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簡介
城區面積
鄧州中心城區2010 年建成區面積已達到40平方公里,人口40萬人;預計2020 年建成區面積達到50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過50 萬人。 1988 年撤縣建市,1989 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對外開放城市,1993 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改革開放特別試點市,1996 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2001 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優先發展的中等城市試點市,2004 年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5 個重點擴權縣市之一,2006年鄧州市被命名為“中國第一雷鋒城”榮譽稱號。2011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直管縣試點市。
悠久歷史
鄧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約公元前21世紀,夏代仲康建都於鄧。根據考古發掘上溯歷史三千年。原明清和現代志書,均從“夏帝仲康封子於鄧”的夏朝寫起,根據近20年的對八里崗、太子崗、楊崗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確定了七千年前就有古人在鄧州生活的實際情況,再上溯鄧州歷史三千年,使鄧州七千年的歷史,在文物和史志中得到肯定。通過歷史資料考證和論證,約公元前21世紀,夏代仲康是建都於鄧。根據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確定商代鄧國為公爵國,周初為鄧伯國,西周中期為鄧公國,西周晚期為鄧侯國。 同時,確定了五千年前鄧字地名由以族為氏的夸父氏族形成,到商周時為曼姓封國,春秋早期改曼姓為鄧姓封國,後以國為姓。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 年)改為鄧州,民三年(公元1913 年)改為鄧縣。古老的鄧州為後人留下眾多的名勝古蹟。
區位優勢
鄧州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位於武漢一西安一鄭州大三角和南陽一襄陽一十堰小三角中心,起著承東啟西的“橋樑”作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在鄧州境內穿越50 公里;鄧州距襄陽、老河口、南陽三個機場均在60 公里以內,可直達全國各地。
資源優勢
鄧州物產豐富,資源雄厚.盛產小麥、棉花、菸草、小辣椒、花生、豆類,被國家確定為商品糧、優質棉基地縣(市), 是河南省油料生產和優質煙出口重要縣(市)。年糧食總產10 億公斤以上,棉花總產3500 萬公斤,菸葉總產2000 萬公斤,花生1000 萬公斤;畜產品資源豐富,是南陽黃牛中心產區,年存欄45 萬頭,生豬存欄70 萬頭,家禽1500 萬隻。鄧州素有“糧倉”之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糧食生產先進縣、河南省油料生產和優質菸葉出口重點市。鄧州礦藏資源得天獨厚,水泥灰岩儲藏量13 億噸,溶劑灰岩2 億噸,黑墨大理石1100 萬立方米,花崗岩儲量600 萬立方米。
行政區劃
鄧州市轄3個辦事處、13個鎮、11個鄉:古城辦事處、花洲辦事處、湍河辦事處、羅莊鎮、汲灘鎮、穰東鎮、孟樓鎮、林扒鎮、構林鎮、十林鎮、張村鎮、都司鎮、趙集鎮、劉集鎮、桑莊鎮、彭橋鎮、九龍鄉、張樓鄉、白牛鄉、夏集鄉、裴營鄉、文渠鄉、高集鄉、陶營鄉、小楊營鄉、腰店鄉、龍堰鄉。
鄧州經濟
發展軌跡
鄧州市經濟開發較早。 戰國時代"鄧師鑄劍"聞名於世,表明冶鐵業較為發達。 西漢元帝建昭年間(公元前38-34年),南陽太守召信臣於穰興修六門碣、鉗盧波灌溉農田,發展農業生產。 宋代,鄧州置榷場,宋金互市,商業初具規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鄧州市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國民經濟在曲折中發展前進。
發展近況
