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速度

沭陽速度

2009年以來,該縣先後九次作為蘇北唯一縣級代表在省級重要會議上發言,作為全國唯一縣級代表在中組部基層組織建設年視頻會上發言,沭陽縣委被中組部表彰為“全國創先爭優活動先進縣(市、區、旗)黨委”,該縣委創先爭優典型經驗被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作深度報導,這也是全國100家受表彰的先進縣(市、區、旗)黨委中唯一被宣傳的縣份,沭陽的對外影響力和美譽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沐陽發展

去年一般預算收入37.28億元,同比增長42%;在蘇北23縣(市)排名從2010年起穩居首位;在全省50縣(市)排名三年間上升10位;自2009年起,年度目標考核、招商引資考核兩項指標在全市雙雙實現“三連冠”……這是沭陽縣近年來在“蘇北全面爭第一”征途上頻頻演繹的“沭陽速度”。

如何看待“沭陽速度”,其原動力是什麼?沭陽縣委書記蔣建明把創造“沭陽速度”背後的諸多因素凝成了一句話,“敢於夢想、敢於創新、敢於爭先、敢於負責、敢於落實”。沭陽正是充分激發了“人”這個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蘇北振興”的樂章里奏出了最強音。

以“責”化人,墊高經濟發展支點

“蘇北各地發展面臨的困難是共性的,關鍵在於各自破解難題的方式和速度。誰破解的力度大,誰的發展成效就大;誰破解的時間早,誰的發展速度就快。”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鬍建軍分析說,“而破解問題的力度則取決於幹部是否敢於自我加壓、承擔重任,是否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氣神’。” 秉承這一思路,沭陽縣近年來先後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縣直機關和鄉村(居)工作實行“月公示、雙月評議”制度,貼身緊逼“一把手”時時保持“緊張快乾、爭創一流”的狀態;縣鄉機關副職幹部考核制度,讓能者上,庸者下;重點項目倒逼工作制、重點在建項目“一掛三數”幫辦制、周建設進度保證金制度,激發了幹部工作的熱情和活力。

“沭城鎮,項目總數89個,完成投資15367.7萬元;桑墟,項目總數101個,完成投資14950萬元;張圩,項目總數90個,完成投資13557萬元……”這是今年4月沭陽縣直各部門和38個鄉鎮“一把手”的工作實績公示。這樣的實績公示,每月都會公布在百度“沭陽吧”和花鄉沭陽網上,讓社會各界“挑刺”。

“這種做法,讓我們這些鄉鎮黨委書記每月站隊亮相,幹得怎樣,誰快誰慢,民眾心裡有桿秤。”沭陽縣青伊湖鎮黨委書記馬濤說,“哪怕一次落後,在鎮裡走在大街上,看到民眾都不好意思!”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好意思”,讓沭陽的重點工程建設速度不斷刷新:221天建成沭陽如東中學,115天建成沭陽如東實驗學校,111天建成夢溪植物園。優質高效的工程讓“沭陽速度”大放異彩。

以“新”為要,最佳化現代產業體系

數據顯示,2011年,沭陽實現5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投資142.3億元,同比增長26.3%。全縣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10家,累計達587家。國家級開發區創建快速推進,目前已承載各類項目632個。在這些企業中,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主的“新”字號項目比重逐步加大,新興產業正以新的姿態快速崛起。

沭陽主政者認為,作為蘇北一個實體經濟後發縣,既要追趕,更要跨越——必須在更高層次上審視、謀劃沭陽製造業,在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軟體和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上高起點突破。在跨越發展的宏大背景下,沭陽新一輪的產業發展規劃,則清晰指向一個富有競爭力的經濟體系。

近年來,沭陽對產業結構調整進行了重新定位,即加速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新體系。目前,已建成高新電池產業園、紡織纖維新材料產業園等省級特色產業園,啟動實施了新能源產業園、3D電視產業園兩個百億級特色產業基地,預計2012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規模將超百億元。

