指出,河口明清商貿古鎮是珍貴的歷史遺產,文化厚重,是構建上饒“大旅遊”格局一個潛力巨大的資源。
行政區劃
河口鎮位於鉛山縣境北部,東與鵝湖鎮為鄰,北隔信江與新灘鄉相望,南部多丘陵,其餘為沖積平原,面積為68平方公里,下轄10個村,8個街道居委會,1個茶場,人口為5.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萬,財政總收入達13890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910元。歷史上曾與景德鎮、樟樹鎮、吳城鎮並稱為江西四大名鎮。
轄勝利、復興、解放、團結、民主、聯合、和平、城南8個居委會和民和、韓家、清湖3個村委會。
經濟建設
集鎮建設
河口鎮是鉛山縣的城關鎮,根據自身特點,設計了發展框架,把“城市化促鎮”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以打造山水園林城市為取向,加快城市化步伐,著力把河口建設成“兩河抱三山,山水映新城,街區嵌明珠,綠地鑲裴翠”的山 水園林城市。截止去年底,已相繼完成對黃崗山大道、獅江大道的改造,並安裝了各式美化、亮化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河口鎮的城市化氣息。2004年,河口鎮提出以擴張城市,美化城市為重點的城市發展舉措,不斷提高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第一,加快城東開發建設步伐。城東500畝整體開發進展順利,占地27萬餘平方米的“濱江花城”花園在宅小區建設已啟動,商品房銷售火爆。將全面完成城東商品房一期工程建設,並適時啟動二期工程;第二,啟動城南小區建設,加快退城進郊步伐。計畫進入城南小區的第一批單位有縣行政中心、建設、環保、地稅、國稅、二中等單位,工程建設已經開始,城市空間得到有效拓展;第三,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上半年完成縣城復興中路的改造,完成了河雷公路鎮內的路面鋪設。並預備在年內籌集250萬元資金對所轄七里、高嶺二村兩條10公里的公路進行改造,增強鎮內交通通暢能力;第四,加大文明衛生城市創建力度,使縣城的整體面貌達到新高。計畫安排80萬元資金對城區3公里的惠濟河進行清理和淨化,恢復母親河昔日風采,對老城區九弄十八街進行環境衛生集中整治,逐步修繕整理以明清古街為主的城區古建築,不斷提高城市的品味。
經濟發展
全鎮經濟總量實現了新突破,超額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財稅任務,財政總收入1389.88萬元,比年初計畫數增長14.87%;一般預算收入實際完成844.20萬元,比年初計畫數增長12.56%,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910元,比上年增長9.5%。在發展經濟上,河口鎮提出抓好外向型經濟搞活民營經濟,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抓好外向型經濟,保持強勁發展態勢,主動出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倡導人人爭當招商引資員、市場中介員、政策宣傳員和形象塑造員,形成“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並堅持“以情招商,以誠招商,以商招商,以良好的服務環境招商”, 2003年引進 騰馬木業公司、燦海農副產品工貿公司、飛達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藍翔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進入工業園區,實際進資13772萬元,同比增長73.9%,實現外向型經濟稅收98萬元。二、搞活民營經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制定一系列鼓勵措施,解決個私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困難。營造有利於發展的濃厚氛圍,大力引導個私經濟參與農業化、產業化、特色化建設等,促進個私經濟“二次創業”。三、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強化基礎,加強服務,培育扶持龍頭產業,帶動基地建設”的工作思路,樹立“跳出農民抓企業,跳出農民抓增收”的新觀念,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科技含量,發展種養業、農產品和加工業三大重點,建立初具河口特色的農業體系。一是抓好特色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在穩定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適宜該鎮優勢的虞家反季節蔬菜,清湖、韓家荸薺、渭口草莓、食用仙人掌等品種的種植。二是發展特色養殖業,按照“突出種豬,穩定雞鴨,兼顧牛羊”等特種養殖的思路,大力發展了以柴家、七里、洋田、清湖、玉石為基地的養雞、養鴨、養羊、母豬繁殖等為主的養殖業。三是結合退耕還林工作,重點抓好高嶺、玉石、洋田等村林業基地建設,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四是做好農產品深加工業。
獨特魅力
第一,河口古街保存完好,散發古鎮韻味。明清古街由東而西沿信江南岸建築,舊分一堡、二堡、三堡,全長約2.5公里,寬6米,路面用長條青、麻石鋪砌而成,布滿車轍。街道兩邊尚存舊店鋪多家,多數保持了明、清建築特色;
第二、保存多處名人遺蹟。“隔河兩宰相”之一的明代宰相費宏墓在河口鎮柴家埠村,塋城恢弘,前有石碑坊,兩旁排列石人、石馬、石獅、石象、石羊、石豬等,中立墓碑;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大詞人辛棄疾的石雕像屹立於縣城廣場中央, 巍峨挺拔,供後人瞻仰。
第三、工業園區建設頗為壯觀,園區位於河口鎮渭口村旁,兩邊廠房林立,入園企業已達20多家,招商引資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江西第一古街——河口古街
鉛山河口鎮、歷史上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鎮。如今,這四大名鎮中,只有河口鎮還保存著較完整的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專家稱為江西第一古街。
河口碼頭
由河口順信江而下可達於鄱陽湖,經鄱陽湖出湖口即可進入長江;由鄱陽湖溯贛江而上至大庾,越大庾嶺入北江可抵廣州;由河口沿信江溯流而上,至玉山轉陸路可達浙江常山,進入錢塘江水系。這條水道聯結閩、浙、贛、皖、湘、鄂、蘇、粵,是江南諸省的水運中心之一,所以明清時河口有“八省碼頭”之稱。
河口鎮的興起約在明中葉前後,明萬曆《鉛書》載:以其通於江、達於河也,故凡天下之貨又集焉。……顧河口水奧商賈,駢畢藏奸之藪,邇有縣佐分駐之議。明費元祿在《晁采館清課》中記述:河口,余家始遷居時僅二三家,今閱世七十餘年,而百而千,當成邑成都矣。……技藝雜耍,蓋期舟車四出,貨鏹所興。清初,隨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河口進入一個新的繁盛時期。康乾盛世時,有“買不完的漢口,裝不盡的河口”之稱。
河口是紙、茶、布匹、藥材、瓷器等商品的集散地。《鉛山鄉土志》稱:鉛民大商賈貿易紙、茶,次等之商貿易糧食,小本經營極少。……論進口貨,鉛不產棉,巴河布、省布、棉花等第一大宗,商本極巨,每交銷售鉛邑四境,不下三十萬,在河口分銷上游者,不下二百萬。雜貨為第二大宗,運自上海、南京。糧食為第三大宗,安仁、東鄉、弋陽、貴溪與鉛為鄰,四縣皆產米之地,米商運至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