近幾年來,鄧州市委、市政府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以"三增一穩"(農民增收、工業增效、財政增長,社會穩定)為目標,以改革、發展、創新為主旋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緊緊圍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這條主線,強力實施農業強市、工業立市、財政富市、城鎮帶動、科教興市五大戰略,精心組織,狠抓落實,促進了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005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25億元,同比增長14%,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150;地方財政收入2.12億元,增長32.6%,增輻為8年來最高水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億元,同比增長70%;農民人均純收入3130元,同比增長17.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4元,同比增長14.8%;金融儲蓄存款餘額42億元,淨增8.2億元,綜合實力位居全省第40位。 2008年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0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8億元。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鄧州經濟一季度處於低谷,自二季度開始,隨著中央一系列保增長政策的實施,鄧州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苗頭,至三、四季度,回升態勢更加明顯,經濟增速呈現逐步加快趨勢。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分別為8.9 %、8.3%和9.3%,預計全年GDP有望達到225億元,增長9.7%,其中一產增加值62.4億元,增長4.3%;二產增加值100億元,增長13.2%;三產增加值62.6億元,增長11%。預計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有望達到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為27.7:44.5:27.8,首次由“二一三”轉變為“二三一”,人均GDP達到16000元。初步預計,2010年GDP將達到250億元,增幅在10.5%左右。
工業體系
目前已初步形成食品加工、化工醫藥、棉紡服裝、建材工業、菸草加工、造紙工業等六大工業體系,相繼開發出了杏山牌水泥、久友牌麵粉、先天下白酒等名牌產品,其中久友牌特精粉、特一粉於2002年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命名為免檢產品。工業經濟已成為建立現代化中等城市的重要支撐點。非公有制經濟在創新中迅猛發展。堅持"放手、放開、放膽"原則,切實解決觀念、政策、服務、環境、資金五個制約因素,通過設立綜合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設立示範區,實行"三監督一保護"等十大舉措和,23項優惠政策,切實最佳化了發展環境。非公有制經濟總量擴張,規模擴大,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呈現出跨越式發展態勢。非公有制經濟成為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點。
發展方針
鄧州市認真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一個目標” (建設經濟強市、 文化名市、 現代化中等城市),弘揚“一種精神” (負重拼搏、敢於創新、堅韌不拔、實幹興業的鄧州精神),實施“三大戰略”(工業立市、開放帶動、人才興鄧),實現“五大突破”(工業經濟、城鎮建設、特色農業、項目建設、民營經濟),走好“三條路子” (找準工業和農業結合點, 兩篇文章一起做,圍繞農業辦工業, 實現工農互動發展,走農區工業化路子;找準城鄉結合點, 城鎮、農村兩個輪子一起轉,加速各種生產要素最佳化聚集,實現城鄉互動發展,走城鎮化路子;找準經濟和生態結合點,經濟、生態兩大難題一起解,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實現經濟生態互動發展,走可持續發展路子),實現鄧州崛起。四、基礎設施
城市建設
