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河口苗族鄉地處綏寧西部邊緣,西鄰會同縣金子岩、王家坪鄉,東接楓木團苗族侗族鄉及長鋪子苗族鄉,南連竹舟江苗族鄉和黨坪苗族鄉,北接麻塘鄉,東西約寬13.2公里,南北長約9.3公里,全鄉總面積11.1萬畝。鄉站河口距縣32公里,轄七個行政村、五十個村民小組、1493戶、總人口6042人。境主要分布有漢、苗兩個民族,其中苗族占大多數。境內旅遊資源較豐富,有東南第一山之稱的神坡山位於水東村,成了縣域內遠近聞名的旅遊和佛教聖地。2002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批准為文物保護區。這裡每年都能吸引眾多的遊客觀光遊覽、探古尋芳。甚至每年3月3日的賽歌會更是該旅遊者的一項文化特色活動。
地形地貌
鄉境屬山地形,地勢東高西低,最低點趙家海拔232米,最高峰尖峰界海拔892米。巫水從西部邊緣的河口村流過,境內長3公里。河口溪從楓木團苗族侗族鄉流入我鄉境內,經岩坡、山茶坪、多逸寨、四甲團、河口村在河口村匯入巫水。境內長20公里,水量充足,利於灌溉。境內屬中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境內森林資源和水利資源豐富,森林資源覆蓋率達80%,中小型水電站五座。境內農業用地5411畝,其中水田4743畝,旱地10.1萬畝,有林業用地88554畝,活立木總蓄積量56000立方米,活立竹34萬餘根,農業和林業是全鄉的傳統產業和支柱產業。主要有糧食作物有水稻、紅薯、玉米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生薑、辣椒、黃豆、油菜、蔬菜等。園地主要種植柑桔、桃子、柚子、葡萄、西瓜、百合、食用菌、茯苓等。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養鴨、養鵝、養羊、養魚為主。林產品除竹木外,還有楊梅、香菇、木耳、茶油、栗子、五倍子、山蒼子、板栗等。境內企業7家,固定資產總額4個億,有木材加工廠2家,電站5座,初步形成木材、楠竹、水電等支柱產業。交通與教育
境內地際洪綏公路通過河口村,縣道綏寧至聯民、河口至楓木團通過河口村、楊家寨村,另外有村級公路50餘公里,全鄉50個村民小組全部通了公路。2007年硬化了河口至水車12.5公里,水車至楓木團雲寨7.3公里了水車,岩坡至陳家灣3公里,河口至頸龍1.3公里,楊家寨至多逸寨禾令堂2.2公里通村公路。全鄉實現了家家電燈亮、組組電話通,行動電話信號履蓋除水車村部分地方外全境,程控電話的擁有率達70%,有電視的接受率達100%,全鄉四個村完成了農網改造。鄉內有中學一所(綏寧十中),國小一所(河口學校),學前班七個。有中心醫院一所,村衛生室10個,醫療設備較為先進。基本解決了民眾看病難的問題。
歷史沿革
建國以前屬青坡鄉,解放後屬行政六區。1951年改為八區。1955年稱河口區。1956年撤區並鄉屬竹舟江鄉。1958年屬竹舟江人民公社。1961年從竹舟江人民公社劃出,成立河口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公社建河口鄉。1990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河口苗族鄉,現轄河口、楊家寨、四甲團、多逸寨、山茶坪村、岩坡、水車共7個村。工業企業
全鄉農林並重,糧食生產和竹木加工是傳統的支柱產業,另外農副產品的種植也是農民增收的一種重要產業。近年來,豐富的水利資源和旅遊資源的開發使水電、旅遊業逐漸成為全鄉的重要產業。本鄉現有電站5座,青坡電站始建於2003年,於2005年3月投產,年產值可達120萬元左右,屬私營企業。河口電站始建於2003年,於2005年正式發電。裝機容量為1.5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一億度,總產值可達3千萬元。其它企業三家,華宇板業有限責任公司、三節田木材加工廠、大祥磚瓦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