圍繞“新字當頭”這一思路,一系列新舉措相繼實施。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培育等10個工作指揮部和相關聯專業招商團開展專業招商,主攻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高、產業關聯度高的大項目。截至目前,開發區已承載各類項目632個,用工10.8萬人,建成手機揚聲器、單缸機活塞、聚脂薄膜等11個全國生產規模最大企業,高新電池、紡織纖維新材料兩大產業園躋身省級特色產業園。單體投資規模在億元乃至15億元的江南生物能源、嘉淨環保科技、谷潤新能源等新項目接踵落戶。

以“實”為本,掀起實體經濟大潮

實業立縣,實體興縣,是沭陽發展經濟的主旋律。

“實體經濟是地方財富的基礎,也是綜合實力的基礎。”蔣建明認為,對沭陽這個後發地區來說,既要抓住創新型經濟的發展機遇,謀求跨越式發展,也要結合沭陽實際,廣開門路,引領廣大農民在家門口通過創業走上實業致富的道路。

數據顯示,2011年,沭陽新增私營企業5282個,是2008年的3.2倍,占全市去年新增總量的47.7%,小微企業“千軍萬馬闖市場、千家萬戶辦實業”格局蔚然成型。

沭陽何以湧現出這么多“小微企業”?答案是:沭陽拿出辦開發區的勁頭來發展來料加工、來樣定做、來件裝配、農副產品包裝加工等“三來一加”項目。

據介紹,2011年,沭陽新增“三來一加”項目達1860個,新增從業人員7.58萬人,人均月收入1000多元,年增收達12.1億元。與之相映的是,2009年以來,沭陽鄉鎮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工業用電量和規模工業產值增幅相繼超過縣本級指標。這一重大逆轉表明,密布沭陽鄉鎮的實體經濟開始強勢發力,其中“三來一加”項目可謂功不可沒。

企業有需求,產品有市場,百姓有錢掙,沭陽城鄉掀起的實體經濟大潮,描繪了一幅令人振奮的財富圖景。現在,敢為人先的沭陽人,正踏著“蘇北全面爭第一、全省年年有進位”的高亢節拍,朝著“‘十二五’一般預算收入翻兩番超百億、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闊步前行,用“沭陽速度”續寫著新的輝煌

南部新城

沭陽縣南部新城區位於主城區的西南部,東起新長鐵路、西至淮沭新河東堤,北起深圳西路、南至宿沭公路,區域面積28.99平方公里。加上宿沭公路南側的物流產業園和港口經濟產業園,以及淮沭新河西側的戰略預留地,總規劃面積40多平方公里。

規劃建設教育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園、科技產業園、醫療保健產業園、軟體產業園、物流產業園、總部經濟產業園、花卉苗木博覽園、港口經濟產業園和休閒經濟產業園等10個產業園區。

努力打造建設品位高、輻射功能強、創業環境優、居住條件好的具有現代氣息、彰顯鮮明個性的現代化新城區,使其成為新型項目集中區、現代城市示範區、綠色生態觀光區和機制創新先導區,引領市民生活方式轉變,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教育園區已初具規模,沭陽如東實驗學校、體育中心、南湖公園、和善橋等已建成投入使用,智慧大廈、圖書館等重點項目已經或即將竣工,政府投資項目總建築面積近60萬平方米;沭陽縣第二醫院、大唐·印象小區、新城市商業廣場等項目已經或即將開工建設;醫療保健產業園、物流產業園、總部經濟產業園、休閒經濟產業園等也正在緊張規劃之中。不久的將來,一座魅力四射的現代化新城將迅速崛起!

創造者蔣建明

而蔣建明在主政沭陽縣期間,始終把關注民生放首位,通過多項改革,使全縣經濟發展活力得到全面釋放,經濟總量曾持續穩居蘇北23縣(市)之首,積累了不少蘇北欠發達地區解決區域不平衡問題的經濟發展的經驗,被省里譽為“沭陽速度”,其敢於突破、敢於擔當、敢於擔責的發展勇氣在當地頗有口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