道路建設 近五年來,先後打通、新建了仲景路、文化北路、北京大道、穰城北路、湍濱大道、團結東路、教育南路、交通南路、人民西路、西一環路等10條主次幹道,拓寬延伸改造了三賢路、穰城路、北環路、新華東路等,累計硬化道路總長已達105公里,面積達236萬平方米,新修排水管網110公里,在市區形成了9縱7橫道路網路骨架。城區面積擴大到50平方公里,建成區35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大大提高,呈現出"綠、亮、淨、綠、暢、美"的嶄新風貌。對鄧南、鄧新、鄧襄、鄧汲四個入市口進行了拓寬硬化、綠化改造,美化了城市環境,改善了城市形象。籌措社會資金535萬元,對新華路、交通路、三賢路、人民路、北環路五條主幹道兩側人行道進行了彩板鋪設,總鋪設面積達20萬平方米。 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建成了水沖式公廁13座,封閉式垃圾中轉站12座,購置環衛車輛9輛(台);二是籌措資金,對三賢路土城河橋、文化南路險橋、交通路土山渠橋、鄧汲路小草河橋、古城路立交橋進行拓寬、改造和建設;三是採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辦法籌措市民捐資5000萬元,對內外城河進行了治理、護坡和綠化,對湍河南岸進行了砌石護坡。 綠化建設 在城市綠化建設方面:先後完成了新華、新風2個遊園建設;完成了奔馬廣場、中心廣場兩個廣場綠地建設;完成了東關、店子口、水車、棉紡等10個花壇綠化改造建設;完成了湍河風景帶一期綠化建設;完成了市區穰城路、北京大道、新華路、北環路、交通路綠化改造,建成了多條綠色長廊街道;完成了農發行、國稅局、六高中等單位庭院綠化建設,拆牆透綠,形成連片綠化。五年來,共增加綠化覆蓋面積78公頃,至目前,全市綠化覆蓋面積已達248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12.7%。在工程建設方面:堅持“兩場”連運(建築市場、施工現場),強化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控的三級質量管理責任制,廣泛開展以“創優秀設計、創優質工程、創文明工地,實現用戶滿意”為主要內容的“三創一滿意”活動,深化工程招投標管理,嚴格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工程招標率、工程報建率達到了100%。五年來,先後完成了農村信用大廈等多項大型建築工程建設,一大批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城市景觀大為改觀。
地理狀況
“山少崗多平原廣”為鄧州市的地貌特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平均坡降在1/800~1/1200。西部朱連山為全市最高點,海拔469.7米,東南部最低處海拔85米。境內有大小河流29條。較大河流有湍河、刁河、趙河和嚴陵河,分別從北部或西部入境,匯集於東南部,注入白河,流入漢水。河流之間,自然分割成扇形沖積平原,在北部、中部和東部形成大面積肥沃土地。土層深厚,土質為保水保肥性能強的潮土、黃老土和黑老土。屬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受季風轉換影響,寒往暑來,四季更迭分明,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23.8毫米,平均氣溫15.1℃,年平均日照1985.9小時,無霜期平均為229天。
歷史沿革
鄧州市建置較早,歷史悠久,根據考古發掘上溯歷史三千年。原明清和現代志書,均從“夏帝仲康封子於鄧”的夏朝寫起,根據近20年的對八里崗、太子崗、楊崗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確定了七千年前就有古人在鄧州生活的實際情況,再上溯鄧州歷史三千年,使鄧州七千年的歷史,在文物和史志中得到肯定。 通過歷史資料考證和論證,約公元前21世紀,夏代仲康始建都於鄧。根據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確定商代鄧國為公爵國,周初為鄧伯國,西周中期為鄧公國,西周晚期為鄧侯國。同時,確定了五千年前鄧字地名由以族為氏的夸父氏族形成,到商周時為曼姓封國,春秋早期改曼姓為鄧姓封國,後以國為姓。 公元前678年,楚滅鄧,鄧為楚地。公元前312年,歸韓。公元前301年,秦伐韓,取穰,鄧為秦地。 公元前272年,秦置郡縣,以穰為縣,屬南陽郡。漢承秦制,鄧境內有穰、涅陽、山都、樂城、安眾、朝陽、冠軍等縣。 三國時期(220~265年),鄧地歸魏國。西晉時,鄧地先後屬義陽郡、新野郡轄。317年至420年,先後歸於前、後趙國,前燕國,前、後秦國。 南北朝時期先後屬劉宋、北魏、北周、西魏轄。隋開皇三年(583年),置鄧州,治穰。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鄧州為南陽郡、治穰。 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南陽郡為鄧州。唐天寶元年(742年),改鄧州為南陽郡,治穰。唐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鄧州。 五代時,鄧州依次隸屬於梁、唐、晉、漢、周,先後置宣化軍、威勝軍、武勝軍。北宋初,設武勝軍,治穰。宋乾德(963~968年)年間,復稱鄧州,統於京西南路。1141年,鄧州歸屬金朝,屬南京路。元朝時,鄧州先後屬襄陽府、南陽府。 明清時,鄧州屬河南布政使司南陽府。中華民國2年(1913年),改鄧州為鄧縣,屬豫南道。民國3年(1914年),改屬汝陽道。 1927年,直屬河南省政府。民國22年(1933年),劃歸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豫西南。12月,於湍河南部置鄧縣。 1948年元月,置鄧北縣。9月,置鄧西縣。1949年1月,撤銷鄧西縣,轄區分別歸鄧北縣、鄧縣。3月,鄧縣、鄧北縣合併為鄧縣,歸屬河南省南陽專區。 1988年1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鄧縣,設立鄧州市(縣級),1994年7月起由地級南陽市代管。 2004年省政府批准鄧州市享有全部省轄市經濟及社會管理許可權,為經濟單列市。 2011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十個省直管縣市之一。
