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沙營村地質得天獨厚,南靠懷來縣道教聖地老君山,是每年農曆四月十八上山趕廟會必經入口。北鄰永定河,天然沙土地極易適合種植葡萄,甘甜、飽滿、多汁、是清代皇宮進貢葡萄。
農民劇團
農民富裕了,便開展文化話動,成立沙營村農民劇團,由先前的8個人發展到了現在的50多人,為了提高演唱水平,他們還專門從涿鹿縣請來老師為演員們指導,現在大部分演員都具了有一定的演唱功底和表演能力。這支農民劇團以本村村民為主要服務對象,有時也應邀去外村演出。春節期間,劇團不僅在村里演唱了晉劇傳統劇目《楊八姐遊春》、《打金枝》、《算糧登殿》、《明公斷》、《三擊掌》、《採桑》等唱段,也編排一些與“三農”有關的農村題材和歌舞等文藝節目,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五十多歲,最小的也只有十幾歲。劇團所掌握的整本大戲有十多個,舞蹈等小節目也有六、七個,劇團在業餘文化生活上不僅為本村村民服務好,還要走出去表演鍛練隊伍。
沙營村的農民業餘劇團不僅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同時也培養了本村的不少年輕人和青少年的志趣,對弘揚和傳承地方戲曲文化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沙營葡萄
解放前,懷來縣的葡萄產地主要集中在暖泉、沙營一帶。這裡的葡萄栽培究竟始於何時,說法不一。當地民眾說有上千年。《懷來縣地名資料彙編》一書中說:明代一部分人由沙城搬遷來建村(暖泉鄉),種植水果(葡萄)。另據元史(公元1206 —1363年)《耶律楚材傳》載:“元太宗時中貴可思不花奏採金銀役亻夫 及種田西域與栽葡萄戶。帝令於西京宣德。從萬餘戶充之。”元太宗是1229年登位,當時稱大同為西京,宣化為宣德。看來,遷萬餘戶會栽葡萄者到宣德府是有依據的。懷來與宣化相距不遠,同居宣德府。以此推算,本縣葡萄的栽培史至少也在七百多年前。
懷來縣以盛產白牛奶和龍眼葡萄聞名,歷代都是進獻宮廷的貢品。解放前,在北京的大鮮貨鋪子裡,常掛著一塊長方型的木牌,上面寫著:煙臺蘋果、深州密桃,暖泉(沙營)葡萄……用名牌招來顧客。解放後,懷來葡萄仍是國宴佳品,享譽中外。其中龍眼葡萄被中國文聯主席郭沫若譽為“北國明珠”。
著名詩人徐遲也在詩中盛讚沙營葡萄:
清明出土,穀雨發芽,立夏出葉, 小滿開花。
寒露收果,果名秋紫,紫紅顏色, 酒漿之汁。
全國滿名,沙營葡萄,勤加修剪, 霜里埋條。
技術精明,素來有名,更要革新, 益求先進。
1959年,農業電影片廠的同志來到懷來縣,他們是來拍攝《狀元進京》紀錄片的。任務是:把全國拔尖的水果和蔬菜拍攝下來,為建國十周年獻禮。根據農業部提供的資料,拍攝沙營葡萄,說沙營葡萄是全國葡萄中的“狀元”。
葡萄採摘節
2012年9月,在第十三屆中國·懷來葡萄節召開之際,由懷來縣人民政府主辦,懷來縣林業局、懷來縣桑園鎮協辦的懷來縣優質鮮食葡萄擂台賽於9月21日在懷來縣桑園鎮怡馨苑溫泉渡假村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全縣9個鄉鎮20多個村89個參賽葡萄樣品參加了本屆擂台賽,本屆擂台賽共設白牛奶、龍眼、紅地球和新優品種四個獎項,共有12個樣品獲得了四個品種的前三名,其中桑園鎮沙營村的白牛奶葡萄、夾河葡萄專業合作社選送的龍眼葡萄、石門灣村選送的美人指葡萄和土木鎮蟬窯村選送的紅地球葡萄分別獲得了四個獎項的第一名。