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

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

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始建於1936年建築面積為2330平方米。

建築群介紹

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 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

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從學校大門向北至大禮堂構成一條南北長0.5公里的中軸線。建於1936年的學校大門雙重飛檐,多種珍禽奇獸雄踞其上,使人頓生莊嚴肅穆之感。耗資20萬大洋的大禮堂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雕繪圖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中軸線東側有建築面積為2330平方米的“六號樓”和10座分布整齊的齋房(即“東十齋”),西側有富麗堂皇、古色古香的“七號樓”和“西二齋”。“西二齋”西部有“改建河南貢院碑”、“重修河南貢院碑”各一塊,從整體上,通過空間的圍合、韻律節奏的塑造,形成了一個理性與浪漫交織、秩序與詩意相融的四合式中國傳統中軸對稱布局結構的大型校園建築群。據有關專家認為,這座建築群是中國高校建築雄偉、構造精美、中西合璧的代表,尤其是造型的優美,製作工藝的精巧和色彩的運用,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歷史沿革

河南大學明倫校區裡的近代建築群是1915年至1936年期間逐步建成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20世紀初,中國第一代留學歐美的建築師們學成回國,雖然他們大部分所接受的屬西方學院派教育,中國文化在他們身上卻有著難以磨滅的烙印,建築師們開始思考將民族建築形式與西方建築的長處相結合,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很快形成主流。1912年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在原河南貢院的舊址上成立,教育家林伯襄為第一任校長,當時的校園只有幾間貢院的舊房。後來,從歐美留學歸國,專攻建築學的李敬齋、許心武依次擔任河南大學校長,他們對校園做了整體規劃。30年代末,校園已具相當的規模,採取以大禮堂、南大門為中軸線,6號樓、7號樓、東、西齋房位於兩側的空間格局,構成了一組既具有鮮明中國傳統建築特色,又吸取了部分西式建築手法的中西合璧式優秀近代建築群。

河南大學明倫校區位於開封的東北角,北臨宋代鐵塔,東依開封古城牆。校園裡的近代建築群從20世紀初期始建,到目前為止保存基本完整,整個建築群呈現出中西合璧式的風格。2000年9月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被河南省政府列為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河南大學90年校慶,學校對建築群進行了整體的修復,建築重新煥發出嶄新的光彩。2006年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了解,按照國家文物局的要求學校成立了專門的保護機構“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文物保護委員會”。保護委員會張義忠科長說:“2006年以來,由學校自籌和省文物局撥款,學校投入了250萬經費對這些老建築本體和周邊環境進行修復和改善,文物修復要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其實對舊房子進行修復要比修建新房子投資更大,目前,學校近代建築群被列入”十二五“規劃國家文物保護項目,在此期間國家和學校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

建築介紹

宮殿式建築——大禮堂

進入古樸、莊重的南大門,與之遙遙相望的便是河南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大禮堂,大禮堂始建於1931年,由許心武設計,1934年12月28日落成。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古老建築,重疊式的屋頂高低錯落有致,周邊四角微微挑起,左右對稱。屋脊之上端坐形態各異的脊獸,檐下雕龍畫鳳,栩栩如生。禮堂入口處四組八根巨柱直通檐口,增強了大禮堂雄偉莊重的氣勢。大禮堂分上下兩層,擁有可容納3000多人的座位,而當時的河南大學卻只是幾百人的學校,可見學校的魄力與設計者的高瞻遠矚。

具有70多年歷史的大禮堂見證了中國的歷史變遷和中原教育的歷史滄桑,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河南大學的一部分同學和北倉女中的同學聯合在大禮堂演出了反抗侵略的話劇《阿比西尼亞的母親》。在這次演出的基礎上,他們又聯合了更多的話劇愛好者組成“大眾話劇社”,還組織了唱救亡歌曲的“怒吼歌詠隊”。不久,“上海救亡演劇隊”來到開封,洪琛、冼星海、宋之的等率隊在大禮堂多次公演,冼星海的“上海救亡演劇隊”和河南大學的“大眾劇社”“怒吼歌詠隊”在大禮堂舞台上演出救亡話劇和抗日歌曲,對開封的抗日救亡運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新中國成立之後,1954年,河南省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也曾在大禮堂舉行。大禮堂自落成那天開始,便成了河南大學重要的活動場所,至今仍在使用。

6號樓

德國文學家歌德曾說過:“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以其獨特的造型、平面布局、內外部結構等藝術語言,表達出不同的韻律與節奏。在河南大學近代建築群中,最能代表建築藝術之韻的是6號樓,現在改名為博文樓。6號樓位於大禮堂東側南部,1915年破土動工,1919年建成,設計者已無從考證。6號樓是學校最早的一座近代建築,建築精彩的部分在於正面的造型處理上,樓主體牆前側加了一排寬闊而有秩序感的外廊,圓柱形木質欄桿與其他部分形成虛實的對比。三層外廊下方對應著六根歐式風格的修長柱子,柱子之間的門楣和二層窗楣上分別有半圓形和三角形裝飾,與中國傳統對稱式結構建築相結合,達到了中西合璧的和諧、韻律之美。

6號樓建成伊始,就處於社會轉型、新舊思想交替的時代背景下,她猶如舞台,接待了眾多人物。1925年,時值盛夏,時任中共中央北方區委負責人的李大釗應邀到此,向全校師生作《大英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史》的演講,極大激發了廣大師生的愛國熱情,後來報告的內容被刊登在《雷火》上流傳下來。2002年,6號樓的腳下,豎起了一尊李大釗先生的塑像,底座上兩段簡明的文字,使不了解這段歷史的後輩學子豁然開朗,原來這裡也曾經是革命先輩戰鬥過的地方。也曾是著名現代作家姚雪垠當年經常去的地方,1929年,姚雪垠考入河南大學法學院預科,盡情地接受各種新思想、新知識的灌輸與薰陶,他的第一篇小說《兩個孤墳》就是在這裡誕生。1930年,姚雪垠因不滿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被反動當局視為“共黨嫌疑”而遭被捕,當他被押解走到6號樓時,為再不能在圖書館讀書學習而留下深深遺憾。1929年12月,傅斯年在6號樓做學術演講,他從安陽殷墟的發掘,談到河南地下埋藏著豐富的古代文物,進而強調必須藉以現代科技考古手段才能更好開發與保護,當時正值寒冬,屋外寒風刺骨,屋內卻學術炙熱,傅斯年先生一連講幾個小時沒有一絲倦色,他的淵博學識和敬業精神深深感動了每一位在場聽講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