歷史人物
鄧州市地靈人傑,歷代名人輩出。古代有東漢"二十八宿"中的賈復、杜茂、劉隆,名傳千秋的漢代"醫聖"張仲景,南北朝時的政治家宗懍,唐代名將張巡,南宋名將王堅,明代賢相李賢、名臣李永茂,清代雲南左布政使彭而述,清雍正帝師彭師摶,台灣知府高叔祥等。 唐宋時期的韓愈、寇準、范仲淹都曾先後在鄧州任職,後人稱之為"三賢"。范仲淹在鄧州寫下了不朽名篇《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近現代人才濟濟。有民族英雄馬殿甲,同盟會員、革命烈士王庚先,女發明家丁育三,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語言學家丁聲澍,教育家、兒童文學作家韓作黎,當代軍旅作家周大新,全國著名中醫學專家唐祖宣等。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郡涅陽縣人(今天具體位置為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為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他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范仲淹在鄧州
范仲淹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由他寫成的記景抒情的名作《岳陽樓記》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經典作品,其"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言,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廣為傳誦。其實只要是讀過這篇作品的人都知道該文描述的岳陽樓是在湖南嶽陽。但鮮為人知的是這篇作品卻不是在岳陽寫的,而是在鄧州寫的。
范仲淹其人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諡文正,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其父曾在徐州做官,後死於任上。其母謝氏隨帶子仲淹改嫁山東人朱文翰,並隨其居住在山東鄒平繼父老家長山朱家村。少年范仲淹在那裡一住就是12年,度過了自己求知、發展的漫長過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仁宗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當朝宰相王曾、副宰相晏殊賞識其才幹,保舉他到北宋中央任秘閣校理。從那時起到慶曆五年為止的17年間,他曾四次進京任職,又四次遭貶降職,屢遭打擊,政治仕途可謂"幾起幾落"。但他始終清正廉潔、堅持改革,與朝中一些守舊官員以及腐朽勢力作堅決的鬥爭。 他第一次在朝任職時,正值仁宗皇帝繼位不久,但這個皇帝並不掌握實權,大權全掌握在劉太后手裡。劉太后獨攬大權,胡作非為,滿朝文武官員敢怒而不敢言。只有范仲淹一人不顧自己官小位低,冒死上書,請求皇太后把大權交給仁宗皇帝。副宰相晏殊見狀大為吃驚,連忙勸道:"你這樣上書,不但自己倒霉,還要連累我這個推薦人。"范仲淹聽後嚴肅地告訴他:"儘管我是你推薦的,但你卻常常因怕我不稱職而感到羞愧,沒想到現在我又因為忠直而得罪了你。"晏殊聽後,無言以對。後來范仲淹終因大膽上書而觸怒劉太后,被趕出東京,貶至河中府任職。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范仲淹被召進宮裡,任右司諫。但沒過多久他又因得罪把持朝政的守舊官員受到排擠,再次被貶出東京。 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他由於在蘇州治水功,第三次被召進東京,授天章閣待制。但這次他因揭露宰相呂夷簡等人結黨營私、嫉妒賢能的醜行而受到打擊再次被貶,到陝西任職。在送別的途中,他對送行的朋友這樣說:第一次被貶你們在送我時說我是此行極光(非常光榮),第二次你們說我是此行愈光(更加光榮),這次你們又稱我此行尤光(尤其光榮),而我這前後已是"三光"了。 公元1043年,范仲淹第三次奉詔回京,不久便被提拔為參知政事(副宰相),與富弼、韓琦等人共同主持朝政。