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
在多年技術密集型發展的探索實踐中,河北省環境地質勘查院在水資源、水環境、地質環境、礦山環境、農業生態環境、地質災害、水土實驗分析等學科領域形成了獨特優勢。先後承擔了“河北省1:50萬環境地質調查”、“河北省居民飲用水水質調查”、“河北平原地下水開採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及其對策研究”、“華北平原(河北部分)地下水資源調查”、“環渤海地區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GPS與GIS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套用研究”、“河北平原地面沉降監測”、“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河北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等百餘項國家、省部級科研、勘查項目。兩度榮獲原地礦部“地質找礦功勳單位”稱號,連續三屆被河北省省直工委授予省直文明單位,2009年12月在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系統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省級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能力建設評估A級單位”,2010年4月榮獲“河北省五一獎狀”,8月被評為“河北省文明單位”,2011年3月獲得“河北省勞動關係AAA級和諧單位”稱號,並被省創爭領導小組評為河北省創爭活動示範單位,院長趙國通也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河北省勞動模範”、“河北省知識型職工標兵”、“全國知識型職工優秀個人”等多項榮譽。
在努力為政府提供優質服務和技術支撐的同時,我院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在服務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業務領域寬泛、專業結合緊密、管理科學完善、人員結構合理、產業發展協調、技術實力雄厚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的新風貌。
歷史沿革
河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始建於1957年,當時由河北省地質局第一水文地質隊代管,1985年,經原地質礦立部行文成立了河北省環境水文地質總站,1992 年更名為河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職責任務
承擔河北省地質環境監測網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管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的業務指導、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以及國家和全省公益性、基礎性地質環境監測、地質災害防治等相關調查綜合研究工作任務。為政府對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環境信息資料等公益性服務。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業務指導,並負責對全省11個地市監測站進行業務指導。
監測網點
河北省地質環境監測主要開展地下水環境、地質災害、地熱等方面工作。
河北省現有各類地下水水位動態監測點 2712 個,其中國家級監測點 115 個、省級監測點 917 個、市級監測點 1630 個,泉水監測點 13 個,地熱監測點 5 個,監測區控制面積達 98709km 2 。地下水水位、水溫絕大部分為人工監測,監測工具為測鍾、電流表、普通溫度計,在河北平原安裝了自動化監測設備 40 台;監測頻率為國家級監測點每月監測 6 次、省級點每月 3 次、市級點每年 2 次。泉水流量監測主要採用堰測或流速儀測量,每月測量一次;在秦皇島海水入侵地帶,設有 7 個監測剖面。地下水監測點由於年久失修,自然鏽蝕、淤堵和人為破壞造成不能觀測的 126 眼,其中 101 眼經過清淤洗井後可恢復監測。
地質災害監測網點包括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點和緩變性地質災害監測點。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網路主要為群測群防監測,現河北省未建立突發生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緩變性地質災害監測主要在河北平原建立了地面沉降基岩標 2 座、分層標 3 組、 GPS 觀測墩 91 個,地面沉降監測工作已經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