這時的北宋王朝階級矛盾異常激化,農民起義接連不斷,邊境夷族又乘虛而入,差不多已成為瓜分豆剖、揭竿而起的境況。為了挽救國家命運,宋仁宗把一向主張改革的范仲淹調回中央委以重任,並請他拿出改革方案,支持范仲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這便是北宋歷史上有名的"慶曆新政"。但沒過多久,他的改革方案又觸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在他們的反對下,這次改革又一次失敗。隨後,范仲淹又被貶。這次他被貶至鄧州任知州。 在鄧州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據說范仲淹到鄧州任知州後,勤於民事,常實施憂國憂民之舉。他經常深入民間,出入在老百姓的田間地頭,有時還親自耕種,深得百姓歡迎。他重安撫、輕懲罰、廢苛雜,在他的《答提行張太傳嘗新耘》一詩中,他曾這樣寫,"長使下情達,窮民溪不伸","但願天下東,一若樽前身,長戴堯舜主,盡做羲黃民,耕田與掘井,熙熙千萬春"。這充分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胸懷和對勞動人民生活的極大關注。他希望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在堯舜盛世,過著無憂無慮的閒適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開飲,耕田而食,安居樂業,享受太平盛世帶來的歡樂。 為了辦教育,范仲淹在上任的第二年,便主持修建了位於鄧州東南隅的"百花洲"以及"春風堂"和"藍秀亭"等建築,逐步使這裡成為環境幽雅、風景宜人的讀書學習場所。後來他又創辦了"花洲書院",成為當時鄧州的最高學府。閒暇之時,他還常到書院給眾學子講學。范仲淹在他的《獻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一詩中曾這樣描繪花洲書院:"穰下勝游少,此洲聊入詩,百花爭窈窕,一水自漣漪,潔白令翹鷺,優戲美戲龜。"說明這花洲書院確實是一處景致迷人、讀書學習的良好場所 。范仲淹的兒子、後官至觀文殿大學士的范純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書的張載、曾任鄧州知州的翰維都是從這所書院走出來的學生。 也就是在范仲淹主辦"花洲書院"的同時,他的好朋友滕子京派人來見范仲淹,並送上書信一封。原來滕子京被貶為岳州的地方官員後,經過一番努力,把當地治理成一個經濟繁榮、安居樂業的地方。於是,他便決定整修江南名樓--岳陽樓。像這樣的事情,該有人為此作記才好,那該讓誰來為此作記呢?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友、文才出眾的范仲淹。於是滕子京先畫了一幅岳陽樓的草圖並附書信一封,派人送至千里之外的鄧州。 面對老朋友的千里求文,范仲淹甚為感動,當晚便熱情招待了使者,安排信使休息後,范仲淹乘著酒興,在花洲書院秉燭執筆,參照岳陽樓的草圖,他仔細構思起來。當時正值農曆九月中旬,秋高氣爽,菊香飄溢,拿起筆來他頓時思緒萬千。他想到自己的坎坷經歷,想到了自己在鄧州為民做出的一切。他覺得僅僅治理好一個地方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整個國家都富裕了,才能使老百姓真正安居樂業。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都應該以天下為公,要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貴品質。想到此,他便奮筆疾書,很快寫成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其實,這篇名作就是范仲淹一生為人的真實寫照,這篇作品後來被歷代仁人志士奉為經典,直到今天仍然閃爍著催人奮進的先進思想光輝。
鄧州名人志
鐵鉉(1366—1402),明朝將領,明鄧州(今鄧州市)城關人。鐵鉉堅守濟南,屢破燕兵,燕王久攻城不下,被迫繞道南進。後來,朱棣終於渡江攻下南京,自立為帝,並用計擒了鐵鉉,將36歲的鐵鉉殘酷殺害,後人敬佩鐵鉉寧死不屈的精神,在濟南大明湖岸建鐵公祠以表紀念。 習仲勛(1913.10.15-2002.5.24)祖籍河南鄧州市,曾任廣東第一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等職務。 習近平(1953年生--)祖籍鄧州市十林鎮,出生地北京,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畢業,法學博士。中共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
周大新(1952-),當代作家,河南鄧州人。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於西安解放軍政治學院。1970年應徵入伍,歷任濟南軍區戰士、班長、排長、副指導員、幹事,總後勤部政治部創作室主任,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姚雪垠在逆境中開始創作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小說以明末義軍領袖李自成、明末皇帝崇禎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鮮明的歷史人物,揭示了明末農民革命戰爭的特殊規律和封建社會階級鬥爭以及民族鬥爭的複雜局面。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文筆新穎,堪稱農民革命戰爭的歷史畫卷。這部巨著從1957年動筆起,歷時30餘年,約230萬字,分為5卷。從20世紀60年代出版第一卷時,就影響較大。曾獲日本文部省、外務省頒發的文化獎。第2卷於1982年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李》書除有中,日文版本外,尚有英、法文等譯本,在國際上影響日增。
武文斌是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人,1982年10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到“鐵軍”“葉挺獨立團”。2005年7月,他考入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2007年7月回到所在師的炮兵指揮連實習,將於2008年7月畢業,但是在2008年6月18日那一天,他卻光榮地犧牲了
旅遊景點
鄧州旅遊獨具特色。鄧州市建置較早,屬中原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考古發掘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達20處之多,有文字記載鄧州歷代為國、郡、府、州、郡、縣、市治所所在地,故地上地下文物蘊藏很豐富。 鄧州市文物古蹟甚多,現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有太子崗、八里崗、黑龍廟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穰、涅陽、冠軍、安眾、樂城、臨湍等古城遺址;秦漢墓群,南北朝彩色畫像磚;福勝寺塔、花洲書院、鄧國侯吾離陵等名勝古蹟;漢華表、金元碑等珍貴文物。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任鄧州知州,在花洲書院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1985年5月,在福勝寺塔下地宮中發現的金棺、銀槨、舍利子等稀世珍寶,更是輝映鄧州。
台灣村
鄧州市張村鎮上營村是遠近 聞名的“台灣村”,全村2300多人,約60%為台灣高山族後裔,已經在此居住了300多年。鄧州“台灣村”聚居台灣同胞數量之多、歷史之久,在祖國大陸絕無僅有。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黃廷將軍隨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後,率十萬大軍投誠清朝,他在帶兵進京途中,受命沿路屯墾,最後的5個營在鄧州紮營。依那思羅、迪摩達奧、安篤斯且、安達依魯等5位兵將隨軍屯墾後,各娶當地漢族女子為妻,並分別改為漢姓陳、周、蔡、黃、林。在300多年漫長的歲月中,五姓後裔繁衍壯大,但他們有些風俗習慣一直沒有改變,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台灣村”。
福勝寺塔
福勝寺塔位於鄧州市區十字街西南50米處。為七級八角仿閣樓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門向南,高38.28米。塔身全部用青磚壘砌,內外壁面用白灰漿勾縫,內部用紅粘土粘合。塔身自下而上逐層遞減,外廓剛柔適度,造型優美,有明顯的宋塔特色。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修葺該塔時發現地宮。經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於1988年7-8月進行了發掘。通過發展。在地宮中發現金棺、銀槨及佛骨、佛牙、舌利子等28件稀世珍寶,蜚聲海內外,對研究古代的科技史、藝術史、宗教史、建築史等均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清真西寺
清真西寺始建於明,清道光四年重修,原有房屋28間,占地1000多平方米,另有石碑8通,木製匾額21塊,明未遭兵焚。清道光二年(1736年)和道光四年(1825年)進行了重修。幾經滄桑,現有禮拜堂、望月樓和卷柵9間,是伊斯蘭教寺院中特有的建築,為向訇觀看月亮出沒,宣讀聖書、齋戒時使用的地方。整個建築雕龍畫棟,八角玲瓏,頗具匠心。禮拜殿、望月樓、卷柵三者以勾連搭式之法組合在一起,緊緊相連,給人以寬敞肅穆之感,現歸鄧州市伊斯蘭教協會管理。
汲灘陝山會館
汲灘陝山會館位於城東20公里的汲灘鎮中學校院內。是外地旅鄧商人聚會議事的地點。也用來敬神感靈,祈福禳禍,交流信息,接待商人和停放貨物的地方。明清時期,鄧州經濟活躍,在鄧州興建的會館有15處之多,在這些會館中,以汲灘的“陝山會館”最講究。會館內有大殿、拜殿、戲樓、鐘樓、鼓樓、春秋樓及石牌坊等,氣勢雄偉,巍巍壯觀。汲灘鎮緊靠湍河,又是趙河入湍處,且東邊與新野的上莊、王集鄉毗鄰。全鎮地處平原,地勢平坦。湍河自西由後灣入境,趙河自北由李窪入境,至後灣匯入湍河,東流折向南,過刁堤入新野縣境。在清代湍河水深,汲灘鎮是鄧州水路貨運的集散地,非常繁華,有“小漢口”之美譽。因此,陝山會館當時經濟是很活躍的,有大批商賈集此地。現存的陝山會館,中線上有卷棚三間,大殿三間。大殿兩側各有陪房兩間,構成一個整體,全系磚瓦結構。主房全出前、後檐,歇山式。卷棚進深8.7米,長11.6米,高7米;前有月台,月台高0.5米,寬4米,長9.5米;大殿進深11.6米,高8米,陪房進深6.5米,長7.2米,高5米。卷棚與大殿間有近2米的間隔,房檐相接,顯得緊湊,建築高大雄偉,結構嚴整,保護較好。
編外雷鋒團展覽館
鄧州市編外雷鋒團展覽館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題寫館名,該旅遊景區總占地面積277畝,其中:綠地面積189畝,道路廣場面積88畝,總投資1700萬元。整個設計以展覽館為主體,周圍種植樹木、草坪,前面以“一河兩湖”為襯托,北與“兩山”相呼應,西南設定為小型文化廣場,形成以河湖、假山、廣場為景點,以園路、小橋為線,以草坪、紀念林為面的點、線、面相結合,高低起伏、錯落有四季有花的園林觀。
花洲書院
花洲書院位於鄧州古城東南隅,坐落著一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千年學府——花洲書院。書院系北宋著名政治家參知政事范仲淹因推行“慶曆新政”失敗被謫知鄧州後,為造就人才而創建。慶曆六年(1046年),范公應摯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書院揮毫寫下了膾炙人口、中外傳頌的《岳陽樓記》。范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遂成為天下之千古絕唱,花洲書院也隨之名暢海內外。“一代師承百世馨”。當年范公興學重教,培育英才之舉,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功垂千秋!師“憂樂”精神傳千古,繼往開來譜新篇。古老的學府踏著歷史的腳步,伴著改革的大潮,迎來了新世紀的春天。鄧州市委、市政府以弘揚范公“憂樂”精神為先導,以創建豫西南中等城市為目標,以發展鄧州經濟為根本,作出了修復花洲書院的決策。這是一項繼承歷史文化傳統,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德政工程,必將惠及當今,澤被後世,因而得到了社會會各界的一致擁護和支持。花洲書院修復工程於二00二年四月一日奠基啟動,整個工程現在已竣工並向遊人開放。工程面積為8.4萬平方米,包括春風閣、春風堂、藏書樓、先聖殿、覽秀亭、范文正公祠、名人館、百花洲、碑林、碑廊、盆景園、南大門、花洲遊園等建築和景點。工程建設源於歷史但高於歷史,工程富有內涵和文化品位。
吾離冢遺址
吾離冢,位於鄧州市東南2公里處,屬於城郊鄉(現湍河辦事處)一行政村,又名“五離冢”、“五女冢”,傳為春秋時期鄧侯吾離冢,為鄧州市第一冢。1957年被原鄧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左氏春秋傳》載;“魯桓公七年(周桓王十五年,即公元前705年),鄧侯吾離朝於魯”。 吾離在任期間,勵精圖治,發展農桑,鼓勵冶鐵鑄造,“鄧師鑄劍”曾聞名天下,又廣泛與列國建交,鄧國曾一度崛起,屹立於列國之林,是鄧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國君。 吾離死後,葬於今鄧州東南吾離冢村,距今二千六年多年,他的墓是鄧州古墓中有名字的最早的一個。所以稱之為“鄧州第一冢”。 當地老人說,古輩時,冢曾被盜,出土有陶鬲、陶俑等,並發現一把半截銅劍。 再者《辭源》稱:春秋時,鄧侯吾離,子孫以國為氏,所以吾離應是中原鄧姓人的祖先。吾離朝魯那一年,楚武王已在位三十六年,楚武王夫人鄧曼,計算起來,應是吾離的女兒,鄧祁侯的妹妹。吾離死後,子孫以國為氏,以鄧為姓,故吾離是鄧姓人的始祖。 鄧姓遍布於世界各地,國內以河南、湖南、江西、湖北、四川、台灣和香港等;國外主要分布於泰國、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地,鄧氏後裔不忘先祖開基創業之功,發奮圖強,僅見於經傳的就有200餘人。 據《明嘉靖鄧州志》載:“夏,帝仲康封其子於鄧”,此鄧之始。商王武丁時,大封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譜》推算為公元前1240年),將其叔父曼(字德陽)封於鄧地,建立曼姓鄧國,為一世鄧國侯。至周時發展成為較為重要的異姓諸侯國,強盛時疆域北起南陽盆地南部,東連今湖北棗陽,南接漢水,西連今湖北宜城。國都在今鄧州城。鄧國於公元前678年被楚文王所滅,歷時586年(自夏起為1300年),傳國22世。吾離為第十九世鄧侯,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在大國爭霸的形勢下求生存,曾多方與大國交好。公元前705年,鄧侯吾離又與宜伯綏去今山東曲阜朝拜魯國。此時鄧國中興,國勢昌盛,屹立於列國之林,史稱吾離為鄧國中興之君。公元前700年病逝,葬於國都南郊,即今鄧州市東南3公里處八里王村,歷經滄桑,陵存至今,世人皆謂“鄧氏第一陵”。 對於鄧國吾離之鄧姓,在唐代的《元和姓纂》中載:鄧,“曼姓,殷時候國也。春秋時,鄧侯吾離朝魯,後為楚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綜上所述,鄧州為鄧國故地,鄧姓源於鄧州。 經過3260多年的發展,鄧氏後裔如今已遍布海內外。據統計,在中國常用的3000多個姓氏中,鄧姓位居第34位,總人數達650萬。集中分布在四川、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江西、雲南、廣西、福建、海南、陝西等省。在香港、台灣兩地,鄧姓亦是名門望族。還有不少鄧姓人步出國門,走向世界,落地生根。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20多個國家都有分布。
八里崗遺址
八里崗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部落遺址,坐落在河南鄧州市東約3公里處湍河南岸八里崗西北的坡狀高崗上,距今約6800年,文化層厚3-5米,面積近九萬平方米。八里崗遺址1957年發現並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秋至今,北京大學文博學院考古系與南陽文物研究所聯合對八里崗遺址進行了七次發掘,揭露面積5000餘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遺蹟和遺物,收穫頗豐。其中1994年的發掘因發現了仰韶文化中晚期長排連間套房房屋基址而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發掘中發現了大量有價值的遺蹟遺物,計有:房基66座,墓葬150餘座,灰坑窖穴千餘個、文物標本萬餘件。揭示遺址的文化層堆積自下而上依次為:仰韶文化早期、中晚期,屈家嶺文化中後期,石家河文化——龍山文化晚期地層。 發掘工作主要在遺址的中心區進行,共清理窖穴、灰坑500餘座,房屋遺蹟48座,墓葬120餘處,獲得了大量陶、石、骨器等人工製品以及穀物、獸骨等自然遺物,其中大多數為仰韶文化至石家河文化的新石器晚期至銅石並用時代遺存。其文化序列比較完整,為南陽盆地史前文化研究增添了一批新資料,其中多座仰韶文化晚期前段及廟底溝期的連間長排房子不僅在同類遺存中年代早,而且房屋本身及其他與之相關的跡象保存亦比較完備,更為史前考古學通過聚落遺存研究當時的社會歷史提供一批較好的素材。 幾次發掘所見遺蹟均窖穴和灰坑,分布密集,其間打破現象較多。大多數窖穴為圓形口小底大的袋形坑,較完整的尚深3米餘,有的坑壁抹泥,有的穴底鋪墊碎紅燒土層以防潮,不少窯穴的堆土經浮選採集到炭化稻穀及其它炭化果實,還有若干窖穴廢棄後用來葬人,或者整豬整狗出土。灰坑中出土大量陶器,亦常見鹿、牛、豬、蚌等動物遺骸。 迄今清理的房屋基址絕大多數屬仰韶晚期偏早階段及廟底溝時期,多為分間長徘房,也有雙套間和單間者。均呈東西分別的南北兩排,間隔約20米,年代相應。各排里不同年代的房子層層疊壓,但始終不離本排的位置。兩排房屋之間的地層堆積呈多層相迭的水平狀,平整而較緻密堅硬,包含遺物少而細碎,不見同期灰層或灰坑一類堆積,當是一處由人工不斷平整鋪墊的空場。表明這一聚落區雖在長期內房屋存在廢棄與重建,但聚落布局經一次性規劃後長期延續不變,是該聚落變遷過程中一段較為穩定的時期。兩排房屋不乏保存不好而僅餘牆基或墊土者,但也有很多遭火焚毀棄,其牆體和居住面均被燒烤成堅硬的紅燒土,因而保存狀況良好。有的殘牆尚高達70厘米左右,室內器物也因不及搬走而遺留原址,從目前發展情況看,所有長房的建築方法基本一致。 在以上房屋聚落遺存之下疊壓著一處屬仰韶文化半坡期的墓地。墓葬排列大多緊密,疊壓打破現象十分複雜,大約可以分為早晚兩個階役。晚段者以多人合葬豎穴土坑墓為主,有的留有二層台,每墓葬數人至十數人,甚至近百人不等,多數為二次葬,少見一次葬:早段者多為單人一次葬豎穴土坑墓,以東西走向、頭向西者為多見。各墓隨葬品不等,少者1一3件,多者20餘件,以陶器為主,有的以鼎、罐、缽、器座為一套。在墓地範圍內還有多座圓形祭坑。抑或是與墓分開的隨葬品埋納坑,一般不大,埋有十件豬下頜骨和少量豬頭骨,有的也同時出土數件陶罐、蓋等明器。
鄧州現在對外即使一個市區也是一個縣區,鄧州剛從南陽市劃分為自己的領地,有著自己的獨特的位置,也是可以和南陽一起共同發展的和諧社會的一個交叉點,它擁有雄厚的資源,可以獨立完善日常生活,與其他市區一樣,可以更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